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排面!《宁安如梦》八抬大轿!揭秘古代贵族的“豪车”!

饭拍《宁安如梦》的剧照在网上流出,白鹿饰演的女主姜雪宁,乘坐“八抬大轿”霸道而过,网友不仅感叹:宁后气势如虹。

古代贵族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呢?我们能搜到的词:舆、轿、辇、车……可以说乱“词”渐衣M人眼。

其实按两个标准就能分个大概:有轮还是没有轮,依靠人力行进还是依靠畜力行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小知识】一些学者认为,舆在早期是车的统称,后来逐渐专指无轮的交通工具,也可以叫无轮的“辇”,当然,后期也有将有轮车或辇称为“舆”的,这几个词在含义流变中早已难以彻底分清,我们视请况灵活运用吧~

图源见水印

1

人力工具有哪些

舆分为步舆和载舆。其区别在于:载舆没有让“乘客”固定放置脚丫子的地方,比较随意。而步舆就相对讲究了,有让“乘客”专门放置脚丫子的地方。

其中,步舆还能进一步细分,按照抬舆人的出力部位,可分为肩舆、腰舆等。顾名思义,用肩膀抬起的舆为“肩舆”,以手抬起、高度仅及腰的为“腰舆”。

文物里有不少著名历史人物乘坐步舆的例子,如《女史箴图》中的汉成帝、《步辇图》中的唐太宗。

东晋顾恺之所绘《女史箴图》之场景5:班婕妤辞辇,描绘了汉成帝与班婕妤出行,衣与班婕妤同辇,但班婕妤的坚辞。从画中看出,有6人以肩抬辇,可知汉成帝乘坐的是“肩舆”

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墓的壁画中也出现了“班婕妤辞辇”的场景,上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发掘了司马金龙墓,发现这幅壁画与《女史箴图》的不同之处在于:汉成帝旁边没坐着其他妃嫔,以及抬辇者变成了4人……

唐代阎立本所绘《步辇图》描绘的是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遣使觐见唐太宗的场景,从画中可看出,除去执伞扇的3人,有6名女子以手抬辇,可知唐太宗乘坐的应为“腰舆”

至于抬舆人的数量,常见有4人的、6人的,还有8人的。所谓八抬“大”轿(轿的区别后面会单独说),8人抬舆算是规格较高的请况了。

2

大象也能拉“车车”

古代贵族乘坐的交通工具不一定非得求助人力,求助其他动物也行,可由牛、马,甚至大象来牵引或背负而行。如果是让动物牵引(也就是拉),就需要交通工具有轮子啦!

北魏时期就有牛辇、马辇,《魏书》中还对其用途和规制有描述:皇帝藉田、小祀乘马辇;皇帝、皇太后、太皇太后郊庙乘牛辇,由12头牛牵引。

象舆则是畜力交通工具中的一朵奇葩了,敦煌莫高窟中就有不少出现象舆的壁画,时代横跨南北朝至五代时期。

左图为莫高窟第296号窟窟顶南坡的壁画,年代为北周时期;右图为第61号窟南壁壁画,年代为五代时期。两幅壁画均展现了“以象载舆”的场景

象舆虽然让人大开眼界,但其内容多为展现佛教场景,与本文所说的“乘客”不符。不过没关系,象不仅可以“载”,也能“拉”,后面会有真正的“象拉交通工具”的实例。

3

“排面”的最巅峰:清朝

古代贵族乘坐的有轮交通工具,发展到清代,可以说达到了“排面”的巅峰,尤其是改制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供清朝皇帝用的“五辇”(也称“五辂”),这“五辂”分别为:玉辂 (lù)、金辂、象辂、革辂、木辂。

玉辂:因其辇顶镶嵌以圆形玉版得名。大象一、行马二。辇顶之盖、辇后两旗SE均为青,是五辂中规格最高的

金辂:因其辇顶镶嵌以圆形金版得名。大象一、行马二。辇顶之盖、辇后两旗SE均为明黄。规格仅次于玉辂

象辂:因其辇顶镶嵌以圆形象牙版得名。服马四、骖马六。辇顶之盖、辇后两旗SE均为红

木辂:因其辇顶有黄梨花木的圆版得名。服马二、骖马四。辇顶之盖、辇后两旗SE均为黑

革辂:因其辇顶覆之以革得名。服马一、骖马三。辇顶之盖、辇后两旗均饰泥金

清帝五辂中的玉辂、金辂实质上就是“象拉交通工具”,这可比牛、马拉风多了!

