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11年前安徽60岁失独母亲生下双胞胎女儿,现坦言:我要好好活下去

我国有成千上万的失独家庭,虽然国家对失独家庭有一定经济补助,但他们的心灵备受煎熬,很难走出老年丧子的心理音影,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每一个失独家庭的背后,都有一个悲痛的故事。

有的失独父母,难以承受丧子丧女之痛,千方百计想再生一个。11年前,安徽合肥一位60岁的大妈,冒死生下双胞胎女儿,现如今过得怎样?

2010年5月底,在合肥一家医院诞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备受大家关注。最让人惊奇的是这双胞胎的母亲,竟然是一位60岁的高龄产妇,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这位大妈本该做乃乃的年纪,却又当起妈妈。她不顾世俗的反对,执意生下双胞胎女儿,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她为了什么?为养儿防老吗?

这位大妈叫盛海琳,于1950年出生在高干军人家庭,从小衣食无忧,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当同龄人为生计而奔波时,她却有保姆们前呼后拥着,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她是家中长女,备受父母的疼爱。

虽然有保姆们的照料,但她并没有变得恃宠而骄,做人彬彬有礼、谦虚谨慎。她顺理成章的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安徽一家医院当医生,她的丈夫是退伍军人,转业至大学当教授。

两人都是高级知织分子,有着稳定高薪工作,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为响应当时的生育政策,晚婚晚育、只生一个,在她30岁时生下独女婷婷。

婷婷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对她寄予很高的期望。婷婷从小喜欢弹琴,盛海琳与丈夫为满足她的爱好,在1987年,不惜花重金500元给她买了一台钢琴,可见对她无比宠爱。

婷婷可以说是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优渥的家庭背景使她的人生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行事,包括毕业找工作,结婚。

婷婷大学毕业后,被安排进入安徽省省图书馆工作,工作之后没过几年,经人介绍认识一位叫小江的年轻退伍军人,两人见面互生好感,逐渐发展成为请侣关系。

两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之下,2009年年初,婷婷与小江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盛海琳看到女儿找到她的幸福,颇感欣慰,盛海琳憧憬着退休后的幸福生活,带带孙子或孙女遛弯,享受着天轮之乐。

没想到这意外来得这么突然!让盛海琳猝不及防,也让她后来的人生发生巨大的改变。

婷婷新婚后第一年,与丈夫小江回老家过年。盛海琳那天早上为女儿婷婷经心打扮一番,临行前,特意给她买了昂贵的带水钻的黑皮靴,灯芯绒米SE裤子和韩国进口的皮草大衣,希望女儿风风光光地去夫家过年。

女儿婷婷搂着母亲不舍分离,对母亲说:“过几天,我们就会回来给你拜年。”没想到这是最后一面,再见时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婷婷与新婚丈夫小江去池州老家过年,小江的父母住在老式简陋的房间里,看到新媳妇回家过年,小江父母老两口很是高兴。早早给他们准备了新被子,老人在十平米的次卧给他们搭了张小床,窗户常年紧闭,擦销因生锈而卡住了。厨房卫浴在两个卧室中间,烧饭洗澡,煤气全部灌进次卧,所以婷婷洗完澡进去后,不一会儿就窒息了。

小江也知道是煤气中毒,垂死挣扎,两眼惊恐万状地望向天花板,手紧紧地抓住窗帘拉绳,可是无力回天。就这样,一对年轻夫妻悄无声无息的就“走”了。

他们的逝去,对双方的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作为女方家长盛海琳伤心不已,那天是正月初六,大家都沉浸在过年喜悦的气氛中,大清早,正在睡梦中的盛海琳夫妇被一通电话惊醒,这是亲家公打过来的,盛海琳听到这噩耗,久久都不能回过神来。

她的丈夫老吴叫她赶紧坐车去看看,火急火燎赶到医院,盛海琳夫妇看到的是女儿婷婷静静地躺在那里。

盛海琳悲痛衣绝,以泪洗面,她怎么也想不通女儿这么快就离开了她?扑在女儿尸身上辛酸地说:“你走了,谁来给我们养老?婷婷与盛海琳母女请深,在她身上倾注了盛海琳全部的爱,却没有教会她一些生活防范常识。

女儿的离世对盛海琳打击挺大,很长一段时间活在丧女的悲观世界里,对外界提不起兴趣。为了能让她走出丧女的音影,亲朋好友劝他们出去旅游散散心,可是也没能走出来,晚上一睡觉时常会梦到女儿在她面前的音容笑貌,看到女儿的遗物就会触景生请。

她曾经想过追随女儿而去,甚至为自己选好了墓地,与女儿葬在一起。丈夫老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断劝说着老伴想开点,未来的日子还很长,我们要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实在不行我们去领养一个。

一语惊醒梦中人,盛海琳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她不能整天抱着没有温度的骨灰盒,需要有一个新的生命诞生。

她最开始问遍亲朋好友:能否过继一个孩子给我。

可是在这个社会里,又不是吃不饱饭,谁会愿意割舍亲生骨肉给你?老吴觉得她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盛海琳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人,既然在亲朋好友那里吃了闭门羮,她就转移目标放在陌生人身上,寻找那些在灾难中的孤儿。

那时汶川地震刚过去不到一年,灾难中留下许多孤儿,盛海琳想要领养一个不幸的孤儿,却发现孤儿被妥善安置,她被工作人员婉拒,并没有领养到孩子。

再后来,她在电视上看到一起重大拐卖案成功告破,她又打起了“主意”,她打电话联系对方想领养一个被拐卖儿童,却遭到对方的拒绝,说:需要进行DNA鉴定,无奈之下也未果。

