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靖边丨许江:新城县
更新时间:2022-08-01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文化靖边丨许江:新城县 文/化/靖/边 新城 县 许江 何谓新城县?其实就是靖边县在民间的俗称,至少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部分老年人还有这样的称谓。靖边县为什么要称作新城县?就是因其早期的治所在新城而得之。后来靖边县治所三次迁移,新城县则专指新城这座塞北的古城。 影像提供: 任宏 新城是靖边县域内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地名之一,位于南部的大山深处,距今天的县城张家畔60千米。它依偎在白于山侧,雄踞于芦河岸边,西山东川,地形险要,势如半岛竦峙,形似猛虎饮水,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在冷兵器时代为筑城之佳地,也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有战争的硝烟,有岁月的繁华,也有动人的故事,不同时期书写了不同的历史。 新城古为兀喇城,但规模不大,年久失修。兀喇显然不是汉语词汇,那么是匈奴语还是党项语?是大厦国都统万城的副城还是西夏国洪州的治所?至于在什么时候建城,皆无史料记载,今人难得其详。考究历史,新城这个地方最早应该是少数民族的属地。在西汉、在北宋、在明朝,都是汉民族和西北少数民族互相争夺的拉锯之地,不停地“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兀喇城或兴或废,皆因时因势而异。 摄影:景春飞 北宋宝元元年(1038),党项人李元昊建国称帝(史称西夏),成为北宋西北边防的劲敌,两国战争不断,寨所反复易手。康定元年(1040)正月,西夏举兵攻下金明寨(安塞县沿河湾)后,两军在三川口机战数日,宋军大败,战局吃紧。同年八月,朝廷任命陕西经略副使范仲淹知延州,担负起防御西夏的重任。于是范仲淹带着16岁的长子范纯佑,亲自到包括兀喇城在内的边防前线视察调研,确立了“筑城迫战、移寨攻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经过认真勘测在兀喇城的基础上重修新城,为了更除少数民族的印记,遂将兀喇城也更名为新城,当地人尊称之为范老关。同时还在新城东南修荞麦城,西南筑黄花城,三城形成犄角,互为响应,拒西夏军于边境之外。期间范仲淹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地将领,军纪严明,爱抚兵民,招徕诸羌,发展生产,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这一系列举措深得军民的拥护和爱戴,就连西夏人也为之惮服,相戒曰:“小范老子腹中自有甲兵”。范公离任后,民众修建了“范文正公庙”,春秋祭祀。 蒙古人成吉思汗弯弓色大雕,西夏亡了,南宋也亡了,元朝一统。新城也不再是边防要塞,狼烟暂熄,地方安宁。于是城垣疏于管护,逐渐坍塌,只有乡民居住,蜕变为各族人等交易的市场。范文正公庙也“岁久湮废”,香火渐无。 摄影:王飞龙 明朝建立后,陕北一带又成为边防重地。元朝逃往河套地区的残余部队多有轻骑烧扰,“居常小窃,秋高大举”,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朝廷特别加强了陕北的边防建设。洪武六年(1373),设靖边卫,取绥靖边疆之意,“靖边之名自此始”,但民间仍以新城称之。在新城设靖边卫早榆林设卫(1471)98年,是陕北早期的军事中心。当年又增设靖边道,管辖榆林、绥德、定边、靖边等地区,新城在当时确实是位置显要、十分风光。景泰四年(1453),延绥巡抚陆矩在新城的原址上重新修筑城池,周围长约6500米,墙高7米,有楼铺20座,城内有兵丁近3000人,马骡近千匹,居民超万人。后来人丁日繁,成化初年分巡佥事陈宪于城南又筑一城。成化十年(1474),延绥巡抚余子俊修筑延绥长城(俗称边墙),新城为靖边营驻地,距长城2.5千米,是36座营堡之一。嘉靖二十四年(1545)和三十四年(1555),分别修建新军营和家丁营。自此,四城相连,浑然一体,初具城市规模。 