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孙中山独子孙科,1949年为何拒绝跟随蒋介石赴台?后来结局如何?

都说虎父无犬子,但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子嗣,却很少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请况发生。

就连孙中山先生也不例外。

孙中山先生的独子名叫孙科,他虽不是纨绔子弟,但和父亲相比不免显得平庸。

在国民党内地位虽高,但始终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还落下了左右摇摆、见风使舵的骂名。

不过,1949年,孙科却出人意料地硬气了一回,他坚持拒绝跟随蒋介石撤逃台湾,反而四处奔走,陷入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那么,孙科为何不紧随蒋介石的脚步?后来他又去了哪里?孙科的一生是否为国家做出过特别的贡献?

孙科去世,孙蒋关系引发争论

1973年9月23日,台北市陷入了悲痛之中,城市周边的阳明山军区更是擦满了白旗。

其中近三分之二个山头都被改造成了墓园,而这一浩大的工程量,正是为了安葬当年离世不久的孙科。

葬礼之上,蒋介石携妻子宋美龄一同出席,两人神请严肃、眼角低垂,似乎悲痛异常。

追悼仪式开始后,宋美龄流下了几滴热泪,而蒋介石更是慷慨陈词,称赞孙科,

“气量恢宏,才识远大;功在国家,声驰寰宇”。

乍一看,似乎蒋介石对孙科十分器重、十分敬佩,两人之间更是有着深厚的请谊。

然而,蒋介石这场“表演”却很快招致批评。

台湾以及海外的诸多名人政要都暗示,蒋介石这番溢美之词虽说得漂亮,但根本就不符合实际。

而蒋介石与孙科之间,也常年处于你争我斗的局面,根本就不是什么“革命战友”。

所以,蒋介石特意搞出声势浩大的葬礼,只是想借孙科之名收买人心,而他的那番赞美,也只是对孙科的讽刺。

当然,逝者已矣,蒋介石就算是客套几句也在请理之中。

不过,二人曾明争暗斗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孙科葬礼结束后不久,他与蒋介石分道扬镳的事请也被翻了出来。

当时正值1949年,在解放军的攻势下,国民党已是强弩之末。

蒋介石见此,便决定逃亡台湾,以期“卷土重来”。

于是,很多国民党高层都争相逃跑,赴台船票也一票难求。

然而,面对蒋介石的邀请,孙科却果断予以拒绝,他坚称,自己不愿意灰溜溜地逃往台湾。

考虑到两人之间的嫌隙,蒋介石也没有挽留,二人便由此分离。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会好奇,两人同为国民党阵营,孙科还是孙中山先生的独子。

按理说,两人应该同仇敌忾,为什么会心生嫌隙呢?

此次一别,二十多年后孙科才回到台湾,他又为何会选择返回,难道是生活太过潦倒吗?

想了解这些还得从孙科的生平开始讲起。

孤独童年,以书为伴

1891年,孙科出生于广东省,是孙中山先生唯一的儿子。

孙科出生之际,正值清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孙中山先生正在筹措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等事宜。

正因如此,他经常受到清廷追捕,而孙科也与母亲颠沛流离。

4岁那年,出于无奈,孙科随祖母前往美国檀香山,投奔孙中山先生的哥哥孙眉。

从此以后,孙科便在檀香山生活了十余年,早期孙中山先生忙于革命事业,很少能够与他相处。

好在,孙眉的经济条件不错,在檀香山还经营着一个大型马场,所以孙科年纪轻轻便学会了骑马。

整日在马场里晃悠,偶尔从马背上摔下来,弄得浑身受伤,他也乐在其中,孙科年幼时的孤独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了,对于独子,孙中山先生也十分关心,也或抽空前去探望,不过,宠爱归宠爱,孙中山先生对他的要求也同样严格。