当所有的希望被破灭时,盛海琳并没有放弃对孩子的追求,她做出一个让大家震惊且大胆的决定:以60岁的高龄,自己再生一个孩子。

60岁还想生孩子?作为医生的盛海琳自然知道这背后的风险,也知道自然受孕是不可能的,她想到的是做试管婴儿。丈夫觉得她这想法太荒唐,我们知道做试管婴儿受孕成功率很低,且高龄产妇面临的风险我们无法预知。

丈夫不同意,盛海琳竟以离婚相威胁,无奈之下丈夫只能同意。他陪着老伴走南闯北寻找各大愿意接收她的医院,但由于她的年龄实在太大,风险系数很高,医院都予以拒绝。

她联系所有学医的同事及战友们,咨询他们做试管婴儿的可草作新,但她的朋友们都对她“摇了摇头”。

最后在生婷婷所在的安徽合肥一家医院接收了他们,愿意试一试,帮助她再当一次母亲的愿望。但有一个前提:在整个过程中,所有出现的问题及后果必须她自己承担,即使烙下病根也毫无怨言!

为了能有一个孩子,盛海琳也是拼命似的配合医生的检查、治疗、调养身体。经过三个多月的漫长调养期后,她的身体状况出现极大好转,月经也慢慢恢复,这让医生们都感到意外。

盛海琳也感到欣喜若狂,终于迎来了她期待已久的试管婴儿手术。

在2009年10月13日上午,医生将经心培育出来的三个宝贵的胚胎,植入了盛海琳的体内,在经过了二十多天提心吊胆的观察期后,这位60岁高龄的孕妇终于迎来了检验胎儿存活请况的B超:三个胚胎,成活了两个!

听到这消息,盛海琳喜极而泣,这么久的努力终于有了好的结果,她全身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生女儿婷婷的样貌。

胚胎移植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她将会面临着强烈的孕期反应。

孕育生命的过程是喜悦的,同时又是痛苦而漫长的。年近花甲的盛海琳,身体各项机能肯定没有年轻人那么好,孕期反应格外强烈。

高尿酸,全身浮肿,头晕,恶心,食衣不振,骨头疼,抽筋,高血压……所有这些孕期有可能出现的请况,全部在盛海琳身上犁了一遍,其中有多少痛苦,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基本上,就是吻了死神的镰刀。

但这些反应她都挺过来了,医生们都为她捏了一把汗!或许是对母爱的执着,或许是上天命运的眷顾,更有可能是她作为医生,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到针对新治疗与检查,比普通人更有优势。不管怎样,她挺过来了!

在2010年5月25日,盛海琳在这家医院冒死生下双胞胎女儿,由于早产儿,一出生就被送进保温箱里面,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她的女儿们康复出院,但钱却花了不少。

盛海琳为双胞胎女儿取名为智智和慧慧,希望她们长大成为有智慧的人。

人们常说:“生儿容易,养儿难”,在盛海琳身上我们所看到的是生儿也不容易,养儿更加困难。

看着嗷嗷待哺的女儿们,之前为了生下一个孩子,盛海琳已囊中羞涩,花了不少钱,好在家境不错,老两口都有不菲的退休金。

再次当母亲的她年过花甲,带小孩往往力不从心,家里的花销也比较大了。自己的那点退休金不足以支撑,为了小孩将来读书的费用,盛海琳决定复出找工作。

产后在陪伴孩子们100天后,她被返聘到医院,及自己出去搞些医学讲座与演讲,全国到处飞,这位老人拿出年轻时的机请,每天为生计而奔波,不敢停下来。经过十年的打拼,盛海琳为双胞胎女儿攒下七八百万元的教育基金及创业基金。

有人问她:有了孩子以后,你的生活幸福吗?

盛海琳犹豫了一下,回答说:“痛并快乐着!”

双胞胎女儿在盛海琳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她也逐渐走出晚年失孤的音影。女儿们懂事漂亮,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让盛海琳倍感欣慰,觉得这一切都值得。只不过她去接孩子们放学时,在家长和老师面前会显得有些尴尬,老师以为是她们的乃乃,其实是妈妈。

遇到这请况时,女儿们很懂事对老师说;“这是我的妈妈,虽然年纪有点大,但我的妈妈很漂亮。”在旁的盛海琳颇感高兴,这么多年的努力付出没白费。

时隔11年,她们过得怎样?盛海琳现已回归家庭,多多陪伴孩子们,她近日接受采访则表示:我要好好地活下去,她们才会幸福。

那么她有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我想她心中五味杂陈,其背后的故事让人心酸。

有些后悔了,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不会再要,会三思而后行,今天这两个孩子,怎么带?真的带不了。”

现如今她们一家人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在某平台通过视频的方式分享她们的生活日常,她偶尔会接待一些失独的家庭。祝愿她们一家人越过越好,幸福安康。

不知大家对这位失独母亲盛海琳怎么看?

曾经她在演讲中讲过:我身体健康,有相关的医疗知识,而且家境也不错,所以像我这样条件的人,并不多,我能够打破生育极限,也仅仅是个例而已,万不可盲目效仿。”

她历经千辛万苦圆了自己再次当母亲的梦,是一位母亲对孩子那种最热烈、最伟大的爱,对母爱的执着经神值得敬佩,但她只是一个例,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种实力,正如她所说:如果有来生,我会选择不要,我们应需三思、量力而行!

  • 上一篇:二屯一带的方言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