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解缙到底做错了啥?朱元璋让他十年后再当官,朱棣更狠,直接冻死

一、才子刚猛

公元1369年,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一户书香门第家中。

解缙的父亲叫解开,也曾考中进士。朱元璋开国大明后,请他当官却遭拒绝。理由是:对当官不感兴趣,要开馆授课培养人才。朱元璋满口答应,这比请出来当官的作用还大。

在这种家庭环境熏陶下,解缙自小就有神童之称,年仅十八岁就考中解元,也就是乡试的第一名!转过年来解缙一举杀入大明戊辰科三甲之列,升级为进士。

得知是解开之子后,朱元璋非常高兴,特意把解缙喊来表示:“如今你是翰林学士了,表面上我俩是君臣,实则却犹如父子。以后有啥话别掖着藏着,都要告诉我!”

这意味着解缙妥妥成为了,朱元璋重点培养的人才,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前途就是一片光明。奈何此刻大明朝却是一片乱套,咋了?胡惟庸案爆发了!

一时间大明朝廷是人头滚滚。解缙果然记住了朱元璋那句话,一篇《太平十策》上奏朱元璋。核心内容就一个:想天下太平,就请慎用手中的刀。这明显是针对朱元璋而来的。

所有大臣都大气不敢出,当然也有佩服解缙“初生牛犊”的。再说朱元璋,面无表请地看完后,一挑大拇指表示:说得好!年轻人果然有勇气,有胆量,不愧是读书人。

不过夸完解缙之后,朱元璋却就是不改,该杀还是杀,犹如从没看到过解缙这《太平十策》一样。

解缙有点懵,怎么回事?其他大臣却心如明镜。朱元璋不搭理你,不是因为说得对,说得好!而是因你解缙,初涉官场没多长时间,还不知深浅,不懂心机,同时又没搅入胡惟庸案罢了。

这么一朵“白莲花”,若被杀掉或处罚了,那朱元璋就等于坐实“不讲武德”了。如今解禁反对,朱元璋宽恕而不追究,才彰显“君臣之道,相得益彰”。

可问题是,谁敢点破朱元璋的心思?那是找死!解缙就只能在风中凌乱,可偏偏解缙却还想继续追究下去。很快机会来了,李擅长竟然也被卷入其中了。

二、十年后再当官

这次解缙显然是长了个心眼,替别人写东西,为李擅长申冤。也就是说没署上自己的名字。但朱元璋一瞅就知道是解缙所写,既不表扬也不怒斥,更不追究,而是命人把解开召入宫中。

朱元璋拍着解开的手说:“你儿子非常优秀,我非常喜欢,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成长空间之大,严重超乎想象……”

解开一听就明白了,表示:皇上大哥请直说吧,咱也不算外人!

朱元璋一笑接着道:“总之吧,解缙是大器晚成的典型,我决定让你先把他领回家去,再让他好好读读书啊,看看史啊,等十年之后再来当官,那时我必会重用。”

就这样解缙被老爸提溜回去了,依旧懵圈状态!而谢开脸SE非常难看,他自然明白自己这个傻儿子错在哪了!无非两条。

其一,人设崩塌。既然你跟胡惟庸案八竿子打不着,想指出朱元璋的错误,那就去治。无论怎么说都是出于忠心。朱元璋不会怪罪,顶多认为解缙还是太嫩,被“现实毒打几次”就开窍了。

可第二次,咋就替别人写东西为李擅长申冤?而不是正大光明地表示,这就是我解缙所为!这就让朱元璋认为,解缙连“新人应有的纯真刚猛”都不具备,爱耍小聪明。之前的人设崩塌。

其二,念旧请。之所以让谢开领回家,是一种念旧请的表现。若按朱元璋的一贯新格,必会当场翻脸,严惩解缙——早告诉你了,咱俩犹如父子,有话别掖着藏着,可你这算哪团MAO线?所以我念旧请,命你回家,让你真正的老爸好好去教导你!

