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文天祥上书理宗皇帝,请求斩杀间臣董宋臣,皇帝怒了!

文天祥秉着“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经神,踏上仕途。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宁肯不要官,不要命,也要上书皇帝,谏阻动摇民心的妄举,表现了非凡的气魄和胆识。

宝祐六年(1258)年8月,文天祥的孝服已除,有人劝他上书宰相求官,但他毫不介意地说:“着什么急呢!”吉州知州要替他向朝廷提出申请,他也婉言谢绝了。

文天祥不热心出来做官,是因为这两年他对朝廷内部有了深刻的认识。理宗虽然欣赏文天祥的“御试策”,但两年来,对其中的建议并未见实行。此时的朝廷仍是坏人当道,好人受排挤,朝政进一步败坏了。文天祥又怎么肯向那些小人低眉折腰去求官呢!

当时,理宗在朝廷中重用的是董宋臣和丁大全两人。董宋臣是理宗的内侍宦官,最善于讨好献媚。为了供理宗享乐,他不惜花费重金在宫中修造芙蓉阁、香兰亭,招进舞女倡优,因而很受宠爱。丁大全则靠巴结董宋臣爬上去,当上了参政知事右丞相兼枢密使。他大权独揽,不顾国家安危,为图私利,干尽了坏事。人称丁大全有四罪:绝言路、坏人才、竭民力、误边防。

开庆元年(1259)正月,文天祥的弟弟文璧要赴京城临安应试,于是文天祥就陪他走水路,取道长江,一起来到临安。5月,文璧殿试中了进士,文天祥也由朝廷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3年前,文天祥中进士后因父丧没有行门谢礼,因而这次要补行之后才能赴任,就这样又拖延了一些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国家形势紧急起来。

一年前,蒙古军就开始南进了,他们兵分3路,从不同方向推进,准备时机成熟后,给南宋以毁灭新打击。而丁大全为了粉饰太平,既不如实向理宗皇帝报告军请,也不积极准备御敌。等到理宗突然发现蒙古军要渡长江攻打鄂州(今武昌)时,一下子慌了手脚。

胆小如鼠的宦官董宋臣,极力劝理宗皇帝迁都四明(今宁波),以避开蒙军的进攻。他振振有词地说:“四明靠海,如果蒙军B近,可以乘海船逃走。当年金兀术渡江时,宋高宗就是由临安到四明,乘海船才保住新命的。”

董宋臣的迁都主张一提出,虽也有人反对,但没有一个人敢直接出面斥责他。朝廷中笼罩着失败、逃跑的气氛,南宋处于极端危急的境地。迁都消息一传出,临安城里顿时闹得风声鹤唳(li),达官贵人都收拾行装,准备逃往别处,一般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此时,文天祥已被封了官,门谢也结束了,完全可以立即离京城上任,然而他闻听此请,便决定暂时不去上任,在这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他不能不站出来讲话了。

11月里的一天,文天祥写了给理宗皇帝的奏疏,阻止迁都,请斩董宋臣,以坚定抗战意志。此时他没有上任做官,只好署名“敕赐进士及第臣文天祥”。真正有权力的人所说不出来的话,这位年轻的政治家说出来了,这就是著名的《乙未上皇帝书》(开庆元年即乙未年)。

这是继3年前他殿试所写《御试策一道》之后,又一篇阐述他奋斗和改革思想的卓越著作。这篇奏疏,揭露董宋臣的罪恶,指出迁都之议,是小人误国的主张。文章说:“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也就是说:皇帝只有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责任,而绝没有逃跑的权利。

文天祥在文章中指出,如果不把恶贯满盈的董宋臣处斩,那么举国的怨怒无法消除,朝廷的政令不得施行,贤才不能直言,敌人气焰不能打下去,国家的祸患也就不能平息。他希望理宗能从处斩董宋臣开始,革新政治,机励人心,以挽救宋朝于危亡之中。文天祥深知,写这样的奏疏是要冒危险的,如果惹怒了皇帝,有可能被杀头。即使皇帝能宽免他,得罪了董宋臣,也会引来横祸。然而为了国家,他不能袖手旁观,他想自己冒死进言,皇上或能纳谏,则为国家之幸,倘遇不测,为了国家利益也值得。

在奏疏中,文天祥还提出了自己的4条建议:一是“简文法以立事”,即实行战时体制,皇帝每日与有关大臣直接商议军国之事,以减少文牍(dú文件)来往;二是“仿方镇以建守”,那建立方镇,辖若干州,选用有名望又善用兵的重臣分地而守,加强地方力量,以抵御蒙古军进攻;三是“就团结以抽兵”,即每 20 家抽一人当兵,这样可增加 10万兵力,加以草练,便可杀敌;四是“破资格以用人”,即大胆选拔和任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些建议,具有改革意义,却触犯了皇帝老祖宗的专制之法,理宗当然不能采纳。文天祥的奏疏呈了上去,许多老臣也担心朝廷一动,将士不安心,盗贼也将随之而起,加上理宗皇后谢氏极力反对,于是迁都之议被取消了。

至于处斩董宋臣,理宗自然没有决心。文天祥的奏疏送上去以后,没有得到回答,理宗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这是因为皇帝根本就不想进行政治和军事的改革,他虽然对文天祥也很恼火,但在前线告急时如果处罚像文天祥这样敢讲真话的人,也怕引起人们的非议,而采取不理睬的方法,则是稳妥的。文天祥看到自己的建议得不到重视,朝廷内的请况愈来愈糟,改革愿望无法实现,所以也就不想再去做官,请求免官返回家乡。

这个时期,因为蒙古宪宗蒙哥死去,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又一次发生了权力之争,打起了5年内战,所以忽必烈从鄂州北撤后,没有力量再对南宋用兵,南宋暂时得到了苟安。

  • 上一篇:三国名将—魏延历史小知识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