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董卓进京应该是袁隗策划,后来袁绍对董卓废立一事表示反对

并州牧董卓之所以能以外臣身份进京,是因为京城之中有人暗中接应。通常认为这个人是袁绍,但袁绍还不够格,真正在幕后草控的应该是他的叔叔袁隗。当然,史书上对这件事没有明说,可能是文人要偏袒文人,所以著史时把所有罪过都推卸到了董卓的头上。因而以下内容有很多是推测,仅为一家之言。

中平六年(189年)初,由于董卓拥兵自重,再加上汉灵帝病入膏肓,于是汉灵帝便以明升暗降的方式,把董卓从凉州前线调回,改授为并州牧,借机架空他,解决他这个隐患。董卓知道汉灵帝是什么意思,也知道自己如果失去了西凉军的指挥权,他就完蛋了,所以他就找各种借口不交兵权,跟汉灵帝谈条件。最终他在交出了一部分兵权之后,还是带走了五千经兵。

之后,董卓在前往并州赴任的路上,一直走走停停,望京城形势,待走到河东郡时,他决定不再走了,因为此时的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汉灵帝突然驾崩。而汉灵帝驾崩后的第二天,以蹇硕为代表的宦官集团与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就因为扶立新君的问题爆发了严重冲突。

何进

蹇硕想扶持后来的汉献帝刘协,但何进想扶持后来的汉少帝刘辩。双方都不退让,连续发生了两次刺杀事件。最后,蹇硕被杀,何进取得阶段新胜利。

不过此时宦官的势力仍然很强大,何进虽然通过杀蹇硕整合了一部分兵马,但宦官手上也有禁军(汉灵帝设置的西园军),再加上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又偏袒宦官(宦官对皇帝和太后最忠诚),所以何进此时的实力还是不足以彻底解决宦官。何进想当老大,岂能让宦官站在他头上,于是思来想去后,何进便跟士族联手了。也就是在此时,袁绍、王允、何颙、郑泰等人均成为了何进的座上宾。

外戚与士族在中平六年(189年)五月,正式联手。

在获得士族支持后,何进正式向妹妹何太后摊牌,要求清理宦官,但何太后再一次拒绝了他的请求。于是何进在六月便采纳了袁绍献来的计策——派一些人出去招兵,同时征召一些地方实力派进京,到时候大军兵临城下,以武力B宫。

这个计划具体落实,就是派出了五路人马到外地招兵,同时征召三路人马进京。派出去的五路分别是张辽、王匡、鲍信、张杨、毌丘毅(刘备与毌丘毅一起随行)。从外地调往京城的三路分别是东郡太守桥瑁、武猛都尉丁原、并州牧董卓。

董卓

起先,何进并不知道董卓的厉害,袁绍给他建议了,他也就征召了,但命令下发后,很快就遭到了郑泰、卢植等人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董卓不靠谱,劝何进对董卓敬而远之,拒绝其进京。何进幡然醒悟,所以也就只有桥瑁和丁原两路人马有所行动。

结果,袁绍看到何进不让董卓进京,他就私招董卓进京。因而,董卓还是大摇大摆地到了京城郊外。何进得知又派种劭先后两次劝阻,但最终也没把董卓B退,只是让董卓暂退到洛阳城西二十里处扎营而已。洛阳城还是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他随时都可以进抵至城下。

那么,袁绍为什么要私招董卓进京呢?

其实董卓有个身份一直被人忽略,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军阀,实际上他也是有政治后台的。他的后台就是太傅袁隗。早在汉灵帝熹平年间,董卓就被当时还是司徒的袁隗征辟为掾吏,他正是因为攀上了袁氏这根大树后来才能火箭高升,一路坐到了刺史、郡守等高位。

自己的叔叔和董卓既然有这层关系,袁绍自然就得用了(袁隗应该也是幕后策划人)。

当年八月,何进因为计划不周密被宦官先杀了,得知消息的外戚党和掌握了一些兵权的士族,比如袁绍和袁术等一起杀入皇宫,把宦官大杀一通。

杀红眼了之后,外戚和士族还相互杀,导致最后,袁氏一族的掌门人袁隗成了京城之中硕果仅存的大佬。

前面说了,外戚和士族是联手关系,原本外戚系占主导地位,可现在外戚的大佬何进被干掉了,士族出身的袁隗成了主导,这个结果显然就不是王匡、鲍信这类何进旧部(外戚党)想看到的。所以何进被杀的第三天,先前被何进派出去招兵买马的旧部便纷纷赶了回来。

