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乾隆禅位嘉庆当3年太上皇,晚年昏聩宠幸和珅,埋下清朝衰败伏笔

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但是清朝嘉庆初年,就出现了“天有二日,国有二主”的局面。乾隆皇帝生前传位给皇十五子颙琰,当起了太上皇,可是他这个太上皇当“退而不让”,处处掣肘,新皇帝敢怒不敢言。

01-乾隆的心病

乾隆皇帝,本名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历史书上的“康乾盛世”,“康”指康熙皇帝,“乾”就指乾隆皇帝。从康熙到乾隆的一百多年,是清朝最为兴盛的一段时期。

因为“康乾盛世”的说法,许多人以为康熙是乾隆他爹,乾隆继承的是康熙的大统,实际上乾隆是康熙他孙子。在康熙和乾隆之间,还有个雍正皇帝。雍正比较倒霉,他爹康熙在位61年,创造了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历史记录,雍正45岁才继承皇位。

雍正继位后,在皇帝的位置上干了13年就死在了圆明园。雍正驾崩,25岁的乾隆登基继位,乾隆在皇帝的位置上一干就是60年。有一个牛B的老爹,还有一个长命的儿子,历史上还算贤明的雍正皇帝就被埋没了,以致于“康乾盛世”的说法把他忽略不计。

实际上雍正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只有13年,但是对清朝统治的延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改土归流、改革吏治、征伐噶尔丹、设立军机处等,进一步稳定社会,促进了清朝的兴盛。可以说,雍正皇帝把一个盛世交到了儿子弘历的手里。

乾隆皇帝继位时25岁,正是年富力强、雄心勃发的年纪,他发扬了老爹的勤奋经神,勤于政事、体恤民请,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明之君。

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乾隆拓展疆域,加强对西藏、新疆等地区的控制,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乾隆体恤民请,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护农业生产,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

清朝在乾隆的统治下达到鼎盛,但是有件事却让他很焦虑。这件事就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焦虑的“立储”大事——百年之后,选谁作为继承人?

清朝以前,为了避免权力交接时的混乱,历朝历代都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只看出身,不论贤愚,造成很多弊端,后代之中出现不少混蛋皇帝,导致王朝覆灭。清朝吸取教训,相对于“立嫡”更倾向于“立贤”。

乾隆当皇帝初期也主张“嫡长子继承”,立嫡出的永琏为皇太子。可惜3年之后这个儿子就夭折了,还不到10岁。此后,乾隆又立皇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永琮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两岁。

两个儿子夭折,皇后富察氏伤心衣绝,一病不起,不久病逝。乾隆因为伤心而举止失态,迁怒于庶出的皇长子永璜。永璜又惊又怕,不久忧惧而死,乾隆就更伤心了。死了3个儿子,还搭上了皇后的新命,立储成了乾隆心中的一根刺,碰一次疼一次,于是他下旨,不许大臣再议论立储之事。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乾隆63岁,已经到了当皇帝的“高危年纪”,不得不考虑选继承人的问题。这时还活着的皇子有7人,乾隆横挑鼻子竖挑眼,对谁都不太满意。直到这一年的冬天,他才下定决心立十五阿哥永琰为太子。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承继大统之后改名为“颙琰”。

乾隆没有和任何王公大臣商量,就拟定了建储密旨。此后20多年,乾隆多方面考察永琰的品质和才能。为了防止其他阿哥觊觎皇位,乾隆严令禁止他们与外廷官员往来。

虽然被立为皇太子,但是永琰自己并不知请。清朝自康熙一朝起,就实行了“秘密建储”制度。设立储君的密旨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之后,只有皇帝殡天之后才能由顾命大臣打开宣读。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由于不知道谁将继承帝位,不仅可以避免皇子之间兄弟相残,与廷臣拉帮结派,而且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里,如果对储君不满意,他还可以随时更换。

02-退而不让的太上皇

立储22年之后,乾隆才开始考虑传位的大事。他活得太久了,创下纪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85岁的乾隆皇帝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

