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孩子第10086次说他不想学小提琴了……
更新时间:2022-04-11
“请问一下,我的孩子今年8岁,学习小提琴会不会太晚了?” “只要想学习,家长和孩子都有毅力,多晚都不迟的。” “我孩子原先是学古筝的,最近吵着闹着,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学了。问她要不要学小提琴试试,她说行,我就想着来问问您。” “原来如此......那在这之前呢?” “还学过五子棋、钢琴......” 这是一段发生在我和家长之间真实的对话,当这位妈妈打出最后一段话的时候,似乎也有点迟疑了。 现在想学小提琴,仅仅是因为不想学古筝了;而在古筝之前,还有许多半途而废的“兴趣爱好”。 “不是兴趣爱好,我是希望女儿能有一技之长的,并且能依靠这一技之长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在我说出“兴趣不是三分钟热度后”,这位妈妈如此解释。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请况了,许多家长满心想着让孩子早早地学习一项技能;与此同时,既担心孩子在学的过程中不快乐,又不能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和督促,于是就导致了不断地更换赛道,甚至M失方向。 家长的困境 上面的结论,并不是说问题出在家长。 其实家长挺难的。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在孩子厌倦了小提琴之后,家长不愿让孩子“受苦”,便同意孩子换一个爱好。但事实是,孩子的热度往往只有三分钟,换了一个又一个赛道,还是面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局;同时,孩子们逐渐成长,看到身边的同龄人、或是当时一起学琴的孩子有了成就,难免产生落差。 “为什么当时你不督促我好好学小提琴?”孩子问道。 “因为看你学得太累了,你自己说不想学了。”家长无奈。 “那是因为我只是个孩子!我不懂,你还不懂吗?你不能再坚持一下,督促我学习吗?” 当时的心疼,到后来,却成了被埋怨的理由。在内卷的大环境下,更多家长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经力,究竟是让孩子早点开始努力,还是给孩子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究竟是听孩子的,及时转变方向,还是锲而不舍地督促孩子坚持下去?太难抉择了。 到底怎么做? 还记得以前看过的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刘星妈:「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B着我学呀……」 刘星说完,妈妈顿时语塞。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喜欢的人约你游泳,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坚持。 “艺多不压身”,有才艺傍身,不仅能陶冶请草、提高艺术修养,还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更多的信心。 孩子选了一个兴趣班,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又不想学了,这是很多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那怎么培养孩子坚持的品质呢?陪着她一起坚持,也许是最好的示范,也许是最好的方法。 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如果从小父母就不帮助孩子塑造这样的信念,那长大后,谁还能帮他呢? 所以,当你的孩子第10086次说起不愿意学习小提琴的时候,尝试着再陪伴他一次吧,或许,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