袁隗

外戚党回来抢胜利果实了,该怎么办呢?当然是立即诏董卓进京了。这个时候拉拢越多的人加入自己一方,袁氏赢的几率就更大。所以也正是在同一天,董卓率军赶到了洛阳城下,而在城下迎接他的人,就是袁隗。

袁隗与董卓见面后,当即就拜他为司空。董卓何德何能,又有什么功劳?凭什么刚进京就封“三公”?一天后,答案知晓,袁隗需要董卓替他干掉政治对手。而第一个倒霉蛋就是丁原。

关于丁原被杀的原因,很多人经常以为就是董卓给了一些好处,用利益有或,才促使吕布杀了丁原。但其实只要看看吕布在董卓麾下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不是这回事。所以当时真实的请况应该是吕布看到朝政已为汝南袁氏所掌控,而董卓又仗着太傅袁隗做后台,一下子成了三公,地位远胜于只是执金吾的丁原。到底跟着谁混更有前途,一目了然,这才让吕布有了背叛丁原的动力。

杀了丁原后,外戚党震惊,此时回京的鲍信找到袁绍,对他说了杀董卓的计划,但得到的回应却是“朝廷新定,不宜轻举妄动”。

联系到此前的种种事件,鲍信突然明白了,袁绍不同意动手,就是因为袁氏一族早就跟董卓合伙了。于是,鲍信连夜就带着兵马逃出了京城。而鲍信走后,京城内的外戚党作鸟兽散,要么逃亡,要么归顺董卓。朝廷因此就只剩太傅袁隗、司空董卓以及何太后三人还有发言权了。

搞定外戚党后,下一个就是要搞何太后和他的儿子汉少帝刘辩。

关于少帝被废,献帝继位,《后汉书》中董卓给出的理由是“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衣依伊尹、霍光故事注,更立陈留王,何如?”但是权臣不拥立笨蛋,却要拥立一个聪明人,他还怎么专权?这说得通吗?

刘辩

所以董卓的话完全是场面话。虽然外戚党随着何进的死而衰落,但何太后和汉少帝的执政体系仍然还在,汉少帝不废,何太后随时都可以征召何姓族人入朝为官,甚至外戚党因此重新崛起也未可知。袁隗和董卓为了彻底掌控朝政,他们就只必须把何太后和汉少帝一起废黜。而汉献帝只是孤家寡人,到时候袁氏和董卓再与他联姻,就能以外戚身份对他进行控制。这不仅符合董卓、袁隗的政治利益,而且也更说得通。

董卓、袁隗决定废汉少帝,但这个时候,又出了件幺蛾子事——袁绍不同意废皇帝。

袁绍为什么反对,史书上给出的理由是袁绍认为董卓不配干这事。可是前面分析了,董卓只是台前干事的人,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袁隗。袁绍干嘛要跟自己叔叔顶着干呢?

这个问题史书上没给出解释,所以这就需要推测了。

从何进被杀到董卓提出废黜汉少帝的过程中,吞并了外戚军队的是董卓,吞并了丁原并州军的也是董卓,袁氏家族捞到了什么没?好像什么也没捞到。外戚和士族联合消灭宦官,外戚捞到了什么好处?好像也是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吧?现在何太后也要被赶下台,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袁绍应该能预见到,这时候应该要遏制董卓了,否则,袁氏就是第二个何氏。毕竟兵权都在董卓手上。所以,就废皇帝这件事,袁绍与叔叔袁隗产生了分歧,继而与董卓大吵一架,双方拔剑对峙,在捞到名望后,袁绍连夜跑到了冀州,离开了已经失去了掌控的洛阳。

事后证明,袁绍的预见是正确的。董卓攫取兵权后,摆TUO了袁隗的掌控,逐步开始追求他没有能力驾驭的东西。

到了十一月,董卓的野心果然开始膨胀,做到了相国,爬到了袁隗头上。此时,袁术也发现请况不对,于是他也带着虎贲军连夜逃亡。而袁隗虽然已明白,自己也只不过是何进第二而已。但此时后悔也为时晚矣。

  • 上一篇:曹丕为什么要赐死甄宓?真的只是因为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