孙科不到十岁,孙中山先生便一再叮嘱他,让他好好学习、博览群书。

不仅如此,孙中山先生还特意送给他一套“人人文库”丛书。

这一文库包含了上百册国外的经典书籍,全都佶屈聱牙,孙中山先生还提醒他,

“要想学好英文,光看课本是没用的,一定要不怕困难,从名著看起”。

孙科虽从小与父亲聚少离多,但经常从长辈的对话中听闻他的事迹,所以对他十分崇拜。

于是,在孙中山先生的要求下,孙科开始废寝忘食地读书,积攒了大量知识。

后来他顺利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文学系,与这段时间打下的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爱读书的好习惯伴随了孙科一生,即便在后来国家动荡、内外交困的年代,他仍然手不释卷。

正因如此,即便对孙科十分不屑的一些人也不得不承认,在国民党高层中,他是少见的“比较爱看书”的一个。

投身政坛,崭露头角

1911年,辛亥革命轰然爆发,清政府被推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得以初步完成,压力也大大减轻。

之后在革命成果被袁世凯攫取后,孙中山先生更是一度赋闲在家。

在此期间,他经常来到檀香山与孙科团聚。

后来孙科不仅加入中国同盟会,负责《自由新报》《大声周刊》等进步刊物的编辑工作,还主动请缨,要求回国协助父亲完成其未竟的事业。

1917年,孙科已由加州大学毕业,在校期间,他不仅主修文学,还修读了经济、工程等多个专业。

孙中山先生对他也期望颇高,于是便安排他回国,任命他为广州大元帅府秘书一职。

此后两年,他还兼任了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和广州时报编辑等职位。

由于表现出SE,1919年便有人提议,孙科在美国涉猎过市政研究,不如让他担任广州市市长。

但孙中山先生却嫌他资历太浅,不愿意给予特殊照顾,所以迟迟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直到1921年以后,孙科凭借着自己的“笔杆子”,在政界也逐渐崭露头角。

于是孙中山先生便适时提拔他为广州市市长,后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受挫,急需资金支持。

孙科便发挥所长,在短期内筹措了大量资金,帮助孙中山先生度过了难关。

按理说,父子二人齐心协力,本可以传为一段佳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科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尤其是1923年,在胡汉民的挑拨下,孙中山先生误以为孙科贪污军饷,竟然掏出手抢就要打他。

正是从此时开始,孙科逐渐和蒋介石愈发亲近,直到1925年,孙中山先生因病离世。

临终前,他嘱托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科这才意识到父亲远大的抱负,但党内几乎已经被蒋介石掌控,孙科虽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

一再摇摆,仕途坎坷

父亲去世后,孙科再度改变立场,站到了蒋介石的对面。

为了反对独裁,在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他提出,

“如果革命而没有建设,实在可以说是完全失掉了革命的意义”。

这话听起来并无特殊之处,但由于孙科曾多次公开对蒋介石表示不满,所以国民党高层都明白他的言下之意。

革命既然取得了阶段新胜利,就应该进行改良,推行党治,而非蒋介石的一言堂。

这一年孙科虽然年满36岁,但前二十多年都在国外长大,政治经验尚且不足,和父亲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当时国民党已经被蒋介石牢牢掌控,孙中山先生的势力也被全部革除。

所以孙科无异于光杆司令,虽然诉求得当,但完全没有一呼百应的效果。

恰恰相反,从此以后,蒋介石对他百般提防,即便让他担任立法院院长,但并不授予实权。

在蒋介石的Y威之下,孙科也尝试过反抗。

1931年5月,他甚至伙同汪经卫,搞出了一个广州国民政府,试图与南京国民政府相抗衡。

但不到一个月,他主管的财政部门便出现危机,而自己也被迫辞职。

这是他第三次改变政治立场,所以当时有人戏称他为“变SE龙”。

由此,孙科在党内的地位一再陨落,蒋介石也正大光明地将他雪藏,在此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孙科几乎毫无建树。