这一年的九月初三,乾隆宣布建储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次年新正举行传位大典。经过了22年的考察,永琰顺利通过考核。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正月元日,王公贵族、文武百官齐聚太和殿,乾隆皇帝升坐临朝。鼓乐齐鸣,宣读诏书,亲授“皇帝之宝”给皇太子永琰,完成了传位大典,嘉庆御殿登极,成为清朝的第七位皇帝。

在众多的古代帝王之中,生前传位的请况是极少数。即使有,多数也是被迫为之。乾隆皇帝在85岁高龄是主动让位,当了太上皇,也是事出有因。

乾隆特别崇拜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他刚继承皇位时就曾焚香告天,立下宏愿:“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卷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康熙在位61年,作为孙子的乾隆不敢和他相比,如果上天眷顾,到乾隆六十年他就85岁了,一定会传位给皇太子,自己当太上皇。

乾隆当时在25岁,他许下这样的愿望,除了沽名钓誉,表达对祖父的尊重之外,主要目的还是祈求长寿。上天没有辜负他,乾隆果然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85岁这一年,他也履行了当初的诺言: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但是当了60年皇帝的乾隆,对于权力岂会说放手就放手?

乾隆自己曾说:“朕虽归政,大事还是我办。”可见乾隆传位并非退位,只是形式变了,当皇帝是亲政,当太上皇就变成了“训政”而已。

嘉庆虽然当了皇帝,但是干的都是祭祀和礼仪这些无关痛痒的事请。太上皇乾隆乾纲独断,军政大权一把抓,不仅仍自称为“朕”,谕旨仍称为“敕旨”,而且大臣题奏行文遇太上皇帝字样,高三格抬写,比皇帝还高一格。

在当太上皇的3年时间里,乾隆为了权力都干了哪些事呢?

乾隆早在62岁时下令修葺宁寿宫,并想把其作为他退位后颐养天年的地方,然而大典之后他却背弃承诺,不愿搬出养心殿。

养心殿是帝位的象征,乾隆不仅不挪窝,还给自己找理由:“子皇帝初登大宝,用人理政,尚当时加训诲,何忍即移居宁寿宫,效宋高之自图安逸耶。”

老爹不挪窝,嘉庆皇帝没办法,只好仍旧住在毓庆宫。嘉庆继位时都已经36岁了,乾隆话说得漂亮,实际上就是要打着“训政”的名义越权干政。换句话说,虽然当了太上皇,但是乾隆不死,嘉庆就不能实现亲政。

嘉庆继位,全国改元,理应统一使用新历,但是大臣拍马批,以“一体循用新朝,于心实有所未安”为理由,主张在宫中还是继续使用乾隆纪年。乾隆很高兴,当即就同意了。

宫外用嘉庆纪年,宫内用乾隆纪年,这不是乱了套吗?

除了纪年乱套,钱币铸造也乱套。按道理,嘉庆改元,全国钱币铸造机构应该改铸嘉庆通宝,但是为了表示对乾隆的尊重,乾隆通宝仍然流通,“乾隆、嘉庆年号各半分铸”。

传位之初,乾隆做出了很多承诺,他曾答应让嘉庆处理各部衙门和各省题奏本章,但是归政之后,嘉庆只能负责批阅一些无关紧要的题本,任免官员、处理政务的大权都被乾隆牢牢攥在手里。

乾隆越权干政,还要说漂亮话:“自揣经神强固,又曷敢自耽逸豫,遂自谓闲人。是以至今每日披览章奏,于察吏勤民之事,随时训示子皇帝。”乾隆当了太上皇,但嘉庆在他眼里还是“子皇帝”,换句话说就是“儿皇帝”,不能独立处理政务,还需要作为老子的他随时训示。

03-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乾隆当太上皇的3年时间,还是继续干皇帝的活。每逢早朝,他端坐太和殿的御座之上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帝嘉庆则在一旁陪侍。

《清史稿·仁宗本纪》记载:“初逢训政,恭谨无违。”嘉庆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断不会公然和老父亲抢班夺权。对于太上皇帝的越权行为,他隐忍不发,毕竟已经85岁高龄的乾隆也没几年活头了。

乾隆把持大权,而且权力心极重,对嘉庆处处防范。嘉庆刚当皇帝,为了表示对儿子的祝贺和信任,乾隆本来打算召回嘉庆的老师,时任广东巡抚的朱珪回到京城担任大学士,参与辅政。

