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陈赓要把妹妹嫁给陈锡联,陈锡联:你能有这么漂亮的妹妹
更新时间:2022-08-02
1927年8月,一艘从香港驶入上海的船舱角落里,坐着一位身穿麻布衣,手持一张皱报纸的“落魄”人士,他借光读报的模样,像极了一个求知若渴的孩童。 不一会,船舱里又跌跌撞撞地走进一个夹着破草席的男子,他卷铺盖伪装自己的姿态,看得这位“报纸”先生双眼发直。 陈赓 只见其不紧不慢地挪到“草席”男士的隔壁,带着故弄玄虚的语气似有似无地说了一句:“这鬼记者的消息可真灵通,周逸群还没上船,报纸就先报道出来了”。 只见,躲在草席下的男子吓得一机灵,为了掩盖自己的慌张,还偷偷地拉了一下席角,但不一会,这位男子就掀开草席,直接冲到“报纸”先生的面前,一边破口大骂,一边击肘拥抱。 这位“报纸”先生不是别人,正是南昌起义期间,担任贺龙第20军团第3师营长的陈赓同志。 他爱开玩笑和爱捉弄人的新格,在红军时期就已经出了名,有时候玩笑开大了还把人惹生气,有时候玩笑开得不过瘾,陈赓同志还会接着寻找“目标”,将玩笑进行到底。 陈锡联 在革命期间,能让陈赓同志将玩笑开到痛快的人并不多,除了那些年长的老军长不愿与之“计较”之外,只有陈锡联同志才能完全跟得上陈赓的节拍... 那么,我军将领无数,陈赓同志为何偏偏“钟意”跟陈锡联开玩笑?二人之间都有过哪些不为人知的趣事?如下奉上。 红军时期论官级,吵闹声中成兄弟 1932年,党中央在鄂豫皖地区建立了地方革命政权机关,陈赓同志正担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的师长。 而陈锡联同志则是红四方面军第10师的一个连长,二者在官级上颇有悬殊。 那时,红军正在四处开展“土地革命”,少不了要在战场上与地主绅豪或地方武装势力“兵戎相见”。 以陈赓同志的职位来看,统领工农红军、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地方政权等工作,已占用了其日常工作绝大部分的时间。 而陈锡联同志身为一个连长,则时刻待在前线,没有“负担”的与敌人决战。 二人同出红四方面军,一个是统领队伍的师长,一个是带兵打仗的连长,时不时地还会在一线战场上碰面。 陈赓和陈锡联 再加上陈赓同志开玩笑不挑人的新格已尽人皆知,因此陈锡联也经常受到陈赓同志的“特殊”关照。 那时,陈赓同志在军中是出了名的“嘻哈”将领,只要战事不忙,在军营里一准能听见他乐此不疲的嬉笑声,和拿别人“开涮”时的“得意”劲儿。 有时候,玩笑开到一半就看见有的同志丧着脸气呼呼地走了,有时候气着气着又把人给气笑了。 唯独陈锡联同志,新格腼腆、为人老实,不管陈赓同志如何拿他“开涮”或是“捉弄”他,他总是一副经过“千锤百炼”的“笑面佛”模样,让陈赓同志越发感到“适应”。 陈锡联 该如何形容陈赓师长与陈锡联连长,二人之间所产生的微妙效应呢?大抵如中国民间流传的一句老话“一拳打在棉花上”那般贴切,再或者说陈锡联就是一个妥妥的“半山崖的观音-老实人”。 也许正是陈锡联这种温和、大度的新格感染了陈赓同志,使其越发喜欢与陈锡联开玩笑,有时候一日不开陈锡联的玩笑,陈赓总觉得生活少了些什么。 久而久之,陈赓同志与陈锡联便跨越了军职,在红军时期成为私交甚好的朋友兼兄弟。 尤其在那段艰难险阻的“反围剿”期间,陈赓同志压抑的心请,也在陈锡联的“照顾”下,得到了痛快的释放。 红军长征 而陈锡联这种“不管生活多苦难,只要师长能愉快”的生活态度,也使其二人共同熬过了那段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赓同志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旅长,同年10月带领部队前往山西阻击日军。 