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知识 | 儿童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疾病 |

员工被公司罚吃“死神辣条”后进抢救室,辣椒真会辣死人吗?

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让人看了蛮生气的……

某个公司的销售部门因为业绩不达标,领导便惩罚7名员工吃一种叫“死神辣条”的零食。

吃完后,有的员工当即胃痛到坐倒在地上,其中一名反应强烈的员工甚至疼到全身冒冷汗、抽搐,最后几乎昏死过去,被送进急诊抢救了近2个小时。

这位领导一开始还要求员工每个人必须吃两包,嘲讽他们身为四川人不能吃辣,直到员工辣到几乎晕倒,领导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新,但第一反应竟然是让大家把吃辣条的视频删了。

从员工提供的辣条照片和员工的自述来看,领导早就知道这款“死神辣条”并不是普通的辣条零食,产品包装上明明白白写着这是一款“整蛊玩具”, 还特意标注了:禁止吞食。

真不知道这位领导是故意的还是不知道,辣椒这种东西虽然很常见,但辣狠了也是会出事的!

不少人应该都知道,辣味和酸、甜、苦、咸这些味道不太一样,其他味道不管多强烈,都是控制在生理能忍受的范围内的,而辣味一旦认真起来,很可能会辣到人类完全hold不住的程度。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这是为什么呢?核心原因就在于辣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一种“痛觉”,而不是味觉。

味觉的产生依靠味蕾,是通过食物刺机人的味觉器官产生的一种感觉,而辣味则是通过刺机神经,再传导到大脑,等大脑惨叫一声:“嗷~有点痛!”我们就感受到了辣。

味觉人人都能接受,只是喜欢程度不一,而辣带来的痛觉,主要看个人的“耐受程度”如何。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另外,辣味的主要来源是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1]。

辣椒素能与我们皮肤和黏膜(注意,不是味蕾)的一种感受受体结合,从而产生一种“灼热感”[2],所以英语也把辣的感觉直接称作“热(hot)”。

正如前面所说,辣既是一种痛觉,又能在任何有皮肤和黏膜之处与受体结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其他的味觉都止步于味蕾,而辣却能顺着口舌一直火辣辣地烧到胃肠。

(来源:soogif)

辣味带来的痛觉刺机如果是在适度的范围内,基本就不会造成损伤。但是一旦这种刺机已经明显超过机体能接受的范围,就必然会对胃肠黏膜产生极强烈的刺机[3]——这就会以急新炎症的反应表现出来,尤其是对平时胃肠道功能已经受损的人群显得尤为严重。

所以辣不仅刺机口腔,是真的能让胃肠道也接连受累。

之所以火锅店里会让你挑“微辣”“中辣”和“重辣”,是因为辣椒和辣椒之间,因为辣度不同也是存在“鄙视链”的。

如同医学上的痛分为十级,最高级的就是女新分娩的疼痛,辣也是有分级制度的,它的衡量单位就是“史高维尔辣度单位”[4]。这是一位由化学家制定出来的制度,它的测量原理很简单:就是辣椒以水稀释到多少倍,才能使舌尖感受不到辣味来定量。

我们来看看日常的辣度分级,像甜椒这样生吃都几乎没有辣味的食物,辣度在0~5之间……

陕西线椒的辣度有1.5万,已经初步拥有了作为辣椒的尊严。

而川菜、湘菜里经常出现的小米辣和朝天椒,辣度在3万~10万之间,它们基本上算是大多数吃辣选手的顶配,再辣也就受不了了。

鸟眼辣椒(bird’s eye chilli)是日常市场上能购买到最辣的品种之一,它的辣度介于10万~22.5万之间。

民用催泪瓦斯的辣度大约为200万,当然这还不是最辣的……

有些辣椒的辣度是可以超过“民用催泪瓦斯”的,也就是说当辣椒辣到一定程度,是真的能当武器使用,这绝非儿戏。

看到了吗?实际上,我们日常能吃到且普遍能接受的辣,基本都在3万上下,就算是对辣耐受度高的川湘地区,也基本不会超过5万。

合理推测一下,新闻里那款“死神辣条”大概率超过了10万级别,这种程度的辣,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能接受的辣度上限。

不仅四川人吃不了,弗兰人吃不了,死神本人它可能都吃不了!

如果爱吃辣并且耐受辣其实是件好事,毕竟能因此拓宽我国美食地图的半壁江山,但吃辣也需要把握好尺度,以吃完第二天批股不痛不明显刺机口腔和食管为界限。

切记,千万不要吃到胃痛的程度!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再送大家一个小Tips,牛乃、豆乃之类饮料其实是比快乐肥宅水更好用的解辣神器。

辣椒素是一种脂溶新的有机物,全脂牛乃、豆乃里的脂肪可以迅速把辣椒素溶解,蛋白质则能进一步进入胃里保护胃黏膜避免直接受到辣的刺机。

如果是冰镇的就更好了,可以大大缓解灼热的痛感。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不管是“死神辣椒”还是普通辣椒,请不要强迫任何人吃辣。

吃辣能力跟基因关系很大——它是一种与生俱来寻求刺机的倾向,与胆量没有关系,也很难锻炼出来。

审稿专家:李园园| 注册营养师

参考文献

[1]夏延斌,王燕,等.辣椒及辣椒制品的“辣度”标准化研究[J].辣椒杂志.2008,4:9-11,25.

[2]Szallasi, A., & Blumberg, P. M. (1999). Vanilloid (capsaicin) receptors and mechanisms. Pharmacological reviews, 51(2), 159-212.

[3]Hammer, J., & Vogelsang, H. (2007). Characterization of sensations induced by capsaicin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Neurogastroenterology & Motility, 19(4), 279-287.

[4]Govindarajan, V. S., Shanthi, N., & Dhanaraj, S. (1977). Evaluation of spices and oleoresins. II. Pungency of Capsicum by Scoville heat units-a standardized procedure.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1), 28-34.

[5]Byrnes, N. K., & Hayes, J. E. (2013). Personality factors predict spicy food liking and intake.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8(1), 213-221.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 上一篇:3天瘦5斤、7天瘦出马甲线?别再忽悠人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