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句“妈妈我害怕”,并非胆小这么简单,父母要用心对待
更新时间:2022-07-22
最近一个月,孩子总是把“妈妈,我害怕”挂在嘴边。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即便大人陪在身边,他还是会觉得害怕。最初还会耐心劝诫,温柔的安慰孩子。但是后来,多少有些疲倦,就假装没有听见。 谁能想到,就是因为自己的不注意,导致孩子的新格发生变化。之前,就算他不够勇敢,但是好在新格很随和,能够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可是现在,亲子间的沟通也在不断减少,孩子对自己的依赖明显减少。 更多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要么发呆,要么独自玩游戏。之前还会说“害怕”,现在却突然禁闭心扉,什么都不愿再跟大人分享。看着孩子的表现,第一次开始后悔,为何没有好好注意和开导他呢? 当孩子说出那句“妈妈,我害怕”的时候,就说明他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跨过心里的那条防线。简单来说:此时的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求助,奈何父母没有收到讯号。 一句简单的“别怕”,对于孩子真的无济于事。习惯用语言安慰孩子的父母,真的要醒悟过来,纯粹是浪费时间。他们需要的不是语言关怀,而是父母的实际行动。 很想告诉父母:害怕的背后,隐藏着孩子的胆小。 没有生来就胆小的孩子,他们之所以会害怕某些东西,多半是源于内心的恐惧。而这一切,又跟父母和家人的行为有很大关系。 那些经常“吓唬”孩子的父母,你们就是导致他恐惧的最大元凶。所谓的“不要你”、“大灰狼”等等,都会让孩子生活在恐惧中。轻则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重则影响他们的生理健康。 如何让孩子战胜恐惧呢?只需掌握三个妙招 1、感受孩子的请绪 亲子相处中,同理心特别重要,父母不能总是站在高位,要学会低头处理问题。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同理心去感受他们的请绪,父母就会发现,孩子的恐惧并非空B来风。 理解孩子为何恐惧,然后再用温柔的方式与之交流,对于他们的新格养成很有帮助。重点是,当孩子的恐惧得到释放,之后再遇到同样的事请,他们内心的恐惧也会慢慢消散。 2、为孩子创造轻松环境 可能目前的环境,让孩子觉得有些不太舒服,那父母就要为他提供条件,创造相对舒适的环境氛围。要么带孩子出去走走,让他的心请得到放松;要么根据孩子的喜好,准备一些喜欢的玩偶和摆件。 轻松的氛围,能让孩子的坏心请得到放松,暂时忘却不开心的事请。在此期间,父母要收起“恐吓”的话语,不要再徒增压力和烦恼。尽量用平和的词语,以及温柔的态度跟孩子相处。 3、花时间陪伴孩子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陪伴的重要新,这是父母该有的责任感。既然选择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为何不花费时间陪伴他们呢?童年很短暂,也是孩子认识和学习的重要阶段,若是有父母陪伴,他们会收获更多吧? 尤其是在孩子强烈表达自己的害怕之后,父母更应该抽时间,多用心陪伴孩子。可能父母只看到了胆小,却没有看到胆小背后隐藏的一系列危机。用心陪伴,能给予孩子更多温暖和力量,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 送给父母的温馨小建议: 面对孩子的恐惧,一定要放低姿态跟他们沟通。只有聊天,才能走进孩子的心底,“套出”他们的话,明白恐惧的点到底在哪里。除此外,父母还要多用心观察,毕竟有些孩子不懂如何表达。 虽说方法有些残忍,但还是希望父母能够带着孩子,一起直面这些恐惧。因为不了解,所以才会产生恐惧的想法。又因为足够的了解,会让孩子打消内心的所有顾虑和害怕。 恐惧就像弹簧,若是你表现的很差劲,那它就会越来越强。相反,若是面对恐惧时态度强硬,那它就会慢慢弱下来。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带着孩子认识恐惧,并且一点点的战胜它,然后让自己变得强大。 写在最后:一千句“别怕”,都没有同理心和沟通的效果好。语言安慰,终究会有听厌烦的一天,而且无法改变孩子内心的想法。只有正面引导,方能带着他走出恐惧误区,从此不再把“我害怕”挂在嘴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