而陈锡联同志则被任命为该师旅第769团团长,与陈赓同志再次成为山西省的抗战“同事”。 1943年8月,这对欢喜“冤家”接受党中央的号召,共同前往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延安中央党校 在阻击日军之时,由于战事紧迫,这两位兄弟并没有过多的时间接触,可当其二人来到党校学习之后,简直成了形影不离的“连体兄弟”。 时隔多年,那个差点在长征途中丧命的陈锡联,依旧是那个面带微笑,新格谦和的“小同志”,而陈赓同志在历经间人出卖逃出牢狱之后,也依旧是那个笑口常开的“嘻哈”将领。 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的那段时间,陈赓同志没少领着陈锡联“干坏事”,比如去老军长家里蹭饭,去MAO主席的住处“闲聊”,或是趁着下课没事干把延安周边都逛了个遍。 陈锡联从不拒绝陈赓同志的要求,只要陈赓同志抬手一指,陈锡联二话不说便直接跟上。 陈赓 一日,陈赓同志又惦记起朱老总,正准备带着陈锡联一块登门造访,结果一推开门,便被院子里的景象惊呆了... 领导门前唱双簧,玩笑之余衣攀亲 原来这两个“家伙”来看朱老总是带着“私心”来的,单从朱老总院子里这棵硕果累累的苹果树便足以看出。 当时,陈赓同志和陈锡联盯着树上的大红苹果馋得直流口水,后来两人心领神会地相互对视一番,心中便有了主意。 “你先去敲门,我随后就到”,陈赓同志说罢,陈锡联便大大方方地走向朱老总的窑洞。 紧接着,陈赓同志又是四处找棍子又是扔石头,将树上的果子打下来好几个,等果子掉在地上的数量令其感到满意之后,陈赓同志这才理了理衣袖,朝朱老总的窑洞走去。 一进门,陈赓就与陈锡联唱起了“双簧”,二人就好像好几年没见过的那般,当着朱老总的面互相“寒暄”起来。 一晌玩笑作罢,朱老总起身送别二人,陈赓与陈锡联来到院子里,又惊呼树下掉了好多苹果,暗示朱老总该做个“表态”。 朱老总 只见朱老总大手一挥道:“掉了你们就捡去吃吧”,一听这话,陈赓同志立马提起了经神,他立马冲到树下,捡起苹果就往怀里踹,陈锡联见状也跟了上去,二人就这样满满的拾了一大兜。 回想下半个小时之前,两个人来的时候两袖清风,并排走的时候差点连门都跨不出去。 这一路上,二人一面啃着苹果,一面抱怨道:“口袋太小,苹果拿少了”。 这时陈锡联又紧跟着说了一句:“下回记得穿个口袋大点的衣服来”。 陈锡联(左) 想来,若不是朱老总对下属宽容,选择看破又不说破,这二人一定以为自己的“双簧”表演得毫无痕迹。 后来陈赓二人自知在朱老总面前“露了馅”,羞得再也不敢登门造访,就连朱老总故意邀请,这哥俩也是一句接一句的:“忙学习”,接连推辞。 经过这番“骗果子”闹剧之后,陈赓越发喜欢陈锡联,时不时地还总是拿婚姻大事“戏耍”一下他。 一日,陈赓与陈锡联说:“要不是你结婚早,对哥哥我又尽心尽力,要不然真想把我那漂亮妹妹嫁给你”。 陈赓 陈锡联听罢直接摇头:“谁不知道你那两个妹子都当妈了,幸亏我结婚结得早,要不然真得打光棍”。 虽然陈赓同志是在开玩笑,也深知陈锡联有妻孩在身边,但不难看出,陈赓是真的很喜欢陈锡联同志,也很想将这个与之合拍的战友变成自家的亲戚,并延续一辈子的友谊。 可命运往往就是喜欢出其不意,有时候一个人拼命想要守护的人楞是守不住,有时候越是无关紧要的玩笑话,却总是音差阳错地变成现实,陈锡联就迎来了生命当中最痛苦的转机。 陈锡联(右) 1948年,陈锡联的妻子因病不幸去世,只留下一个孩子也常年不在身边,陈锡联为此总是闷闷不乐。 眼看着兄弟一年多了还沉浸在丧妻的痛苦之中,陈赓同志于心不忍,直接将妹妹从上海带到武汉,并“闯进”陈锡联的指挥部... 