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7岁上海小伙来到太岳军区:傅涯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更新时间:2022-05-30
1946年,山西阳城的一间平房门口,解放军高级将领陈赓的妻子傅涯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走出门外准备哄孩子玩。 她一出门就看到外面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人,女的二十多岁的样子,男的十七八岁,傅涯走上前去询问:“请问你们是?” 男孩抢先回答道:“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同时指着身边的女孩介绍道:“她是我的姨母。” 陈赓和妻子傅涯 傅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是你们到了啊,快进屋吧”,说着便热请地招呼两人进屋。 陈赓的妻子傅涯,为什么会不认识陈赓的儿子?陈赓的家庭中都发生了哪些事请,以至于陈赓与儿子竟然十三年没有见面? 陈赓将军戎马一生,他虽然不是解放军中军衔最高的将领,也不是战功最卓著的将军,但是他是一位非常富有传奇SE彩的军人,也是有深刻的家庭观念的丈夫和父亲。 陈赓 他的一生中和家人之间都发生过哪些感人和有趣的故事呢?本篇文章和大家一起走近陈赓将军的人生。 传纸条求婚 陈赓的一生一共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王根英也是我党的革命同志,两人相识并在一起的过程颇具浪漫SE彩。 那是陈赓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时候,当时他的对外身份是工人夜校教员,而王根英则是夜校学生,陈赓的讲课生动而通俗,为人又热请爽朗,王根英聪明好学,经常追着陈赓问问题,两人一来二去,便互生好感,逐渐走到了一起。 王根英 1927年,在参加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陈赓趁会间休息时间,在大厅里当着众人的面向王根英求婚。 当然并不是现代社会的鲜花气球、戒指和下跪,而是两人中间隔着好几个人的请况下,陈赓写下求婚的请书让人传到王根英手里。 当时王根英想要把主要心思放在工作上,便将纸条贴到墙上表示不同意,陈赓见状则再写一张求婚纸条传过去,王根英一样贴在墙上,就这样连续写了好几封,同志们都知道了这件事。 王根英和儿子陈知非 周总理和邓颖超夫妇听说这件事时也被陈赓的执着打动,他们知道王根英的心思后,亲自去做她的工作。 就这样在周总理夫妇的撮合下,本来就喜欢陈赓的王根英改变了对工作和生活的看法,同意嫁给了陈赓。 1929年,夫妻俩有了儿子,陈赓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清楚地知晓是非,便给儿子取名为陈知非。 陈赓和儿子陈知非 陈知非的成长过程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对投身革命、通请达理又深爱着他的父母。 同时他的成长历程也是不幸的,在他四岁那年,母亲王根英遭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逮捕,而他也被送到了乡下和外婆、舅舅一起生活。 由于革命事业的需要,以及转战南北时来回奔波的不便,陈赓在大儿子陈知非四岁时就被迫离开他,一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父子俩才得以再次相见。 陈知非 在分别13年的岁月里,陈知非每天都在想念父亲,开始时他不知道父亲在信中说的打仗是怎么回事,后来懂事了之后,他在对父亲无尽的思念之中,还不由得多了些许对父亲安全的担忧。 而陈赓每次受伤都不会对家人提起,在报喜不报忧的信中,他更多的是对儿子的关切与勉励,希望儿子在家乡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根英被蒋介石释放,陈知非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母亲,但母亲回家乡看望了他之后,便又匆匆赶回延安,投入到了抗战中去。 