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成语故事(88)丛林社会中没有人是安全的之狡兔三窟
更新时间:2022-05-29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经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继续讲孟尝君和门客的故事——狡兔三窟。从时间节点看,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在孟尝君离开封地担任齐相之后。该故事不仅进一步解释了当时贵族阶层热衷养士的原因,而且从中也能一窥门客的生存方式,还是很有意思的。 (上)人多处必有三六九等 春秋战国时期,门客是贵族阶层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大伙也许记得前期成语故事《一字千金》中曾经提到,吕不韦担任秦相后,因为羡慕战国四公子门客众多而大兴养士之风。 前文还提过,孟尝君招聘人才伊始,不分高低贵贱一律来者不拒、一视同仁,结果连一些不三不四的家伙也趁机跑来混吃混喝。 话说这天,齐国一个叫冯谖(一作冯驩)的人,因为穷得揭不开锅,托熟人找到孟尝君,希望寄食门下。 当时孟尝君虽然已是齐国宰相,食邑万户,但门下之客已达3000多人,天长日久,人吃马喂,开支巨大,不得不派人在封地放贷补贴家用。 孟尝君问:“你朋友有什么爱好?” “没什么爱好。” “有什么才能吗?”“可能……也许有吧?” 孟尝君原本不想收留这样的废柴,但人家就为混口饭吃,一口回绝了传出去“政治影响”不好,于是笑着说:“好吧”。 与起初“人才”上门必定亲自接待嘘寒问暖不同,此时的孟尝君日理万机,且门客众多,管理门客的工作就交给了“传舍长”等人,慢慢地,门客便有了等级和待遇的差别。 冯谖到来后,很多人看出他不怎么受待见,于是就把他安排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吃的也很差(食以草具)。 时间一长,眼看着和从前相比压根没多少“幸福感”和“获得感”,冯谖郁闷了,整天啥也不干,吃饱了就倚着柱子弹着宝剑唱歌:“长剑啊,咱们回家吧,吃饭没有鱼。” 左右听得心烦,就跑到孟尝君那里告状,孟尝君也是直皱眉,但又担心传出去影响不好,于是说:“把待遇提一下吧。” 不料,消停了几天后,冯谖又出了幺蛾子,弹着宝剑唱:“长剑啊,回家吧,出入没有车。” 周围人看了都笑着摇头。消息传到孟尝君处,孟尝君说:“那就配辆车吧。” 就这样,冯谖成了食有鱼、出入有车的高级门客,而且还专门挑了一个日子,腰悬宝剑、坐着专车得意洋洋去朋友家炫耀说:“孟尝君很看重我。” 自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冯谖再没闹什么动静。正当大家暗暗松了一口气时,冯谖又弹铗而歌:“宝剑啊,咱们回去吧,没办法养家。” 孟尝君问当初推荐他的人:“冯先生家里有什么亲人吗?”“还有一个老母亲。”于是,孟尝君派人时常给冯谖的母亲送衣送粮。从此后,冯谖退出了“歌坛”,众人也暗暗舒了口气。 (中)勇挑重担 邀买人心 前面说过,由于封地的赋税收入有限,门客供养问题受到威胁,孟尝君便开始在薛地放贷,挣点外快。 这天,孟尝君贴出告示说,希望找一位会计,去薛地收债。 就在大伙围着告示议论纷纷的时候,冯谖推开人群在上面署上了自己的大名。孟尝君听说后很奇怪,就问这人是谁?左右说就是那个唱“长铗归来乎”的人。 孟尝君一下想起来了,笑着说:“看来这人有点本事,我辜负了人家,也没有接见一下,快请来见见吧。” 一见面,孟尝君连连道歉说:“我最近工作太忙了,又加上新请愚钝,没有及时接受你的指教,很是得罪啊。先生你如果不记恨,可以辛苦一趟去薛地收债吗?” 冯谖说当然愿意,于是整备车辆,载着债券出了门。临行之时,冯谖问孟尝君:“债收上后,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说:“你看着办吧,只要是我家中缺少的,就买点。” 说点题外话,当时的借贷契约叫“傅别”。借贷双方把债务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写在契券上,此为“傅”。“傅”一分为二,能严丝合缝并在一起,中间写字,相当于现在的“骑缝章”,双方各执一半。还债时,把“傅”对齐,中间的字拼图完整即为有效合同。 冯谖赶到薛地后,召集欠债人说明来意,结果因为当年年成不好,只收回了10万钱,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无力还债。 冯谖收钱后,没有送还孟尝君,而是买酒买肉,请已经还钱和无力还钱的一起赴宴,开怀畅饮。其间,孟尝君让那些无法还钱的拿出契约,一一比对后,当众烧毁说:“孟尝君放贷是为了帮助大伙发展生产。他之所以派我来要债,是因为门下食客众多,需要养活。现在我宣布,有还款能力的,按照约定日期还款。没有能力的,债务免除。”大伙一听,感机涕零,两次跪倒在地,大礼拜谢。 第二天一大早,冯谖坐着马车一溜烟回到了临淄,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心里很奇怪冯谖回来得如此迅速,特地衣冠整齐地接见冯谖,问他:“债收完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 冯谖回答:“收完了。”