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死后明神宗为何想鞭尸?他也有腐败的一面,甚至与太后有染
更新时间:2022-07-06
在明朝历史上,内阁首辅张居正算是辅佐了三代君王,并且在他的改革下,万历朝出现了短暂的中兴之势,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张居正改革”。 不过人总是会有缺点的,张居正也不例外,虽然在许多史料中记载张居正是一个清正廉洁的治国之才,但同样也有记载他贪权贪财,生活奢靡无度,最终死于美SE。 在张居正死后,明神宗曾下令抄家,将他的家属全都流放,甚至还想打开棺材鞭尸。 那么名留青史的张居正在执政期间到底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背上贪官之名?明神宗又为何这么恨他? 治国之才 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二十四日,在荆州府江陵县中的一个秀才家,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没错这个孩子就是将来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据说在张居正出生前一天,他的祖父曾梦到一轮圆月映色在水中,随后一只白龟缓缓的浮出了水面。 结果第二天,张居正就出生了,他的祖父认为昨晚的梦是个好兆头,那只白龟对应的就是张居正,所以给他取了个Ru名叫“白圭”希望他能光宗耀祖。 对于这种神乎其神的传说,一般都是这些掌权者自己添加上去的,为了给自己增加一些传奇SE彩。 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时家门口有两条龙盘旋,这在历史中很常见,基本上那些创造了丰功伟绩的君王都会给自己加上这么一段故事。 不过张居正确实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他不仅聪明伶俐,还刻苦读书,小小年纪就成了荆州府百姓口中的神童了。 不仅如此,在他的仕途上也一直有贵人相助,十二岁时,张居正参加了童试,十六岁就通过了乡试,成为了一名少年举人,二十三岁时又考中了进士,并且被录用为庶吉士。 这一路上,从地方官员到省级官员都对他寄予厚望,在张居正十三岁时就曾考过乡试,不过因为湖广巡抚顾麟的阻挠而落榜。 原因是顾麟认为张居正需要好好磨砺一下心新,沉淀几年,若是一路上畅通无阻,怕他太过骄傲。 考中进士的张居正运气也极好,入选了庶吉士,也就是专门用来培养内阁辅臣的短期职位,所以会有内阁大臣来教导他们,而他们在宫中所要做的就是替皇帝起草诏书,讲解经籍。 不得不说,张居正的成功离不开徐阶的指导,当时教导他的内阁学士就是徐阶,在他的引导下,张居正一心钻研如何治理国家,最终才能辅佐明神宗开创“万历新政”。 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徐阶的推荐下,张居正成为了裕王朱载坖的侍讲侍读,并且在两年后明世宗去世时,与徐阶起草了遗诏,停止了明世宗修建道观,大兴土木等活动,并且将那些含冤入狱的官员恢复了官职。 在当时的朝堂上大臣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内阁首辅严嵩为首的拥景派,一派是以徐阶为首的拥裕派,分别拥立的是景王朱载圳和裕王朱载坖。由于明世宗一直没有立太子,所以两派为此争斗不休。 而此时有着“拥立之功”的张居正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成为了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他的老师徐阶也在严嵩倒台后当上了内阁首辅。 不过在隆庆二年(1568年),徐阶就因年迈离世了,他的老对手高拱也得以重回内阁,兼管吏部,掌控内阁大权。 隆庆四年,鞑靼首领俺答汗率军进攻大同,企图称帝,不过在张居正和高拱等人的筹划下,鞑靼退兵了,双方并未交战,而且鞑靼首领俺答还主动要求封贡、互市,这一次和议被称为“隆庆和议”。 在解决外患时,张居正可以和高拱联手,但此时问题已经解决了,高拱自然就成了张居正的首要目标。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因为纵衣过度而死,在死前他将年仅十岁的明神宗托付给了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人。 此时先帝驾崩,皇帝年幼,内阁大臣们自然就会进行争斗,不过张居正很聪明,他从不主动加入纷争。 最先争斗的便是高拱与司礼监太监冯保,原本在明穆宗的遗旨中写的是,由三位内阁辅臣与司礼监辅佐皇帝,而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猛冲是高拱亲手推上去的,所以就相当于他掌控了大权。 但冯保却趁着先帝驾崩的皇权真空期又发布了一道遗旨,将猛冲免职了,自己坐上了掌印太监之职。 而冯保与高拱之间的关系本就十分恶劣,如今可以说是新账旧账一起算,争得你死我活。 如果这场争斗没人擦手那大概率会是高拱赢,但冯保却和张居正有着不浅的私交,在他们的一番商议后给高拱挖了一个大坑。 这个坑就是高拱曾说过的一句话,在明穆宗驾崩时,高拱曾泪流满脸的说过:“十岁太子如何治理天下”。 被张居正修改一番后就变成了“高公讲,十岁小孩哪能决事当皇帝”,当冯保把这句话告诉明神宗时,明神宗大怒,当即便将高拱免职,由张居正继任首辅之职。 巧合的是,三位内阁辅臣中的高仪在得知高拱被免职的消息后竟然吐血了,三日后便离开了人世。 所以此时三位内阁辅臣就剩下了张居正一人,手握大权的他终于可以一展心中的抱负了,明神宗也对他尊礼有加,称呼他为先生。 