大将衣把妹子嫁,双陈连襟续一生 “陈锡联,看看漂不漂亮?”,陈锡联一脸错愕,回过头就看见一位面若银盘,口若朱砂的女青年。 被陈锡联这么一盯,陈赓同志的妹子瞬间不好意思起来,毕竟人家刚刚投奔解放区,参加革命的时间也不长,平日里除了陈赓同志,也甚少与军中将领接触。 王璇梅 被兄长这么直勾勾地拉过来“相亲”,妹子还是显得有些拘谨,但恰是这份含蓄的羞怯,却让陈锡联破碎了许久的心,又突然变得明亮起来。 陈赓同志见陈锡联目不转睛地盯着妹子,便径直走上前去,悄悄地对陈锡联说:“我妹子,看中了就娶了当老婆!”。 说完这句话,陈锡联瞬间就“不乐意”了,他想起在延安党校学习的那段时间,陈赓同志老是拿嫁妹子“涮”他,他就知道这一次准没安什么好心。 说不定,又请来一位已婚的女同志来“诓”他,按照陈赓同志开玩笑的水平和“级别”来看,这十有八九又是一场“鸿门宴”。 陈赓 只见陈锡联半信半疑地说道:“又来这套,你这一招七八年前都已经被我识破一回了,再说你能有这么漂亮的妹妹?” 陈赓同志见陈锡联不信有些急了,紧跟着回复道:“这真是我妹妹,是王根英的亲妹子王璇梅!” 话到此处,兴许有人不知“王根英”所为何人,其实她曾是陈赓同志的前妻,早在红军时期陈锡联就与之见过面。 1939年,王根英在“反扫荡”的过程中不幸牺牲,留下妹妹和老家亲属无人照料,陈赓同志一直替亡妻肩负重任,即使他已经再婚多年,但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帮衬着王家妹子。 王根英 此刻,抗日战争胜利了,内战也有了转机,王家妹子也到了适婚的年龄,陈赓同志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该将妹子托付给谁才能安心,这才想到了好兄弟陈锡联。 陈锡联恍然大悟,一听是王根英的亲妹子,便大大咧咧地凑上前去再瞧上一番:“还别说,这么一看,的确与王根英同志有几分相像”。 陈赓同志一肘子“击醒”陈锡联,怨冲冲地怼道:“我带妹子是来跟你相亲的,不是让你来看相的”。 陈锡联扑哧一笑,瞬间涨的脸通红,而王家妹子前后未说一句话,被两个兄长这么一闹,也害羞的像个刚成熟的番茄。 陈赓(右) 后来在好哥哥陈赓同志的“辅助”下,王璇梅与陈锡联便开始正式交往, 没过多久,陈赓同志便为王璇梅和陈锡联张罗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从此以后,这对欢喜“冤家”从一对喜欢“互相捉弄”的战友,直接变成了一辈子斩不断地“连襟”。 1955年,陈赓同志被党中央授予大将军衔,陈锡联则被授予上将军衔,二人在延续革命友谊的同时,也在各自的位置上恪守己则,不分昼夜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作贡献。 如果非要问这对“连襟将军”的生平是否有过一些“憾事”,陈赓同志也许无以回答,但陈锡联将军可能会因此少了许多快乐。 陈赓 只因陈赓将军在革命时期过于草劳,不幸患上心绞痛,常年得不到有效医治。 当新中国成立之后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其心病早已入根,无法治愈,于1961年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甚至都没能及时与亲友告别。 而反观陈锡联将军,他一生从容淡定,心态平和,比爱草心的“老大哥”陈赓延寿了30多年。 这30多年他虽然见证了新中国的飞速发展,也过得很充实,但就是无法获得一种“肆无忌惮的快乐感”。 陈锡联 因为那种“快乐”不是高朋满座和子孙绕膝能够带来的,除了陈赓大将,谁也没有那个能力能与他的起点相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