至于那句“十年后再回来当官”,更是委婉地退货、弃用的说辞——须知,这一年的朱元璋都64岁了(公元1391年)。

故而朱元璋真正的意思,是想让解缙跟老爸一样,从此就好好开馆授课,为大明培养人才,别出来当官,根本不是当官的料,否则迟早会被玩死!可惜朱元璋这一片苦心,直至解缙被活活冻死,都没有领悟。

三、从“缙驰谒”到“好圣孙”

解缙被退货七年后(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了。解缙一路狂奔至京城,表示要为朱元璋送行啥的。实则却是念念不忘“十年之期”,怕新皇上朱允炆不认账,上书表示,想为大明做贡献!

其实不用上书,解缙一来就惊动了不少人,毕竟他是才子。于是有人提议:重用解缙。但有人就反对,认为解缙轻狂无知。朱允炆也认为解缙有才无实,于是就取了一个折中:好说,我让你当官,却是一脚踢到河州去了!

直至四年后解缙才被调回,去翰林院上班。此刻靖难之役已经打了三年。朱棣在姚广孝的指点下,千里奇袭京城,一举兵临南京城下!

瞬间京城震荡,解缙跟好友胡广、王艮都义愤填膺:朱棣大逆不道,咱说啥也要抗争到底。哪料前脚刚喊完口号,后脚他就丢下两位好友,一竿子投降了朱棣,这就是《明史》里著名的“缙驰谒”的由来。

别管怎样吧,解缙找到了“明主”,才敢得以发挥。

比如,方孝孺拒写朱棣的登基诏书,被诛了十族。那么最终朱棣的登基诏书是谁写的?当然是解缙!

由此解缙成了朱棣的心腹重臣。编纂《永乐大典》,升为内阁首辅。朱高炽和朱高煦,为太子之位打得一地机MAO时,朱棣问解缙:谁当太子合适?

解缙表示:当然是朱高炽,仁而爱人……眼见朱棣不置可否,解缙又追加了三个字:好圣孙!

朱棣这才笑了起来。所谓解缙只说三个字,便解决太子问题!至此,解缙达到了人生顶峰。

自古及今,能一句话决定未来皇上是谁的臣子,有几位?三国时的贾诩算一个,可问题是,贾诩干完那事后就继续低调,而解缙却反着来,这就注定了他人生的悲剧……

四、解缙之死

朱高炽虽当了太子,但朱高煦却持有靖难大功,根本不认可,竟然“礼仪与太子同”。这是妥妥的“僭越”行为,会被咔嚓掉脑袋的!

解缙怒了,利用汇报工作之际,把这事告知了朱棣,本以为朱棣必会大怒,最起码也会狠揍一顿朱高煦。可哪料朱棣却出奇地平静,也回了三个字:知道咧!

这一下让解缙懵圈了!

朱高煦得知后,更是恨死了解缙了。于是拐弯抹角向朱棣表示:解缙太坏,总是挑拨咱父子关系,恐怕有啥不臣的想法吧。

朱棣表示同意,我也早看他不顺眼了,一道圣旨:朱棣被踢出京城,去了广西。

解缙想不通,朱棣为何要这样对待自己呢?很简单,朱高煦跟朱棣既是父子,更是捆绑关系,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救朱棣。若真打翻了朱高煦,那朱棣也好,朱高炽也罢,必然都要跟着晃悠!

这其实就是为啥,朱高煦那么闹腾,那么作妖、作死,而朱棣、朱高炽,却都一忍再忍的原因,因此解缙能好吗?他是奔着打翻朱高煦去的,却忘了朱棣父子都是一条线上的。

永乐八年,朱棣北征漠北,留太子监国。解缙认为机会来了,回京汇报工作时,竟然要跟朱高炽私自见面。朱高炽为了避嫌就是不见。

朱高煦留在京城内的眼线,早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于是等朱棣一回来,朱高煦就把这事捅上去了。

朱高炽没错可挑,但解缙却必须要严惩——因为朱棣北征时留下话了,太子见官员,必须有其他官员在场。你解缙却想私会,几个意思?

永乐十五年,朱棣翻看囚犯名单时,一眼看到解缙的名字了,张口来了一句:“缙犹在耶?”

锦衣卫指挥上纪纲,由于跟朱高煦关系亲密,二话没说就把解缙提出大牢,活活冻死在冰天雪地之中。而朱棣对此却全程不知,也无任何态度,相当于默认了,私自处死解缙这事做得对!

  • 上一篇:原来中国古代是这样防火的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