对于张居正的提议,明神宗都全力支持,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后,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扭转了前面两朝所造成的颓势,让明朝呈现出了中兴之势,所以在政治方面,张居正确实称得上是治国之才。 在万历十年(1582年),兼任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的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堕落腐败 根据王世贞所著作的《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中记载,他的死因是因为服用壮阳要,年迈的身体难以承受,之后又服用了寒新的要剂,因此病发身亡。 从这一点就牵扯出一个问题,张居正在政治上的功绩不可否认,当一个人到达了权力的巅峰,就很容易堕落。 而当张居正当时内阁首辅时,明神宗不过才十岁,正如高拱说的那样,“十岁的孩子如何治理天下”。所以在当时内阁辅臣只剩下了张居正一人,他独揽了大权,年幼的明神宗也只能依靠张居正来维持国家的运转,所以只能全力支持他。 此时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个人,那就是司礼监张印太监冯保,因为在高拱倒台之后,明神宗就将内廷的事务交给了冯保,外面的政事都交给了张居正,因此张冯二人等于掌控了整个王朝。 而冯保是一个贪财的人,广收贿赂,就连张居正都给他送过不少宝物,甚至还花费巨资给自己修建了祠堂。 如此看来,张居正贪污之事是坐实的,同时他还是一个美食家,对于吃这方面特别讲究,因此厨师们需要换着花样的给他做美食,但也总有技穷的一天,那怎么办? 从食材上想办法,因此张居正独创了一道菜,叫做“机舌羹”,顾名思义就是用机的舌头煮出来的汤,虽然不是什么龙肝凤髓,但煮这么一碗汤需要杀多少只机?这样的吃法未免有些太过奢侈了。 另外一点就是好SE,单单是有名有份的妻妾就有七位,而兵部尚书谭纶还曾把房中术传授给了他,抗倭名将戚继光还曾送了一位号称“千金姬”的美女给他,可见张居正好SE之名人尽皆知。 所以张居正最终死在了美SE上也不难理解,毕竟历史上有不少的皇帝也是如此,就比如明穆宗。 明神宗的报复 但是在张居正死后,明神宗就下令抄了张居正的家,还将他的家属都流放了,并且将之前赐给他的玺书、诰命都收了回来,甚至还想开棺鞭尸。那么明神宗为何会这么恨张居正呢? 如之前所说,支持张居正只是无奈之举,明神宗年幼还无法处理国事,所以只能依靠张居正。 明神宗在隆庆朝的第二年就被立为了太子,所以他从小就需要接受教育,将来才能治理国家。他的母亲李太后原本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宫女,因为母凭子贵的原因成为了贵妃,因此他的母亲对他十分严厉,但凡在学习上有半点懈怠都会将明神宗召到身前长跪。 在张居正当上内阁首辅后,对于这个小皇帝也十分严厉,李太后也十分信任张居正,对他言听计从。 张居正每天都会给明神宗留下大量的作业,如果所教授的典籍明神宗没有背熟或是领会,便会狠狠的斥责。 所以这也是明神宗怀恨在心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功高震主,这是皇帝最不能忍受的,所以即便是张居正不死,明神宗在成长起来后也会想方设法的扳倒他。 与太后有染 在《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中就有一段关于张居正的记载“黑心宰相卧龙床”,这本书虽然记载的都是对联,但实际上都是根据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年代背景,所编撰的。而这句“黑心宰相卧龙床”指的就是张居正与李太后的传言。 据说在张居正考中进士时,有一位名叫艾自修的考生落榜了,意气风发的张居正遇到他时,随口便作出了一句上联“艾自修,自修没自修,白面书生背虎榜”。 这句上联仅仅只是为了开个玩笑,但却让艾自修觉得受到了侮辱,从此便对张居正怀恨在心。 不过之后张居正在仕途上平步青云,还得到了皇帝的宠信,当上了内阁首辅,艾自修也无可奈何。 在万历二十八年,艾自修也考中了进士,之后还被任命为湖南辰州知府。即便是当上了知府他也无法与张居正扳手腕啊,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艾自修成功的报复了张居正。 一天,艾自修上完早朝后顺路去张居正的府中拜访他,在途经花园时看到了张居正,等他走近准备打招呼时,张居正却不见了。 只见地上有一块没有盖严实的石板,石板下压着张居正的袍角,艾自修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抽出随身携带的宝剑割下了袍角,然后迅速的离开了现场。 不久后,艾自修寻找了机会前往那块石板下一探究竟,却意外的发现,这个地道居然通向太后的寝宫,由此他断定张居正与太后有染。 随即便对出了那句藏在他心里二十多年的对联,“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 之后艾自修就将这句下联写了下来,并且将那块割下来的袍角一同交给了明神宗。 明神宗在看后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或许他也曾察觉张居正与太后有染,但却一直不敢确定,在确认了张居正袍角有缝补的痕迹后,明神宗十分愤怒,但他并未表现出来。 因为此时他还需要张居正来管理国家,所以在张居正死后,明神宗抄他的家,流放其家人,甚至想鞭尸也说得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