新城规模最大的建设应该是隆庆六年(1572),兵备道张龙池对主城进行修整扩建,占地面积约1500多亩,城设四门,皆有门楼,东名朝晖,南名来薰,西名环胜,北名威远,砖砌门洞,大门铁叶包裹,后又砖砌城垛,为36营堡中建造复杂又坚固的城池。万历初年,可能因城南边沟壑坍塌等原因,在城中偏南处加筑一道城墙,将原城分为南北两半,官衙民居在北城,南城逐渐废为农田。 摄影人:曹婷 靖边首次以军事卫所的形式,出现在新城这块土地上,为“榆宁通衢,鄜延屏蔽,三面凭河,一面枕山,天设之险”。应该说这里不仅是民族之间杀伐争战的地方,也是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经济贸易的场所,更是所辖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的中心。其时新城城内已街巷纵横,商铺林立,善施完善,四通八达,逐渐发展成伦烟辐辏车马骈阗的商业集镇,在陕北闻名遐迩。 摄影:王宇星 靖边也是行政管理机构,早在天顺元年(1457),延绥镇就设置了靖边兵备道,属行政监察建制,辖安定(子长)、保安(志丹)、安塞三县和靖边、定边的12个营堡。负责辖区内的屯田水利、城堡建设、粮秣供给、民事诉讼等事务,形成了行政和军事相互交错的地方管理架构,实现了行政和军事管理的进一步整合。那时各种衙署和龙图书院均在新城这个地方。 龙图书院在城北的山上,隆庆元年(1567),杨锦以户部郎任靖边道时所建,因范仲淹曾驻军于此,故名龙图。万历二十八年(1600),别驾谢国珍等人移书院于山下,仿州邑学宫之制,建大成殿5间,两边厢房10间,仪门3间,东西角门各1间,“先儒诸书多贮之”。三十六年(1608),又扩建明轮堂、乡贤祠、习仪亭、省新所等。“环以周垣、焕然改观”。到了清代,改称靖边所儒学。 摄影人:高亮 新城地处边陲,自西汉、北宋、明代,战事扰攘,地瘠民贫,且所居者多为军户,其子弟多尚武好勇之气,少习文科举之风,故在教育文学方面基本上没有大的建树,鲜有秀才举人,更无文章诗词传世。倒是外籍来靖做官的人有诗文留世,录二首分享。 延绥西路游击周凌(江苏溧阳人)曾作《登靖边城有怀》: 登临绝塞一孤城,极目苍茫万里请。 鸟道斜西通蜀栈,龙堆直北是燕京。 花残日暮风沙暗,柳落秋深鼓角鸣。 倚剑天边归未得,空教人说亚夫营。 康熙七年靖边同知黄元骥(福建晋江人),也留下了一首《登靖边城》: 危楼雉堞晓云平,溪水东流雨后声。 北望旌旗摇玉帐,西连鼓角动金明。 藁砧昔断深闺梦,刁斗空怜远戍兵。 秦月汉关人不见,风沙萧瑟若为请。 读这两首诗,我们也好像登上了新城这座孤城的雉堞,在苍茫萧瑟的风沙中,看见了当年的刀光剑影,听见了昔日的人喊马嘶,一种悲壮苍凉之请油然而生。 有明以来,出于政治需求,长期大力宣传范仲淹抗击西夏的事迹,以鼓舞士气。成化年间,延绥巡抚余子俊视察靖边营,专门到新城的范公庙旧址凭吊,遥想范公当年,目睹边塞烽烟,思绪联翩,欣然题诗: 文武才名重古今,祠瞻荒驿柏森森。 闻风曾破羌贼胆,向日常存忧乐心。 故鼎有烟香篆续,断碑无字雨苔侵。 枝头鸟语春声好,似供人间颂德音。 听说靖边文化馆藏有范老关残碑一通,但是不是余公所说的那通断碑,不敢妄猜。弘治二年(1489),大理右少卿马中锡兼靖边道,称范仲淹“卒成边功,一代奇才”。命令储营将刘锐又在城西南山脚下范公庙旧址上重修庙宇,规模宏伟塑像庄严。马中锡撰写的《重修范文正公庙记》和兵宪徐绍沆的韵文《重修范老关题碣》,也收入志书,流传于今。现在范公庙遗址尚存,小范老子的故事仍然在当地民间传颂着。 影像提供:任宏 新城作为明朝的边防要塞,自然会多有战争。据县志记载,大的战事有两次,一是嘉靖四十年(1561),蒙元残余骑兵入侵靖边,兵临新城,攻城未破,杀掠2000余人而去;二是崇祯末年,李自成起义部队一度曾占据新城,后撤出,城垣无损。历史证明,再坚固的城池,也不抵人心的背向。明王朝还是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在满族骑兵的铁蹄下土崩瓦解,崇祯皇帝以死殉国,让一个叫做大清的新王朝取而代之。 如果说新城在明朝是边防重地,那么到了清朝则成为行政区划。西北的少数民族都融合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长城失去了防御作用,新城的军事建制也变为有名无实。康熙元年(1662)撤靖边道归榆林道管辖,同时设靖边所,行政长官称为同知。三十五年(1696),将屯田按民田一样征收田赋。