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知识 | 儿童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疾病 |

建设农业强市,聊城有底气!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项目有特SE产业有基础基层有干劲

建设农业强市,聊城有底气!□ 本报记者 胡磊 孙亚飞

2月23日至24日,聊城高规格组织全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活动,旗帜鲜明地树立起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导向。各县(市、区)纷纷亮底牌、展实力,19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让观摩团深深感受到项目有特SE、产业有基础、基层有干劲,更加坚定了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吹响了全面加快建设农业强市“进军号”。

“聊”字号品牌立得住叫得响

在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果蔬加工车间,一条蔬菜速冻生产线已经建设完成,即将投入使用;另一条全自动油炸蔬菜生产线也正准备开工建设。“蔬菜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大伙儿的收入也水涨船高。”耿店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耿遵珠说。

2018年声名鹊起的耿店村,发展大棚蔬菜,延伸产业链条,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村创业。经过五年发展,曾经建有60多个“小土棚”的耿店村,摇身一变成为拥有700多个温室蔬菜大棚的耿店新村,“棚二代”也从不到60人增加到116人。“耿店模式”逐步成为闻名全国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

在此次观摩中,像耿店新村这样立得住、叫得响的“聊”字号品牌还有很多。比如冠县灵芝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实行“工厂化”生产,将灵芝产业链不断拉长,“冠县灵芝”品牌在国内市场越叫越响。而高唐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锦鲤园区),形成了以锦鲤养殖为核心,集科研、电商、交易、比赛、文化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扩大高唐县“中国锦鲤之都”“中国锦鲤第一县”的影响力。

一个典型,一面旗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聊城各县(市、区)充分发挥自身发展特SE、产业优势,以“拼”的经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季季压茬、环环紧扣,持续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特SE典型。

  • 上一篇:吃不胖的“碳水之魂”,凭什么比肉还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