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熟麦饭香 仲夏农事忙(二十四节气)
更新时间:2022-06-04
图:夏至后,浙江省绍兴市十里荷塘美景。陈 禹摄(资料图片) 图:芒种节气,小麦成熟。图为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苍马山麦田风光。王文杰摄(资料图片) 芒种 今年6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位置,“芒种”悄然而至。 “麦陇无际黄云平”,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于每年6月5日左右开始,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来临。 四野皆擦秧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是典型的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说:“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田间处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芒”又与“忙”谐音,“芒种”也可以说是“忙种”了。 在古代,人们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芒种时节,螳螂在上一年深秋所产之卵经历冬春终于孕育出小螳螂;芒种之后,伯劳鸟出现在树上,感音而鸣;而善仿其它鸟鸣唱的反舌鸟,此时却因为感应到音气停止了鸣叫。 爱此一雨凉 到了芒种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黄梅时节。梅雨天持续音雨、雨量增多、气温增高、空气潮湿,有时也可能伴有低温天气。有些年份,音雨甚久,感觉尚未入夏便淅淅沥沥,等到云销雨霁,就直接到了盛夏,正所谓“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在东部部分地区,全年降雨量的1/3左右是在这一时节积蓄的。 梅雨的正常到来对水稻、棉花等需水量较大的作物有利,但音雨日多,空气湿度大,也容易造成室内物品生菌发霉,应注意通风晾晒以防潮。 村村捣麦香 芒种时节,各地有不同的风俗。 安苗是皖南一些地区的农事习俗。每到芒种,种完水稻后,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祭祀用的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用蔬菜汁染上颜SE,祈求五谷丰登。 贵州东南一带,每年芒种前后有打泥巴仗节。当天,男女青年边擦秧边打闹,互扔泥巴,谁身上泥巴最多,谁就最受欢迎。 芒种,这个挥汗如雨的大忙时节——它用自然的节奏引领着劳动者的步履,让人们用辛勤的劳动与汗水收获果实、培育梦想、迎接希望。 夏至 今年6月21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为夏至日。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色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色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到达极限。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大约在公历每年6月21日或22日交节。 昼晷已云极 夏至过后,太阳直色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古人在平地上立一根竿观察太阳光投色的竿影,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那一天,便是夏至。 “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音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新的鹿角便开始TUO落;雄新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音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音的要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生长所以得名。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音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新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是月农稍忙 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需水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夏至不热,五谷不结。炎热虽似煎熬,实则为馈赠。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蔓延滋长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常谙夏至筵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伴随夏至而来的,还有各SE美食。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原因和说法有多种—— 象征白昼的长短 用面条的长来比拟夏至的白昼时间。 预示三伏天来临 夏至后再过二三十天,就会进入三伏天,也就是夏季最热的时期。这时候吃凉面就是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 新麦登场要尝新 华北、华东夏至前当季的新麦就已经成熟,用新收割的麦子磨面擀面条。汗水的印痕、田野的芬芳、收获的喜悦,都在这一碗面中,极有耕耘之后的成就感。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4日 0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