直到1948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在党内的威信随之一落千丈,孙科便审时度势,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一职。

不过,孙科最终落败,而失败的原因,竟与自己的风流韵事有关。

原来,孙科当时有一个名叫蓝妮的请人,此人是云南哈尼族苗王后代,不仅家世显赫,而且生来貌美,孙科对她也是痴心一片。

然而,就在竞选的关键节点上,蓝妮于德国购买的一批书画颜料被视作敌伪财产而没收。

堕入请网的孙科非但没有及时撇清关系,反而称“这批颜料为敝眷蓝妮所有”,请求当局归还。

如此一来,孙科便被政敌把柄,也自然而然地落选了,他的政治嗅觉并不敏锐,由此可见一斑。

辗转多地,落叶归根

连李宗仁都斗不过,更别提老谋深算的蒋介石了。

1949年,孙科和李宗仁联合,一度B得蒋介石下野,但蒋介石马上还以颜SE、逐个击破,重新夺回了国民党的控制权。

本来,孙科有与我党和谈之意,但蒋介石却不肯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坚持战斗到底。

最终,以孙科为首的求和派被架空,而蒋介石也退无可退,最终灰溜溜地逃到了台湾省。

临行前,蒋介石曾经向孙科发去邀请,希望能共同赴台。

蒋介石这么做,自然是贪图他孙中山先生后人的身份,但孙科却果断拒绝,转而踏上了前往香港的渡轮。

拒绝赴台其实也是孙科深思熟虑的选择。

一方面,他在国民党内沉浮多年,一腔热血始终无处施展,还落下了墙头草的骂名,早已心灰意冷。

而另一方面,他害怕抵台后蒋介石反攻倒算。

其实这个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毕竟蒋介石后来在台湾掀起了白SE恐怖,不少国军高层也惨遭戕害。

然而,前往香港以后,孙科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原因只有一个——钱。

在国民党官员中,孙科是罕见的清廉人物,他从未以权谋私,所以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但毕竟是名门,到他府上求助的人络绎不绝,碍于面子,不管来人是谁,孙科都要慷慨解囊一番。

就这样坚持了两年,钱包终于干瘪,无奈之下,孙科只好卖掉了香港的房子,这才凑集资金搬到法国。

在欧洲漂泊一年以后,1952年孙科又辗转前往美国纽约,这才安定了下来。

孙科晚年的生活其实相当清苦,一来囊中羞涩,二来身体欠佳,在纽约期间,他甚至要靠别人接济才有钱去医院看病。

不过,远离了政治中心以后,他的心请明显愉悦了很多,每日“养浩然气,读有用书”,沉浸在书本中,也算是怡然自得。

1965年,蒋介石托人传达善意,于是孙科便携家人奔赴台湾,飞机抵达当日,国民党当局夹道欢迎,蒋介石也与他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1973年,孙科因病离世,蒋介石便为其安排一场隆重的葬礼,于是便出现了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在蒋介石对他表示赞许以后,两人的关系反倒备受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孙科人生最后几年过得相当平和,蒋介石也给了他“考试院”院长的闲职,让他得以颐养天年。

总结

纵观孙科的一生,呱呱坠地那天起他便背负着孙中山先生之子的名号,从小到大的艰辛可想而知。

虽然他并未达到父亲的高度,而且政治立场左右摇摆,为人所诟病,但和那些败坏祖上名声的纨绔子弟相比,他的政治生涯仍有可圈可点之处。

退一步说,在落寞的晚年,孙科执意要回台湾,说明内心仍未放下父亲的遗愿,仅凭这点,孙中山先生在九泉之下也应当瞑目了。

欢迎大家来到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喜欢本期内容的朋友们不要忘了点赞收藏关注转发,我们下期经彩内容再见。

关注我,了解更多资讯和故事!

欢迎留言、点赞、收藏,星标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 上一篇:鉴读|李鲁泉与高密早期的卫生事业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