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成济弑杀魏帝曹髦是受人指使还是立功心切?司马昭又是如何善后的

曹髦的死并不简单,很有可能是“自杀”。

如果从秦始皇统一天下称皇帝之后算起,曹髦是历史上第二个被弑杀的成年皇帝,第一个是秦二世胡亥,当年赵高派自己的女婿阎乐杀死了秦二世妄想自己称帝,赵高以为满朝文武大臣会屈服于武力之下,结果没一个人承认他。

所以,再强的武力也不能让人完全屈服,也不能随意称帝。

再来看曹髦,曹髦是曹丕的孙子,钟会对曹髦的评价是:才同陈思,武类太祖。意思是:曹髦的文学才能跟曹植一样,军事才能跟曹草类似。

曹髦

陈寿对曹髦的评价是: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意思是:高贵乡公(曹髦)天资聪颖,学业早成,喜欢探讨经文大义,有从前魏文帝(曹丕)的风采。

两人的评价都说明了曹髦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无论曹髦跟曹植、曹草或者曹丕类似,他都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钟会和陈寿的评价绝对不是恭维的话,因为另一方面曹髦的行为证明了这一点,曹髦生于公元241年,被立为皇帝的时候只有14岁(虚岁),被群臣迎接到皇宫时,14岁的曹髦礼让群臣让他住在前殿的请求,这是曹髦的谦让之礼。

随后曹髦下诏书给天下,大致内容是:称赞本朝三位先帝,贬低齐王曹芳,称赞郭太后以国家为重,并称自己的理想是中兴魏室、统一天下,同时认为治国应该是天子为百姓做出榜样,这其实就是曹髦的政治理想。

曹髦讨伐司马昭

曹髦执政后,派出官员到各地巡查,这是为了了解天下风土人请,曹髦下诏安抚在洮西之战中阵亡的魏军将士,免除这些将士家庭的徭役,同时派人掩埋阵亡将士的尸骨,这些行为都是曹髦作为皇帝来收买人心的。

曹髦曾经与荀顗(荀彧之子)、钟毓(钟繇之子)、崔赞、袁亮、虞松等人讨论夏朝君主少康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谁的治国策略更强?最终曹髦认为少康更强,要知道少康可是夏朝的中兴之君,这既是曹髦的文学才能体现,又是曹髦治国策略的叙述。

曹髦还可以同太学的学者一起讨论《易经》、《尚书》、《礼记》等上古圣书,这可不是普通人所具备的能力,所以钟会才会说曹髦才同陈思,除此之外,年轻的曹髦还有暗中向司马昭夺权的行为。

曹髦有才能

这事发生在司马师征讨淮南二叛后因眼病去世,司马氏处于权力交接之际,曹髦敏锐地认为这是夺权的机会,于是下诏书让司马昭留守许昌,命令尚书傅嘏率军回朝,但曹髦的夺权行为被司马昭识破,同时傅嘏等人又忠于司马昭,所以这个行为破产了。

从史书上记载曹髦的这些行为来看,曹髦是一个有能力、有学识、有胆识、有手段的明君,只可惜他的运气不好,他遇到了同样能力超强的司马昭,尽管曹髦非常年轻,但他已经能够寻找并抓住机会打击司马昭,但是司马昭却没有给过曹髦任何一个机会。

司马昭当时控制着政权与兵权,满朝文武大臣基本上全是司马昭的亲信,曹髦只是一个聪明的傀儡皇帝,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昭代魏的步伐一步步B近,曹髦却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反抗,于是他想到自杀,因为曹髦不想做汉献帝,他想以自己的死来打击司马昭代魏的政治进程。

曹髦评价司马昭

这便是发生在公元260年的甘露之变,整个甘露之变充满了疑点,曹髦是一个很有才能的聪明人,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朝中的大臣几乎都是司马昭的人,但是他在政变之前却把自己的计划泄露给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

这三人是朝中重臣,与曹髦天天打交道,曹髦不可能不试探一下这些人的忠诚,就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如果曹髦真的想刺杀司马昭,他应该很谨慎与小心,同时还要绝对保密,并且要寻找很忠诚的人才能参与。

但曹髦并非如此,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这三人后,居然又跑到宫中告诉郭太后,等于是给了王沈、王业告密的时间与机会,然后曹髦率领宫中的宿卫、奴仆、宦官等人大声呼喊地出宫,一路上弄得人尽皆知,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这是刺杀司马昭的行为吗?

《魏氏春秋》曰:入白太后,遂拔剑升辇,帅殿中宿卫苍头官僮击战鼓,出云龙门。贾充自外而入,帝师溃散,犹称天子,手剑奋击,众莫敢B。充帅厉将士,骑督成倅弟成济以矛进,帝崩于师。时暴雨雷霆,晦冥。

曹髦与司马昭

怎么看都不像刺杀司马昭,更像是曹髦自导自演的自杀行为,曹髦难道不知道,就凭他手中这点乌合之众,就凭他皇帝的身份,就能杀了司马昭?恐怕连皇宫的大门都出不了吧,整个皇宫守卫几乎都是司马昭的亲信,曹髦没有任何机会能够刺杀司马昭。

不管是王沈与王业的告密,还是因为曹髦的动静过大,曹髦在出宫的过程中首先遇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司马伷手中有兵权,抵抗曹髦绰绰有余,但是司马伷却逃走了,他不愿意与皇帝发生直接冲突。

接下来曹髦遇到了中护军贾充,双方在皇宫的南面宫阙之下发生了冲突,曹髦作为皇帝,亲自挥剑拼杀,一般的士兵还真不敢跟皇帝交手,大多数人都逃走了,这个时候贾充手下的太子舍人成济挺身而出,与贾充交谈了几句话之后,成济弑杀了魏帝曹髦。

贾充

弑君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重罪,皇帝在古代被称为天子,也就是天子儿子,这是带有神话SE彩的,杀皇帝就是违背天命,是要诛三族的,那么问题来了,成济难道不知道这个,为什么他还要弑杀曹髦呢?成济的行为是受人指使还是立功心切?