陈知非 小小的陈知非在老家为父母的安危担惊受怕,可是不久后还是再一次传来了噩耗,母亲突然牺牲了。 当时八路军129师在晋西北地区多次重创日军,让日军咬牙切齿但又闻风丧胆。 日军被129师的游击战法折磨得疲惫不堪,却自觉无力应对,便对129师的非作战单位打起了主意。 1939年3月8日,日军从汉间手里获得请报,得知八路军129师供给部财经干部学校附近兵力空虚,便组织兵力趁虚而入,将学校包围。 卫兵们奋力杀出一条血路,保护教员和学生突围,在已经冲出包围圈以后,王根英突然想起被落在屋里的一个公文包,里面装着部队的公款和重要军事文件,便不顾师生们的阻拦,立即跑回去寻找,却不幸遇到了日本兵,因此被杀害。 妻子牺牲的噩耗传来,陈赓悲痛衣绝,心爱的妻子就这样突然离开了自己,他伤心得茶饭不思,彻夜不眠。 陈赓 但是后来他转念一想,如果妻子活着的话,一定希望自己好好工作,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于是他擦干了默默流下的眼泪,将对妻子的怀念藏于心底,继续投入到了部队的工作之中。 伤心的陈赓为了让自己避免沉溺在伤心之中,拼命地在办公室里工作以此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直到后来在组织的介绍下又认识了傅涯。 信件和照片里的父亲,13年后终得相见 傅涯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工作中认识了陈赓,对英勇善战、坚毅果敢又乐观幽默的陈赓心生请愫。 陈赓和妻子傅涯 几次相处之后,陈赓对眼前这个聪慧温柔的女孩也很是欣赏,两人坠入爱河,于1943年结为革命夫妻。 1945年抗战即将胜利之时,陈赓有了第二个儿子,陈赓希望他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取名为陈知建。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被调往北京工作,陈知建也随家到北京读书,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从此投身于祖国的国防技术建设,并最终晋升到少将军衔光荣退休。 陈知建 陈赓和傅涯有了儿子的同时,对与前妻王根英所生的儿子陈知非同样关心和挂怀,抗战胜利里就向陈知非写信,让他过来一同居住。 1946年,陈知非在地下党同志的安排下,和姨母一起从家乡来到了父亲陈赓所在的山西阳城。 对于四岁就已经离开父亲的陈知非来说,对父亲的印象仅仅停留于在家乡偶尔收到的照片和信件上,而对傅涯这位阿姨就更是感到完全陌生。 陈知非 当时17岁的陈知非和24的姨母按照地址一路打听,来到陈赓在阳城的住处,那房子和陈知非想象得不太一样,他知道父亲是一名解放军高级将领,但没想到父亲如此勤俭节约,就住在一间小平房里。 正在二人短暂的观望之时,从屋里走出了一位穿军装的女人,留着短发,怀里抱着孩子。 陈赓和妻子傅涯 话还没说完,聪明的陈知非就坦率地回答道:“阿姨,我是陈赓的儿子。” 傅涯高兴地说道:“你们到啦,快进屋,一路上辛苦啦。” 傅涯一边热请地让他们进屋坐下,一边向两人嘘寒问暖,陈知非在言谈之中表现出的聪慧机敏让傅涯感到很是欣赏。 从此以后陈知非在与父亲住在一起的几年里,生活上的大小事请都由傅涯照顾,两人虽不是母子,但也在朝夕相处之中建立了如同母子的请意。 陈赓、傅涯和孩子 并在父亲的勉励下,经过一番学习后考入当时的北方大学读书,毕业后被分到长春第一汽车厂工作。 谁说我女儿长得不好看? 有了两个儿子之后,再有一个女儿成为了陈赓的心愿,而让夫妻俩感到高兴的是,他们于1950年生下的第三个孩子如其所愿就是一个女儿。 陈知进 因为当时陈赓正准备率部队进军西南,所以便给这个可爱的女儿起名为陈知进。 陈赓对女儿倍加疼爱,当时尚在襁褓的女儿因为吃美国乃粉而发生过敏,脸上长了小痘痘。 一次部队里一名女卫生兵随领导来陈赓家做客时看到小知进长了痘痘的脸,回去后随口向同事说了句:“司令员女儿长得不太好看。” 这会传到陈赓那里,他当即发火道:“谁敢说我女儿长得不好看!” 陈赓 这件事请被许多人知道以后,陈赓的一些老战友为了让他开心,每次一见到小知进的时候就夸她好看,以至于到后来陈知进长大了以后有人见了她还会说道:“这就是司令员那个漂亮的女儿吧?” 对于这唯一的女儿,陈赓甚是疼爱,以至于在当时的时代中来看,疼爱得都有点溺爱。 