当然了,五辂并不是随随便便用的,只有在清帝要参加重大典礼、朝会、巡视的时候才会动用。

你可能听某剧中的某位姑姑说过:“紫禁城只有3位正经主子,皇上、太后和皇后”。说是这么说,但太后和皇后的交通工具比起皇帝来,emmm……差距还是蛮大的。

清代早期皇后、皇太后所乘称为“舆”,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名为车,皇后以下的妃嫔都是如此,这一下,从名字上的B格就掉下去了。

另外,后妃的车也没有皇帝所用“辂”中的大象,只能用马,马的数量也有严格控制,只能用1匹。

4

风靡贵族和民间的轿子

你可能发现了,清朝这些车啊、舆啊、辇啊,怎么都变成一个个的“小屋子”了,人要是坐进去,肯定就看不到了,前面汉代、唐代的辇啊、舆啊四周没有被围起来呢?

其实,最迟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有封闭空间的交通工具。

该壁画取自敦煌莫高窟第156号窟,描述了抬辇的场景,由画中可知该辇呈“亭状”,8人以肩部抬之。156号洞窟又名张议潮窟,建造于唐咸通年间,是河西十一州节度使张议潮的侄子张淮深为其以功德名所造,为晚唐石窟的代表

我们会发现这座“辇”设计成了亭子的造型,比起唐太宗所乘的“辇”,封闭新增强了不少。

除了莫高窟156号窟这个例子,与之同在156窟中的壁画《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其中的“肩舆”四面设置了以薄纱制作的帷幔,帷幔下垂,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中部的“肩舆”,四周有帷幔,而且你还会发现,这座肩舆虽然是人力所抬,但还有“吃瓜轮”,说明人力舆也可能存在象征新的轮子

到了宋代,这种封闭新的设计更一发不可收拾,这种代步工具被俗称为“轿”。有顶盖,有闭合的轿厢,还开一轿门,两侧还有小窗。从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能发现这种封闭式的所谓“轿子”的代步工具,其形制已经发展成熟。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的轿子

这种封闭式的交通工具既可以依靠人力,又可以依靠畜力。它风靡后世,上到皇室贵族(如上述清帝五辇),下到民间(如成亲的花轿)。

5

8抬大轿?还有16抬的呢

说到人力抬轿,就不得不提轿夫的数量,这是个有趣的话题。我们常说八抬大轿很有排面,但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后期,不是谁都能坐八抬大轿的。以礼制较为完备的清朝为例:八抬大轿并非上限,还有十六抬的呢!

数据来源:《清史稿·舆服志》

【趣味拓展】32抬大轿的真相

明代王世贞、焦竑等与张居正同时代的学者都认为,万历初年权倾天下的首辅张居正曾在坐过32人抬的大轿。但后世有学者认为,这是张居正的“政敌”向其泼脏水,《明史·與服志》明令规定:明代三品以上官员可乘坐轿子,但轿夫不能超过4人。

这就是古代“豪车”的真相啦,和现在的豪车比怎么样?

参考文献:

吴土法.先秦车舆说略[J].浙江社会科学,1997(04):103-106

闫园.释“辇”“舆”及其他[J].艺术百家,2010,26(02):185-188+184

嵇果煌.传统代步工具——轿子的兴衰[J].交通与运输,1995(01):39-40

钟妍.莫高窟壁画中的象舆图像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0(01):52-58

束霞平. 清代皇家仪仗研究[D].苏州大学,2011.

本文作者:瞿十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硕士,

商周考古方向。

END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心与纸

  • 上一篇:杨门女将到底多少位,每一个下场都不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