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于春秋战国当中的吴国,到底算不算霸主,产生如此多的争议纠纷呢?
更新时间:2022-06-06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当中对于吴国霸主地位讨论纠纷颇多呢? 有很多喜欢历史的网友,在讨论春秋霸主当中,对于吴国到底是否有资格称之为霸主,经常是矛盾颇多。那我们就先来仔细分析讨论一下,看一看如果到底有没有资格被称之为霸主。 首先吴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吴国的发展、强大是离不开楚国和晋国的争锋。楚晋两国为了争夺中原霸权经常是闹得不可开交,战事频发,进行了多次大战。但是两方都不能对方行程压制,两方势力都奈何不了对方,任何一方都占不了什么大便宜,就形成了类似于美苏冷战时期的局势。双方都在想办法尽力的削弱对方的实力,已达到自身实力对其压制。但双方都不想发生大战,以免造成自身的实力损失,就想到以扶持别国(最好是本身就跟对方有仇恨的国家)来攻打对方,削弱对方的实力。吴国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得到了来自于晋国扶持,晋国对于吴国的持是相当大的力度,更是让当时对楚国有仇的[巫臣]带着战车去吴国,巫臣本来就是楚国大夫,当时他得罪了子反(楚国的司马)和子重(楚国的王族),这两个人就将他全族灭族后,巫臣就投晋国以期待能够复仇,他向晋国国君献上联合吴国攻楚国的计策。巫臣来到吴国之后,教会了吴国如何使用战车进行作战,教会了吴国将领如何排兵布阵,最后更是将他自己的儿子狐庸留在吴国当外交大臣。 这个时候吴国就有了一定的军事实力,暂时还远远达不到争霸的地步,吴国的霸业和两父子息息相关就是阖闾和夫差。相信大家对于“专诸刺王僚”应该不会陌生,这个就是伍子胥对阖闾推荐的音谋,在阖闾担任吴王期间重用伍子胥与孙武,使吴国的国力和军事都迅速飞长强大起来,后来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之下,联合当时的蔡国、唐国一起进攻楚国,并且在柏举之战中打败了当时实力强大的楚国,当时吴王阖闾率领了3万吴军就打败了20万楚国军队,这是春秋晚期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随后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带领军队先后一楚国进行了五次大战,都是以少胜多击败了楚国,并且最终攻破了楚国的国都郢都,这也是楚国自立国以来第一次被敌人攻破了自己的国都,这件事请在诸侯当中形成了相当大的震撼,因为当时还没有一个千乘之国的都城被攻破,吴国也是名声大震,因此成为了东南一方的小霸主,后来吴王阖闾在对越国的战争当中一不小心受伤,以至因伤而世,他儿子夫差就成为了新的吴王,夫差在成为新的吴王之后励经图治,首先先是率军攻打有杀父之仇的越国,越王勾践不敌,被吴王夫差打败,而后越王勾践在大臣范蠡、文种的建议下,向吴国称臣受辱,还主动到吴国为奴,以换取夫差不要灭亡越国,吴王夫差在打败越国之后,就开始北上进行争霸了,当时主要是对齐国,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84年率军北伐齐国,在艾陵之战中全歼了齐国的十万大军,创造春秋当时时期歼灭敌军最多的战役。可以说当时吴国已经有了一定的霸主气象,在第二年吴王夫差与鲁国、卫国两国国君进行会盟,以到争霸的目的,在此之后吴王夫差再次与中原各诸侯会盟于黄池,以求得称霸诸侯。但是吴王夫差长时间的在外会盟,造成士卒疲惫,这就给了越王勾践机会,越王勾践在进行了卧薪尝胆之后,越国的实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又有楚国的资助,越国的实力已经不能小视,越王勾践趁吴王夫差在外会盟,吴国境内兵力空虚,趁机攻打吴国,并且杀死了吴王夫差的太子,在那之后吴国的实力衰退,在之后的几年之内吴国和越国进行了几次大战,吴国最终被越国攻破,吴王夫差不忍受辱,就会见自杀。 吴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吴王阖闾与夫差父子两人真的非常好战,吴王阖闾征战了一生,其子夫差也是,吴国没有一刻不在征战当中,虽然虽然是称霸了东南,但实际也是偷支了吴国未来的实力,再加上吴国的基础本来就是不如楚国、齐国、晋国这些大国,不管是国土还是人口统统都不如他们,当两代吴王穷兵黩武之后,吴国实力迅速下降,本来国家的人口就不是很多,这就造成了吴国全军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到十万军,这和中原诸侯是有很大差距的,想他们那些大国征战就断送了吴国的未来。 如果要说吴国也是春秋五霸之一,那么把吴王阖闾与夫差两代人的战绩加在一起就勉强有了霸主之实了,既有会盟也有实力证明,更是先后打败了大国楚国和齐国,也打败了越国,但这个称霸也只能算局部称霸了,绝对算不上是称霸中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