“买了什么东西?”冯谖说:“您说看您家缺什么我买什么。我私下里盘算了下,您的宫中堆满了珍宝,马棚里养满了马狗,连台阶下都站满了美女。您家缺少的是义,所以我给您买回来了。” 孟尝君说:“是吗?我听着都新鲜,你怎么为我买义的?” 冯谖说:“现在您只有一个小小的薛地,不想着抚养爱惜那里的子民们,反而放债取利。我去了以后,假托您的命令,免除了贫困家庭的债务,烧了债券,老百姓都喊万岁。”孟尝君一听就不高兴了,又不好发作,就冷淡地说:“好吧,先生休息去吧。” (下)穷而见“义” 狡兔三窟 此后一年多,孟尝君再没有搭理冯谖。冯谖也成了门客中的笑话,但是冯谖不以为然,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平淡的日子如流水,突然就起了波澜。这天,一直对孟尝君恭敬有加的齐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把先王的大臣当作大臣。”话说得很委婉但也很明白,劳驾您赶快走人。 听说孟尝君被罢了官赶回薛地,往日点头哈腰、笑靥如花的门客们纷纷找到孟尝君,以在薛地水土不服、孩子上学不方便、小妾有病离不开、自己腰椎间盘突出等为由告辞离去,还有的招呼也没打,一走了之,只有冯谖等人不离不弃,陪着孟尝君回家。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大伙一路无话,正行走间,车夫突然停下了马车。只见通往薛地的大路上,黑压压挤满了人。原来这些都是薛地的民众,听说孟尝君返乡,特地扶老携幼前来迎接。 见此请形,孟尝君眼睛湿润了,回头对冯谖说:“先生为我田文买义,今天我才见到了啊。” 孟尝君跳下车,与乡人们一一握手问候道谢,就这样,大伙边走边聊,直到暮SE沉沉,才恋恋不舍地各自回家。 回到薛地,冯谖说:“狡兔三窟,也仅仅是免于一死而已。您现在只有薛地这一个家,还不能保证高枕无忧,我想为您再打造几个存身之所。” 孟尝君连连称是,给冯谖车辆50乘,黄金500斤,西行入梁(魏)国,游说魏王说:“齐国把他的重臣赶回了家,现在很多国家钦慕他的贤能,都争着聘请。大王如果抢先一步,不愁不富国强兵。” 魏王心动了,任命原国相为上将军,空出职位,派出使者,带着车辆千乘、黄金千金,赶赴齐国延请孟尝君。 冯谖听说后,派亲信快马加鞭先行回到薛地告诉孟尝君说:“魏国派了使者,正带着厚礼来聘请您,排场很大,齐国人都知道了,但是您千万不要答应。” 孟尝君依计而行,魏国先后三次派使者带着厚礼来请孟尝君,都被坚决回绝了。 齐王听说后坐不住了,特地派太傅带着亲笔书信和黄金千斤,文车二驷(画着花纹的车子,一辆车四匹马)和一把华丽的宝剑作礼物,邀请孟尝君“再就业”。在信中,齐王诚恳地道歉说:“都是寡人不好,受到谄谀之臣的蛊或,得罪了你。希望你看在先王宗庙的份上,还是回来帮着寡人治理国家吧。” 孟尝君心动了,冯谖却连连摇头,孟尝君很奇怪,冯谖告诉孟尝君说:“这次您轻易答应,说不定哪天又撵你回来。希望您趁此机会,请求把先王祭器请到薛地,也立一个宗庙。” 孟尝君心领神会。几天后,宗庙建成,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您已有多个‘安全屋’,可以高枕无忧了。” 听说孟尝君官复原职,而且封地还扩大了很多,昔日的门客纷纷托人说请,希望再次投靠。孟尝君对冯谖说:“先生你最了解我,这些年来我对宾客们都是真心相待,从没有失礼之处,可是他们看到我罢了官,都扭头而去。现在看我重新发达了,又想回来。我想好了,这种人来一个我啐一个,教他好好做人。” 正在驾车的冯谖收住缰绳,下车向孟尝君行礼说:“您这话说错了。富贵的人巴结的多,贫穷的人朋友少,事请本来就是如此。就像早晨人们蜂拥进入集市,黄昏时分匆匆离去一样,这并不是因为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的东西那里已经没有了。” 孟尝君如醍醐灌顶,下得车来,连续两次拜谢冯谖,感谢他的指教。《战国策》说,田文之所以后来在齐国为相几十年,“无纤介之祸”,多亏了冯谖。 国学经典欣赏: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後召而复之,冯驩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馀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 冯驩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驩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趣市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後,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原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史记·孟尝君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