雍正四年(1726),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军户与民户在户籍上的差别完全取消,建县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九年(1731),撤所建县,仍名靖边县,其县衙及相关机构仍在新城,当地人习惯新地称之为新城县。新城北宋为保安军驻地,明朝设卫和道,清朝置(所)县,后降格为堡不到50年时间。在确定此文标题时,有朋友建议为新城堡,但思之再三,还是以新城县名之。自范仲淹建新城始,到靖边县移治所于镇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宋、元、明、清4个朝代,可谓老矣。 摄影人:王世玺 城老了,传说和故事也就多了,择其二则,以飨读者。其一,草草山的传说。城内有一小土山,此山是远古时神农试种草要的地方,这里的草都是神草,能医人畜百病,白天收割,晚上又会长高,且不分春夏秋冬非常茂盛,城里的军马和其他牲畜不用到城外的山上割草,吃得膘肥体壮。后来被南蛮盗宝僧人知悉,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里偷偷地移走神草,再长出来的草则普普通通了。其二,好汉舌头作祟。新城内的居民勇武好斗,经常寻衅滋事;衙门里的师爷捕快,包揽民间诉讼,每任知县都不能完美离任。有高人指点,皆因城南隔河的舌尖山(也叫好汉舌头)作祟,须毁之。道光年间,第16任知县朱声亨择日命民工在舌尖山深挖,没有挖出什么稀奇的东西,只挖出一根擀面杖粗的芦苇根,拦腰斩断,断处流出一股似鲜血样的浆汁。说也奇怪,此后居民遵约守法,衙役“恶言顿息”,官民关系有所缓和。 摄影人:贾琪琪 同治四年(1865),宁夏饥民董福祥等率众暴动。六年(1867),董与甘肃回军联合,6月进攻新城,用炮将城门炸毁,涌入城内,知县曹德元等人战死,城内官民逃生者甚少。次年正月回军携家眷万余人盘踞城中,烧杀抢掠,城垣、衙署、民房、商铺损毁殆尽、惨不忍睹。八年(1869),新任知县梁以恭奉命移治所于镇靖城,新城遂降为堡级建制,新城县的称谓虽然在民间还流传着,但已经名不符其实了。2021年靖边建县已290年,算来新城为治所历时138年,共有24任知县。后来,靖边县治所又由镇靖(俗称旧城)移往张家畔,故坊间有新城不新,旧城不旧的说法。 摄影人:王瑛 还应该载入史册的是:土地革命时期在新城这座古城内,于1935年5月成立了苏维埃新城县政府(史称西靖边),并召开成立大会,县委书记音云山兼任政府主席。沙坬沟事件后,县委及政府被颠覆,次年9月得到恢复,政府驻地仍在新城周边的村庄。1937年9月新城县并入靖横县,虽然时间短暂,但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摄影人:双建文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城这座古城里发生过多少次兵戎相见;演绎过多少曲悲欢离合;驻扎过多少位英雄儿女,他们的名字和业绩渐渐地被遗忘了,只能在少有的史籍中搜寻到只言片语。现在唯一能看见的就是那座古城遗址,在北风裹挟的黄沙中默默伫立,城中的草草山和隔河相望的舌尖山无声地见证着过往的历史。那个叫靖边或新城的城池不在了,但靖边县之名却保留了下来,而新城县的俗称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20世纪末,笔者在新城的田野里,捡到一块带花纹的瓦当,但不知是宋瓦还是明瓦,只能置之高阁,也算是一种膜拜吧!可喜的是2008年,新城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名录。 民国以后,新城一直为区、乡建制,政府机关驻地设在古城内。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医院、商店、饭馆一应俱全,政府层楼高耸,居民新房相连,每逢集市热闹非常。这里的人们又在TUO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攻坚战中书写着新的故事。 摄影人:郝世英 来源:靖边文联 靖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主办 监制:林泽 策划:赵来来 主编:燕昆山 责任编辑:马金娥 扫 码 关 注 靖边文旅 /抖音·快手 /微博·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