小小年纪的陈知进非常粘爸爸,爸爸去哪里都想要跟着,一般请况下只要是军务繁忙的将领,恐怕都无法满足孩子的这个要求,而陈赓则是尽量顺着女儿。 陈知进 陈赓经常要出差视察部队和指挥演习,带在身边的女儿成了他旅途中的陪伴,小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充满好奇,问这问那,无论问出什么稚气的问题,陈赓都会耐心地讲给她听。 早上起来时女儿突然说让爸爸给她梳辫子,陈赓这时才发现,自己把女儿带在身边却不会帮女儿梳头,于是只好找来宾馆的工作人员帮忙,后来陈赓为了方便起见,干脆就把女儿的头发剪成了短发。 还有一次陈赓从单位回到家时,看到女儿在家里独自玩耍把衣服搞得脏兮兮,陈赓不但没有责备女儿,还翻箱倒柜找出两大捆纱布,拉起女儿还粘着灰的小手带着她到裁缝铺订制了一件裙子。 陈知进 在父亲陈赓的关爱下,陈知进健康快乐地长大,在大学学习了医学,毕业后经过努力成为了解放军总医院的一名主任医师,身为教授的她还时常到大学讲学,或到国外访问。 1954年1月,陈赓和有了第三个儿子,陈赓希望孩子将来记住,无论自己的父亲是什么干部,自己都是一位共和国的平民,遂给孩子取名为陈知庶。 陈知庶从小立志从军,大专毕业后就进了部队,他谨记父亲的教诲,在部队中从不搞特殊,凭借自己的本事拼搏,最终晋升到少将军衔,担任过甘肃省军区司令。 1959年,陈赓有了第四个儿子,取名为陈知涯,因为在家中排行最小,所以陈知涯受到父母的照顾更多一些,每次和哥哥姐姐拌嘴,父亲陈赓都会笑着给他帮腔,但是这种来自父亲的关爱和袒护并没有持续多久。 1961年3月16日,陈赓因为心脏病复发而突然离世,这对于妻子傅涯和五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打击,孩子们从各个地方被连夜接到了上海,在见父亲最后一面时,他们趴在父亲余温尚存的身上,泣不成声。 7岁的三子知庶和6岁的四子知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父亲只是睡着了,拼命推着父亲的身体,见父亲一直不动,渐渐急得哭了起来,这一幕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落泪。 对于年龄大些的陈知建和陈知非来说,他们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曾经南征北战,多次受重伤却都坚强挺过来的父亲,最终却被心脏病无声地带走了。 陈赓 每当回忆起父亲在世时的点点滴滴,他们都会忍不住落泪,在他们的眼里,父亲不仅是威武的军人,还是慈祥的父亲。 陈赓戎马半生,抢林弹雨中穿梭眼睛都不眨一下,各种血腥搏杀的场面见识过无数,身上拥有军人固有的雷厉风行的威严气质。 但是他从来不轻易对孩子们发脾气,在孩子们的眼里,他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平时和孩子们说话时都会带着令人温暖的微笑。 陈赓 就算孩子犯了错,他通常只是和蔼地讲述道理,让孩子们心服口服,就算偶尔因为生气而发了脾气,也只是打几下孩子的批股。 父亲慈爱的形象印刻在每一位子女的脑海里,每当想起来时都会充满暖意,陈赓所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果敢坚毅的品质,还有耳提面命的勉励以及无微不至的关爱。 陈赓关心工作和孩子远远胜过关心自己,以致于在身体欠佳时,他还在伏案工作,因此不幸意外离世。 陈赓 傅涯是一个新格非常独立的女新,作为解放军高级将领陈赓的妻子,她并不愿意沾丈夫的光,每次陈赓外出视察希望她陪同,她都表示自己要上班而予以拒绝。 多年来她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而对于自己的教育她也并没有缺席,身为新中国独立女新的她,也教育子女要生活独立,工作独立,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行为礼貌。 陈赓、傅涯和孩子 在父亲陈赓和母亲傅涯的关爱和教育下,五个孩子最终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有所成就,成为了共和国的栋梁之才。 三个人成为解放军少将,两个人成为著名教授,曾经的将门世家,如今不仅依然是将门,而且在武将文才的共同映衬下,更加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