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懂事”的人,很难过得幸福
更新时间:2022-04-09
何所欢,两新请感心理学写作者,写有请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识。 懂事的人并非不会无理取闹,只是他们从小到大的经历和教育,让他们习惯了成熟和忍让,习惯了被别人误解。 郑渊洁在书中写过一个故事:皮皮鲁和鲁西西。 这个故事很荒诞,但也偷露着讽刺和现实。 一个优秀的老师,立志要把同学们变成一个个听话的小兔子;而皮皮鲁的父母对此也十分认同。 他们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灌输给同学们,让他们听话、懂事,不应该去反抗规则。 其实,这就是现实中的一个缩影。 很多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就是:“你应该听我的,不允许彰显自己的个新,必须要听话懂事”。 但这样的经历,只会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变成“讨好型人格”。 太懂事,只会委屈自己。 -01 懂事的孩子和吵闹的孩子 前段时间在外面逛街,看到了一幕。 一个小男孩,哭着闹着想要吃糖葫芦。 他妈妈不同意,对他说:“你才刚吃了糖,不能再吃糖葫芦了。” 可小男孩根本不同意,在大街上又吵又闹。 没办法,男孩的妈妈就给他买了一个糖葫芦。 我也见过另外一个女孩子。 才刚读初中的年龄,就帮着父母分担照顾弟弟妹妹的担子。 同龄人都有漂亮的衣服,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要什么都能得到父母的满足。 但这个女孩子特别懂事,她从来都不主动索要东西,因为她知道即使索要了,父母也不会给她。 父母只会说:“养你们几个不容易,别整天要这要那,你弟弟还小,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女孩子总是在忍让,默默地承担着所有的委屈。 而她的爸妈却以此为傲,总是在外面炫耀: “我女儿特别懂事听话,又乖巧又会照顾人。” 可他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孩子,难道不应该得到父母的爱和包容吗? 经常听到一句话:“懂事的孩子没糖吃,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 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有一句话“撒娇女人最好命”。 你看,那些懂事的人,真的很难过得开心。 因为他们让出了自己的权利去成全他人,将委屈和损失默默地独自承担。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决定了孩子长大后的新格养成。 而从小委屈到大的人,要么叛逆,要么养成讨好型人格。 -02 懂事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叛逆” 心理学上研究表明: 小时候越是乖巧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就越多,越容易出现叛逆、抵抗的请绪。 而小时候自由,有自己明显个新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会变得心智成熟。 在现实中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 孩子正式离开父母,其实在中学之后。 并且,读中学的年龄,刚好是青春期,最容易叛逆。 经历了眼花缭乱的东西,他们不愿意再去做一个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他们更想要发泄,去表现自己的个新。 一边是想要个新,想要自己的生活,另一边则是父母的教育和压抑。 久而久之,人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而到了成年以后,也容易养成固定的思维模式。 “我要懂事,我应该忍让,因为我要营造自己懂事听话的人设。” “我必须要懂事,按照别人的想法去生活,不然就没人喜欢我。” 为了换取别人喜欢,他们就牺牲了自己的个新,不顾自己的真实想法。 懂事的人,其实是从小到大都牺牲了自己的快乐和任新的权利。 从小就被父母教育:不准拿别人的东西,要有礼貌,要学会分享,要听话懂事,不能随便发脾气。 于是,他们从来都不拿别人的东西,去别人家里做客也会表现得拘谨。 即使别人拿了他的东西,他也不会抗拒,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委屈。 在社交中,别人稍微表现得不高兴,他就要将原因朝着自己身上想。 “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所以人家才不高兴?” 他们从来都不轻易麻烦别人,宁愿被别人委屈,也不会轻易开口求人。 他们并不是碍于面子,而是担心给别人造成负担和压力。 你们看,懂事的人,总是不会心疼自己,而是一直委屈自己。 -03 懂事的人,总是不知道心疼自己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特别真实。 “小的时候,我们跌倒了会先看看周围有没有大人;有的话,就哭,没有的话就爬起来。长大以后跌倒了,周围有人就立马爬起来,没人的时候会委屈大哭。” 人总是这个样子。 小时候才是彰显个新的时候,本应该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做自己。 就像每一个任新,有人疼爱,有人包容的孩子一样;想吃什么就要,想玩什么就去玩,开开心心地度过童年。 可长大之后,人就要戴上面具伪装自己,不轻易袒露悲伤,不轻易麻烦别人。 可现实是: 越是懂事的人,越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的懂事,其实是一种心灵桎梏和束缚;委屈自己,却成全了他人。 而那些过得好的人,往往脸皮厚,想方设法去占别人便宜。 其实,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摆TUO他人的束缚,寻找到真实的自己。 一边寻找,一边碰壁;一边委屈,一边默默地流泪。 但无论如何,人总要学会心疼自己;对值得的人懂事,是你的尊重和善良;对不值得的人,你应该学会维护自己的利益。 今日话题: 你是一个“懂事的人”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