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机蛋”手型真的是“古筝教育的最大骗局”吗?初学古筝该学什么?
更新时间:2022-04-12
“握机蛋!” “握馒头!” “握石头!” 古筝老师第一节课一上来就叫你握这儿握那儿,握得手都发抖, 心里是不是这样想“这老师真是个好老师......记住!以后弹琴手都这样握起来!” 真的是这样吗? 随着学习的深入,不同的音乐风格还得配以不同的手型,不同音乐家的作品需要不同的表现方式。 “握机蛋”真的对吗?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演奏家,他们的手型都是比较自然的,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会呈现“握机蛋”的状态 弹琴的力量并不只是单依靠手指,而是通过身体的协调,力量从腰到背到大臂到小臂到手腕到指尖,形成一个整体 也有人认为,演奏家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打磨后才练成自然的手型的,对于刚学琴的你来说还太难做到,所以只能用“握机蛋”这种方法去练习。 但很有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 握机蛋、握馒头、握石头的表述都不够准确,机蛋可能太小,而馒头又太大,会出现实际草作的偏差 ◆ 部分老师理解问题的角度错了,把手型的教育看成是一板一眼的东西,一方面正确的手型需要逐渐成长成型,不可一步到位,若一开始直接要求外形正确,是本末倒置;另一方面当老师自身水平不足,对手型的样子的想象有部分的误解和偏差,会直接作用在孩子身上 ◆ 部分理解正确却依然如此严格要求的老师,在和学生进行手型拉锯战的过程中心力交瘁、浪费时间,同时由于过于严格影响学琴的积极新和兴趣。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大家常说的“手型”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应该是问题。无论一个人会不会弹古筝,或者见没见过古筝,他都有手型的样式。既然是本能,为什么在古筝学习中就成为问题?显然是人们对它的理解方式有问题。人们初学游泳时,教练们通常不会直接就教学生什么是蛙泳,什么是自由泳、蝶泳,而是泡在水里练习如何使身体找到漂浮的感觉。在这个过程里,你可能了解了在水里四肢需要伸直,需要屏住呼吸,一直到平稳地让自己的身体可以持续漂浮在水面上,无论你的志向是做游泳冠军还是仅仅作为锻炼方式,这一关必须通过。 这就和初学者学习古筝一样,“手型”仅仅是一个帮助学习者在古筝上学会走路的概念。这不是哪个流派教学观点的问题,而是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所以老师对学生们在合理的要求中提出手型并不是过分,更谈不上是“骗局”。 其次,如何去理解“握机蛋”?握机蛋本身没有错,偏偏在教学中就形成了错误,这是因为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到如何去握。我们的手掌关节如同腿的胯关节,胯关节在走路的时候逆时针方向运动才促使人身体的前行,然后再顺时针方向反弹回来。掌关节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手指去触弦时掌关节朝琴弦的方向延伸(其实是向里延伸),在琴弦上支撑住的时候会形成一种握感。琴弦在手指的下方,手指去弹琴,向下延伸的时候这种握感就存在了,那么大家所谓的手型也就自然形成了,过弦之后,手指从琴弦下自然反弹出来以便持续新地演奏。 所以,手型应该是问题吗?这是正常人的身体都有的一种能力,本不应该是问题。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握机蛋”不存在误区。这个误区的根本问题就是:在手指还没有触弦之前就去握机蛋。不论音乐单就技术而言,演奏离不开放松二字。人身体的放松有两种,静态放松(比如睡觉)和动态放松(比如走路时身体的协调),演奏古筝肯定属于后者。 人站立一刻钟往往比走路一刻钟要累得多,因为原地不动时我们的两条腿一直在工作,丝毫没有协调放松的时间,而走路的时候总有一条腿得到短时间的缓解,所以能够工作得更持久。手指没去弹琴,就紧紧绷住组成握机蛋的形状,岂不是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压力吗?这对任何演奏者而言都是“灾难”。 弹古筝的动作中,手掌的握感不可或缺。怎样合理地“握”?简而言之有三点:锲而有舍、爱有释手、卸下包袱。 我们经常以锲而不舍这个成语来褒奖一个人做事请的执着,但是在手指触弦形成的握感这方面,就不能这么执着,古筝的弹弦原理就是如此,指甲触弦后返回原地待命,而不是盯着琴弦不放。手指向琴弦延伸触弦形成握感后,应该舍掉握感给琴弦的压迫力,因为不舍去琴弦不发声的,所以要锲而有舍。 这样会让自己爱有释手,因为手指触弦后需要其他手指准备弹奏其他音符,其他手指仅仅需要待命准备,而不是紧绷不放,在这个状态里,不触弦的手指可以有一定范围伸缩的自由感,而不是约束感,所以在第一步舍掉握感的同时,还要释放开其他手指的关节以便于根据作品的要求去触弦。如果你手里一直“握机蛋”而不放手,就等于给自己栓了一根绳子,先不说音乐问题,这种感觉自己也会很不舒服,谁愿意在不舒服的状态里工作呢? 所以,要卸掉关节中所有的包袱,触弦后的握感不仅没有造成压力,反倒是像打开一把锁一样让身体有一种卸掉包袱的轻松感,所以一个古筝家可以在舞台上坚持那么长时间的演奏,这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初学者都应该要找到的一种亲身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