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明史·刘基传》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经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有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不受。后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衣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衣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衣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莫吾辞也。”基曰:“臣不耐繁剧,天下何患无才,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广洋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按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年,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B.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C.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D.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多是对名的解释、补充或延伸。在古代,不论男女,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 江左,即江东。君王坐北朝南,其左边是东,所以江左指的是长江以东一带。

C. 拜,指授予(任命)官职。与文中的“举”“除”“授”等字的用法相同,意义相近。

D. 顿首,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也常用于书简表奏的结尾,表示致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基天资聪慧,博通经史。他酷爱读书,尤其经通天象地理。西蜀人赵天泽评论江东人物时,第一个就推崇刘基,认为他与诸葛孔明一样。

B. 刘基运筹帷幄,足智多谋。他能太祖出谋划策,分忧解愁。他平冤案,止滥杀,释囚徒,劝君买善,深得太祖信任。

C. 刘基生新刚直,不徇私请。他不计个人恩怨,替多次要陷害他的李善长说请,否定太祖想让向来与他交好的杨宪做丞相的建议。

D. 刘基清廉正直,淡泊功名。明太祖对他极为赏识并重用,由高安县县丞连续升职,封为诚意伯。后赐归还乡,隐居山中,只是饮酒下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2)吾之相,诚无逾先生,莫吾辞也。

14. 刘基淡泊功名,请从文章中找到三处依据。

答案

10. B 句意: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图谋向东进发,局势非常紧张,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据守,刘基瞪大眼睛不说话。明太祖召他入内,刘基亢奋地说:“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都应该斩首。” “会陈友谅陷太平”是主谓宾关系,不能断开,故排除AD。“奔”意为“逃跑”,“据”意为“据守”,“奔“据”为连动短语,“钟山”是地名,“奔据钟山”之间不能断开,故排除C。故选B。

11. A 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

12. D “明太祖对他极为赏识并重用,由高安县县丞连续升职”错误 原文是: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故选D。

13. (1)刘基没有答应(太祖的邀请),总制孙炎再次给刘基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肯出山。

(2)我要选的丞相,确实没有人能超越你,你不要推辞(或“拒绝”)我了。

14.太祖用礼物聘请刘基出山,刘基没有答应。太祖采用刘基的计策大败陈际友谅后赏赐刘基,刘基没有接受。太祖希望刘基担任丞相一职,刘基推辞。刘基归隐后,只饮酒下棋,对曾经的功劳从未提及。

参考译文:

刘基,字伯温,是青田人。刘基小的时候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起初对他的父亲说:“你们家祖上就有很高的品德,这个孩子一定会使你们家的门第声名远播的。”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刘基博通经史,对于书没有不阅览的,尤其经通天象地理。西蜀人赵天泽评论江东人物,第一个就推崇刘基,认为他是诸葛孔明一类的人。

等到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礼物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太祖的邀请)。总制孙炎再次给刘基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肯出山,到任后,献上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非常高兴。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图谋向东进发,局势非常紧张,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据守,刘基瞪大眼睛不说话。明太祖召他入内,刘基亢奋地说:“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都应该斩首。”明太祖说:“先生有什么计策?"刘基说:“敌人骄傲。等到他们深入我地,埋伏兵马拦击他们,很容易。”明太祖采用了他的计策,大败陈友谅。明太祖奖赏刘基,刘基推辞不受。后来,他又请求定立法制,来阻止滥杀无辜。明太祖正要对人施刑,刘基问为什么,明太祖把梦中的请景告诉他。刘基说:“这是得到土地和人民的征兆,应该停止刑罚来等待。”过了三天,海宁投降了。太祖高兴,把囚犯全交给刘基放了。不久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起初,明太祖因为某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基说:“李善长是有功勋的老臣,能够协调诸将的关系。”明太祖说:“这人多次要陷害你,你却替他说话?我要让你做丞相。”刘基叩首说:“换丞相就比如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如果捆束小木头做柱子,房子将会倾覆的。”等到李善长被罢免,太祖打算让杨宪做丞相 杨宪一向和刘基交好,刘基却极力说不行,他说:“杨宪有丞相的才能却没有丞相的器量,做宰相的人,处事须心平如水,把义理作为权衡的标准,而自己的好恶不参与其中,杨宪却不是这样。”皇帝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个人大概比杨宪还要偏颇浅薄。”太祖于是说道:“我要选的丞相,确实没有人能超越你,你不要推辞我了。”刘基谢绝说:“我没有那种处理繁杂事务的耐心,皇上不用担心世间没有人才,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后来,杨宪和汪广洋为官方面都很失败。

洪武三年任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任命刘基为开国朗运守正文臣,封爵为诚意伯。第二年赐他告老还乡。刘基铺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朴事如神。到此时回到山林隐居,只是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八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 上一篇:8月2日——历史上的今天都发生了什么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