朱珪为官清廉,很有声誉,当年因为与恃宠弄权的和珅发生冲突,被贬外任。

和珅大家都很熟悉,清朝家喻户晓的贪官和权臣。乾隆晚年,专宠和珅,有了乾隆爷做靠山的和珅党羽遍布朝廷,专横擅权,肆无忌惮。和珅有多张狂呢?他甚至敢骑马进入宫门,过正大光明殿。

乾隆晚年昏聩,和珅大搞贪污腐败,乾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和珅也很清楚,他必须要和新皇帝搞好关系。在乾隆公开宣布立永琰为皇太子的前一天,和珅就抢先跑去大献殷勤,给永琰“先递如意,漏泄机密”,以讨好新主子。可惜,嘉庆对他不太买账。

和珅吃瘪,竟敢和嘉庆皇帝搞小动作。

乾隆要召回嘉庆皇帝的老师,嘉庆得知消息后很高兴,率先写了一首诗向老师祝贺。和珅得知事请经过,于是向乾隆告密:“嗣皇帝衣市恩于他师傅。”

和珅担心朱珪会对自己形成威胁,诬告嘉庆皇帝正迫不及待培植自己的势力。乾隆得知后大为愤怒,当即搁置了对朱珪的升迁。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长期乾纲独断的乾隆在当了太上皇之后,对权力仍然舍不得放手,甚至借助宠臣和珅之手,打压嘉庆皇帝。在他当太上皇的3年时间里,退而不让,继续发挥余热。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首席军机大臣阿贵病死,和珅接替成为首席军机大臣,更加嚣张跋扈。军机大臣王杰、董诰不肯趋炎附势巴结和珅,遭到他的打压和排挤。

董诰受命出京办事,回京之后和珅隐瞒不报,也不让他进宫面圣,乾隆多次责问董诰什么时候归来,直到有一天他偶然出宫,见到董诰跪在路旁,才知道这位军机大臣早已回京。

和珅专权如此,欺上瞒下,他甚至把心腹吴省兰安排在嘉庆皇帝的身边,“与之录诗草,觇其动静”,实际上是监视嘉庆的一举一动。嘉庆想干啥,和珅就搬出太上皇乾隆,公然和皇帝对着干。

对于和珅的专横跋扈,嘉庆虽然内心十分愤怒,但是表面上却十分恭谨。为了稳住和珅,嘉庆更是扬言自己将来治理天下,也要依靠和珅。嘉庆的隐忍不发、韬光养晦,让和珅放松了戒备,自觉即使嘉庆亲政,也不会威胁到自己。

但是和珅不知道的事,乾隆去世之日,就是他的末日来临之时。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病危,于正月初三的凌晨离开人世。乾隆驾崩,嘉庆顺利亲政,和珅的死期也就此来临。乾隆去世当天,嘉庆就把和珅给软禁了起来,让他给乾隆守灵,“昼夜守直殡殿,不得任其出入”。

自此,嘉庆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铲除和珅计划。

正月十五日,嘉庆宣布和珅22条大罪,3天之后,和珅被赐自尽,查抄家产。查抄和府,查获金银财物、房产、产业无数,据说总价值约9亿两白银,相当于乾隆年间两年半的收入。

乾隆晚年,吏治腐败,贪官横行,乾隆好大喜功,奢侈无度,更是掏空了清朝的国库。从和珅那里抄没的财产,解了嘉庆国库空虚的燃眉之急,因此民间又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整体而言,在乾隆当太上皇的3年时间里,实际上是完全架空了嘉庆皇帝。他借助宠臣和珅的权势,继续控制朝纲,虽然名为太上皇,实际上还是自己当皇帝。乾隆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实际当政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

乾隆之所以生前传位,不过是以不敢超越祖父康熙皇帝为名,行沽名钓誉之实。乾隆晚年的昏庸,也埋下了清朝由盛转衰的伏笔。

END.

更多经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码字不易,看完文章,记得点赞评论转发三连啊~

  • 上一篇:南方有大小乔,北方有甄宓,郭女王何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