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与俄罗斯为何冲突不断?300多年前就埋下了种子
更新时间:2022-04-16
乌克兰和俄罗斯讲述自己国家的历史时,都会重点介绍一个叫基辅罗斯的国家。据传说,公元9世纪中后期,生活在诺夫哥罗德一带的东斯拉夫人邀请维京人留里克兄弟做自己的王公,于是,维京人在今俄罗斯西北地区建立了国家。后来,留里克的弟弟奥列格向南扩张,迁都基辅,这便是基辅罗斯的由来。 基辅罗斯不断对外扩张,在公元11世纪进入全盛时期,其疆土囊括了今俄罗斯欧洲部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换句话说,基辅罗斯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国家形成方面共同的起源。 11世纪中叶以后,基辅罗斯由盛转衰,分裂为一个个内斗不息的小公国。1240年,来自遥远东方的蒙古人给基辅罗斯带来了致命一击,这年12月7日,蒙古人攻陷基辅,终结了基辅罗斯的历史,而那些幸存下来的小公国纷纷向蒙古人投降,成为金帐汗国的属国。当时,统治乌克兰地区的是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公国,由于这个公国向蒙古人表示臣服,蒙古人赋予了这个公国极大的自治权,随着公国在14世纪中叶由于内乱走向了衰落和分裂,波兰人和立陶宛人在15世纪瓜分了公国的土地。 1385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实行王朝联姻,1569年,两国又实现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联邦,于是,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的边界在联邦内部重新划定,将白俄罗斯地区归于立陶宛,大部分乌克兰的土地归于波兰。 赫梅尔尼茨基发动起义后,十分清楚只凭哥萨克人的力量,是很难战胜波兰人的,于是,赫梅尔尼茨基找来了外援帮自己。赫梅尔尼茨基找到的第一个外援是克里米亚汗国,哥萨克人在克里米亚军队的帮助下屡败波兰人,并引发了整个乌克兰地区的哥萨克人起义。1648年12月,赫梅尔尼茨基举行盛大的仪式进入基辅,向世人宣告了自己想要建立国家的想法,第二年,哥萨克和克里米亚联军在兹博里夫战役中大败波兰军队,迫使波兰人给予哥萨克人自治权,实际承认了哥萨克国的独立地位。可是,克里米亚人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不想真心帮助哥萨克人,1651年,克里米亚人背叛盟友,临阵撤兵,导致哥萨克主力在柏列斯台奇可战役中被波兰人歼灭,这危及了哥萨克国的生存。赫梅尔尼茨基为拯救哥萨克国,不得不重新寻找盟友,于是找到了莫斯科沙皇国。 莫斯科人和哥萨克人同根同源,都是基辅罗斯人的后代。1480年,莫斯科人TUO离蒙古人的统治后,不断吞并周边邻国,使莫斯科沙皇国崛起为一个强国。1654年,赫梅尔尼茨基和莫斯科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条约》,哥萨克人承认莫斯科沙皇国为自己的宗主国,莫斯科沙皇国则要给哥萨克人自治权,为哥萨克国提供军事援助。 从某种意义上讲,《佩列亚斯拉夫条约》是乌克兰和俄罗斯这对兄弟国家被蒙古人拆散200多年的团聚,然而,对莫斯科沙皇来说,帮哥萨克人对抗波兰人不止是国家竞争的需要,也是接管祖先遗产的过程。莫斯科沙皇视哥萨克人为一群新的臣民,而不是自己的兄弟民族,他认为自己为哥萨克人提供一定权利和待遇后就不再负有任何义务了,1656年,莫斯科沙皇在形势大好的请况下,把哥萨克人抛在一边,和波兰人单独媾和,结束了两国的战争,这令赫梅尔尼茨基十分愤怒,也十分失望,又无可奈何。 1657年,赫梅尔尼茨基去世后,哥萨克人陷入内部纷争,此外,哥萨克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时而倒向波兰-立陶宛联邦,又时而重新倒向莫斯科沙皇国,这就加剧了两大强国对乌克兰的争夺。1667年,莫斯科沙皇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签订安德鲁索沃停战协议,把乌克兰沿第聂伯河一分为二,东部归莫斯科沙皇国,西部归波兰-立陶宛联邦。此后,莫斯科沙皇国境内的哥萨克人发动起义,试图统一被割裂的哥萨克国,结果失败。 莫斯科沙皇不断削弱哥萨克人自治的权力,引发了1708年的伊凡·马泽帕起义,时值大北方战争白热化阶段,伊凡·马泽帕和莫斯科沙皇彼得一世的对手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结盟,共战彼得一世,1709年,双方在波尔塔瓦机战,彼得一世大获全胜,让哥萨克人的反抗再次失败,于是,哥萨克国的自治权被大幅度削弱。 1721年,彼得一世取得大北方战争的胜利后,把国名改为“俄罗斯帝国”,于是,莫斯科沙皇国正式变身为沙皇俄国。叶卡捷琳娜女皇上台后,在1775年下令废除哥萨克国,彻底粉碎了哥萨克人建立国家的梦想。此后,叶卡捷琳娜女皇以东乌克兰为前沿阵地,灭掉克里米亚汗国,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土地,最终在1795年占领了乌克兰90%的土地,使俄罗斯成为乌克兰此后190多年历史的主宰,直到乌克兰在1991年独立。 自基辅罗斯灭亡后,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TUO离大家庭,各奔东西。1654年,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签订《佩列亚斯拉夫条约》,可以算是这两个兄弟民族兄弟的团聚,但是乌克兰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与俄罗斯人的民族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鲜明地体现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冲突,当冲突无法化解时,便付诸战争手段,战争是两败俱伤的行为,只会加剧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的隔阂,于是,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再次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