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知识 | 儿童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疾病 |

建设农业强市,聊城有底气!(3)

三产融合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聊城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聊城度假区科信(山东)冷链物流项目,辐色带动周边5000亩蔬菜基地产销进城,成为聊城度假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莘县京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致力于新型设施农业装备制造,带动周边县(市、区)大棚及生产设施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在2月25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推进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议上,聊城明确提出发展“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可催生新兴产业的“农业+”组合,实现“以一产为基础,接二连三”,延展农产品的价值链,持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

乡村善治之路越走越宽

聊城东昌府区闫寺街道隋庄社区为2015年建成的小区,共有8栋275户居民。不同于以往村民“上楼”后小区治理困难重重的局面,现在的隋庄社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

“现在村里有啥脏活累活,大家都抢着干,也不图钱,就是愿意多挣点分。”隋庄村党支部书记孙洪玉介绍,2021年5月,闫寺街道探索构建了“信用+美丽乡村”模式,对群众、党员实施积分量化管理,并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对年度信用积分进行考核,通过“红黄榜”公示机励先进、鞭策后进,实现了群众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大转变。

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东阿县姜楼镇陈店新村围绕“新村融合”,构建了“党建联合体、发展融合体、生活共同体”三位一体格局,有效解决了谁来干、如何领、怎么融的问题;临清市常态化开展“党员夜会”,发动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共同议事,着眼群众关心的路灯安装、修路等身边事,推动解决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聊城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创新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进政府治理、社会参与、村民自治良新互动,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上一篇:吃不胖的“碳水之魂”,凭什么比肉还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