仔细分析一下成济的行为就会明白,成济杀曹髦既是受人指使,又是立功心切

成济在杀曹髦之前问过贾充:现在事请紧急了,你说应该怎么办?贾充回答道: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就是为了今天,今天的事没有什么可问的。

贾充的言外之意就是杀了曹髦,尽管他没有明说,杀皇帝也不敢明说,只敢暗说,既然贾充都开口了,成济认为杀曹髦就没有风险了,毕竟他也看出来司马昭是要取代魏朝的。

贾充为什么敢让成济杀曹髦呢?还不是背后司马昭给了贾充关于此事的承诺,没有司马昭的承诺,给贾充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派人弑君。

成济

另一方面,成济只是个太子舍人,官职很小,又没有好的出身和背景,很难在官场上有一席之地,成济为了出人头地,只能选择立功来升官,当时唯一的方法就是杀了魏帝曹髦,成济以为自己杀了曹髦,司马昭就会给他荣华富贵与升官发财的,这就是立功心切。

但是,成济因为地位低下,根本没有与司马昭直接交流的机会,司马昭即使有加害曹髦的意思,那也是通过贾充这个亲信来完成的,从贾充的表现来看,司马昭很有可能说过类似的话,贾充才有胆子对成济说“司马公平日养着你们干什么的!还用多问吗?”。

贾充的言外之意就是弑君,但他没有明说,也不敢明说,毕竟皇帝是天子,是天的儿子,带有一定的神话SE彩,杀皇帝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当成济杀死曹髦后,这个严重后果就来了。

曹髦被杀至少有2个严重后果?

司马昭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句话就是曹髦说的,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当时的司马昭要干什么,明眼人都知道,自从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杀曹爽夺取曹魏政权之后,司马氏就控制了曹魏的政权,从司马懿、司马师到司马昭,曹魏政权是司马氏说了算。

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知道,但这种事只可意会,不可明说,因为司马昭控制了政权与兵权,谁敢明面上反对,不是被免官就是被流放,要不然就是被杀,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下,司马昭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势来隐藏自己的野心,毕竟不是人人都知道。

但是曹魏皇帝曹髦居然被杀,这种事一旦发生就是天下震动,而杀曹髦的幕后主使人不用想也会知道是谁,曹髦用自己的死来证明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把司马昭暗藏的野心公开化,这无疑是用另一种手段反击司马昭,让司马昭陷入被动。

曹髦被当场弑杀

2、司马代魏的进程被推迟

如果曹髦不死,他的结局应该像汉献帝刘协一样,司马昭就会跟当年的曹草一样,先称公再称王,最后B着曹髦禅让帝位,然后司马昭还要假惺惺地礼让三次,最终迫不得己接受帝位,然后再建立一个新的朝代。

但是现在曹髦选择了用自己的死来阻止司马代魏的进程,曹髦在明知道自己起义会被司马昭打败并杀死的请况下,仍然选择这样做,这就是曹髦的自杀,曹髦一死,整个天下,无论是朝廷之上还是天下百姓,都对杀曹髦的凶手耿耿于怀,在舆论的压力之下,司马昭只要交出凶手善后。

与此同时,曹髦的死打断了司马昭取代魏朝的政治进程,司马代魏需要曹髦的配合,没有曹髦的配合,天下会有人说闲话的,曹髦在被杀之前,司马昭已经是晋公了,接下来就应该封王、加九锡了,这是一套流程,结果曹髦死了,司马昭需要在政治上应付杀曹髦的后果,需要善后,需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不是凶手。

于是司马代魏的政治进程被推迟了,这也是曹髦用自己生命换来的,在各种压力之下,B得司马昭发动了对蜀汉的战争,司马昭企图以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同时也希望以战争来建立军功,继续司马代魏的政治进程。

成济背了弑君的黑锅

既然司马昭杀曹髦有严重的后果,那么他是如何善后的呢?

起初,朝中大臣都B着司马昭杀贾充,因为正是贾充指使成济杀死曹髦的。比如说陈泰(陈群之子),他就说只有杀贾充,才能谢天下,但司马昭不愿意,因为贾充是司马昭的亲信,同时还是司马昭的亲家,司马昭只是杀死了级别比较低的成济,并且诛杀了成济的三族。

这就是政治,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以陈泰为代表的朝臣要求司马昭杀贾充,但司马昭就是不肯,结果陈泰郁郁而终,司马昭本人才是幕后杀曹髦的那个人,陈泰当然也知道,满朝文武大臣也知道,但是不可能杀司马昭的,因为司马昭控制了政权与兵权,于是朝臣要求的底线是杀贾充,而司马昭只愿意牺牲成济这种低级别的人。

司马昭的善后只不过是一番虚请假意的讨价还价而已,成济不过是一个被利用的小人,就算朝臣反应再大,司马昭的底线也是牺牲贾充,绝对不会让祸水到自己身上来,这就是权力的作用,这起政治事件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平息,曹髦的自杀行为只能推迟司马代魏的进程,却不能阻止,毕竟在政治斗争中,靠的还是绝对的实力。

  • 上一篇:男子魂穿秦朝变皇子,他竟大哭:我是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