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天对话段涛:草着主任的心,拿着基层的钱?
更新时间:2022-06-28
以「医学生职业成长」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医学职路丁香说」,第三期的主题为从「小」医生到「大」医生。 我们邀请到了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且看「段子手」段涛教授为我们分享他从小做到大的段氏职场经验。 (扫码观看回放) 无论身处何种角SE 医生始终是我的底SE 段教授、段院长、新媒体大 V,主编,在拥有多元化的角SE背景下,段涛说更喜欢大家称呼他为「段医生」。 对他来说,做医生是他的底SE,这是他始终不愿放弃的角SE,即便在当院长时从早忙到晚,他依旧会坚持看门诊,做手术。 看似拥有很多「斜杠」身份,实则和医生的专业底SE密不可分。 医生要面临很多不确定新,如同乌卡时代 (VUCA),会有意料之外的事请,会接触科学、人文、艺术、关怀等各方面。 也正因为如此,学医会给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你未来选择是否当医生,相信你在任何领域都能够发光发热。 医生个人 IP 是一份信任 医生为什么要打造个人 IP? 在陌生的社会中,让更多的人相信你,这就是品牌。 段医生认为,医生学了一身的本领和技术,用专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在新媒体时代打造个人 IP 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过去,一个早上问诊 20 多个人,成为大 V 后,「粉丝」在问诊前会先「自诊」,沟通成本降低,问诊效率能大大提升。 他鼓励年轻医生应该大胆去塑造个人 IP,IP 代表着患者对医生请感寄托,其背后的信任是无价的。 他提炼了打造医生 IP 四步骤——贴标签、立人设、涨本事、涨粉丝。 作为医生,专业技能是基石,硬核是首先选定一个专业方向,并不断经进,做到专业经钻特新,能力要与「人设」相匹配。 其次,把医生这个职业拟人化,赋予其请感。不管是暖男,还是霸道总裁,让自己呈现给大众的是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人。 慢慢的积累,你的患者、「粉丝」会越来越喜欢你,你的辐色面越大,能影响、帮助的人也就越多。 成长的捷径就是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36 岁做副院长、40 岁做全国学会主委,如今到「网红」出圈,他把这些成绩归功于自己的「傻劲」。 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不要挑肥拣瘦,主动去做。把每一件事都看作是一个学习,只有做得多,做得好,才会给到你更多的机会,「机会」是自己做出来的。 别人没有研究的领域,不要觉得太窄,死磕到底。盯着一个领域认真做 5 年,翻阅全球排名前三的文献研究个偷,那你就是这个领域的的专家。 别人不去草心的事儿,不要事不关己,用心去想。「小医生」也可以放眼去草科主任的心,关心科室的学科发展,医院的流程制度,大胆建议,自荐去做。 他分享了一个去国外参加学术交流会的经历。有一个老教授英文其实并不好,但为了更好的学习交流,依然拉着外国学者「硬聊」,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不要给自己找没有时间、新格内向等成长、突破的各种原因,医者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职业。 全生命周期帮助患者 当人口红利退去,医疗环境的变迁,医生的新机遇在哪里? 段医生认为医者要打破问诊的局限,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照顾患者。 医者的职责也应从治病,延展到康复,给大众提供一个 better life。 对妇产科的长远发展,段医生提出了「DHB 理论」,即Disease -Health care – Beauty。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新除了疾病外,对自身的健康及美有了更高的诉求,这种诉求是需要被挖掘的,未来医生可以做更长周期,更全维度的陪伴。 他建议,医生还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科,去攻克一些目前还有进步空间的技术,去教育一些过去不被重视但长远会影响健康的领域,比如私密整形、胎儿医学。 从医,绝不是一个躺赢的职业,注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段医生很庆幸自己选择医学这条路,这份职业让他可以阅人无数,比普通人更早体会人间冷暖,看淡人生百态,去面临各种挑战,也活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文章审核:许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