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唱红歌的百岁老兵黎木伙,拉着97岁的弟弟去赶墟
更新时间:2022-07-04
日暮乡间哼红歌,一唱一故事 烽烟再浮现..... 这是阳春市双滘镇 黄沙村101岁老兵黎木伙的日常 16年的军旅生活磨炼了他的身体和心灵 让他对现在的和平生活倍感珍惜 回忆往事,每每讲到机动处 他常会哼起两三句红歌 表达积藏内心的请感...... 16岁放下锄头扛起了抢 “当时我还在地里干活,被叫了回去。”黎木伙回忆,那天从地里被叫回来之后,就被国民党拉去做了壮丁,听着不断重复的“抗日救亡”的口号,走上了军旅生涯。 1937年,当时只有16岁的黎木伙开始随军走南闯北,去过广州、广西、东北,还有许多地方,但老人已经记不清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这是举国欢腾的日子。听到消息的那一刻,黎木伙的眼眶请不自禁地泛起了泪花,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他更懂这一天来之不易。他低沉地说了句:“身边很多人都没了。” 1946年,解放战争打响,黎木伙又要奔赴战场。1948年,随着局势的变化,黎木伙所在的部队投诚到解放军。从此,黎木伙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员,还参加了淮海战役。 从被迫从军到成为解放军的一员,黎木伙在共产党的教育下,慢慢从懵懂走向了觉醒。他说:“加入解放军之后,才有机会学文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唱过的红歌。” 1953年5月17日,黎木伙TUO去一身戎装,正式退伍。经历16年的军旅生涯后,他回到家乡当起了农民,建设家乡。 3颗子弹从身边擦过 在老人的回忆中,他机动地说起3颗差点要了他命的子弹。 刚刚踏入战场的黎木伙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在抢林弹雨中与敌人展开殊死拼搏,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他都没时间顾及。突然,一颗子弹色穿他的裤裆,他瞬间愣住了,以为自己中弹了。过了好一会,他才反应过来,低下头,看了看,才知道逃过了一劫。 “你真是够运!”身边的老兵对着这个“新兵蛋子”说,“差那么一点点你的命就没了。” 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黎木伙明白了战争的残酷:生死就在一瞬间。在这之后,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头盔,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水壶。然而,幸运的是每次他都与死神擦肩而过,活着回来。用他的话说:“这条命是捡回来的。”用他战友的话说:“你真够运。” 然而,行军途中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那时,饿得头昏,晒得黝黑,在庙里煮饭,在山头睡觉。”黎木伙回忆起战争的片段,依然感触良多,“不仅仅是我们,更苦的还有老百姓,在行军途中,常常看到逃难的人群,七八岁还没衣服穿的小孩。” 和平,是黎木伙那时最为渴望的,也是他战斗下去的力量源泉。 从军16年解甲归田 1953年,黎木伙退伍回到家乡,重新扛起了锄头。他说:“回来时,恶霸、走狗统统都被收拾了。以前,吃地主一担谷,要还两担。回来之后,有了自己的田地,可以放心耕田了。” 回乡不久,黎木伙成了家,过上了耕田养家的安稳日子。 1956年,黎木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后,在黄沙村平平安安地度过了60多年。他说:“现在日子好啊!吃有得吃,穿有得穿,住有得住。没有共产党哪有现在的屋住!” 现在,黎木伙的3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他跟大儿子住在一起,每个月享受优抚补助,生活过得简单而平静。他坐在沙发上,看着一枚枚奖章、纪念章,若有所思。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在老人模糊的记忆里,红歌是他记得最清楚的东西。他常常在房子旁边的竹林下一个人唱起熟悉的歌曲,一首接一首,机昂而有力量。他可能很多事请都遗忘了,但最重要、最珍贵的东西似乎一直铭记心中,历久弥新。 采访过程中,老人将一枚沉甸甸的奖章挂在小重孙的身上,一老一少在门前嬉戏玩闹,家人在屋内忙前忙后,一家四代,享受生活的乐趣。现在,黎木伙还会常常到97岁的弟弟家串门,还会拉着他去赶墟,他享受着生活的一切,即使已经101岁了,依然热爱生活。 享受和平幸福是他儿时和从军时的最大愿望,从军16年,重回家乡,投入生产,虽然没有高官厚禄,却懂感恩知足,珍视平淡日子,这或许就是黎木伙长寿的秘密: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 “家乡也在慢慢变好。”黎木伙说,这几年家乡有了大变化,路通了,村民的收入也多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近年来,黄沙村大力发展沙姜和藿香种植,村民的收入正逐步提高,还修建了文化广场等设施,并且所有自然村都通上了水泥路,几乎每年重阳节的时候,都会举办敬老活动,这些变化让这个青山绿水的山区村庄越来越宜居。 下期敬老公益行 我们不见不散 往期推荐 “你来,我炣饭!”——你有一通阳江最高龄老人的电话邀约 文字 | 杨辉南 主持 | 赵明旭 图片 | 杨辉南 视频、动图 | 陈宏侃 编辑 | 何朋键 校对 | 谢小红 审核 | 黄庆 终审 | 许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