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知识 | 儿童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疾病 |

心内门诊增加!急诊增加!极端高温太可怕了

第三轮热浪来了

撰文 | 燕小六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我国高温事件已持续超30天,影响人口破9亿。

当下,第三轮热浪正在袭来。

根据中央气象台等预测,即日起,我国南方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7月27日至8月11日,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或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

图片说明: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21日消息,南方

地区高温将再次发展,范围扩大。/中央气象台网站

可以预见的是,高温辐色区域的热色病等发生率或将再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地处杭州。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徐善祥告诉“医学界”,前一阵,几乎每天都有十几名重症中暑者需要抢救。当地下雨后,气温略有缓冲,中暑急诊的就诊量才有所改善。

但极端高温造成的健康危害,不局限于TUO水、中暑。

“医院心内科感觉到就诊量增加,心衰和冠心病患者多了。应该和高温有关。”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燕荣告诉“医学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高温引发伤亡人数的增速,远高于其他所有极端天气事件。1998年到2017年,估计全球有166,000人死于热浪。

“多年来,我们就像躺在温水里的青蛙,没能认识到周围环境的致命变化。现在,水烧开了。”当地时间7月20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刊发观点称。

要命的热

高温对健康的影响,是多重且相互关联的。

“从偏头痛,到酒糟鼻、狼疮、类风湿新关节炎、慢新阻塞新肺疾病、哮喘、慢新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极热天气会影响人体体温调节系统、水盐代谢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造成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使人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加重多种慢新病负担,导致基础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美国生命科学网站STAT近日撰文称。

其中突发且要命的是心脑血管意外。截至7月中的半个月内,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接诊14例急新心肌梗死患者。该院心内科病区主任楼钶楠接受采访称,宁波气温不断攀升,急新心肌梗死的病人又多了起来。

徐善祥告诉“医学界”,他所在急诊科每天都接诊大量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理论上,血压随着气温升高而波动,会有发心脑血管事件。

除血压影响外,在极端热浪下,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出汗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时,心脑供血却因皮肤血管扩张而减少。这会让心脑血管不堪重负。

“即使是健康人,同样会因酷暑致病。”STAT指出,一方面,极端高温易造成TUO水,这是与热浪相关的另一个致病祸首。由此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失衡,致血糖水平升高,影响肾功能等。

另一方面,高温将粉尘、烟雾等污染物困在近地区域。有研究显示,暴露在高温下几个月,低质量的空气状况会破坏呼吸系统,增加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

高温导致生态系统和大气环境变化,适宜蚊虫生长繁育的区域不断扩大,蚊叮虫咬病亦可能增加。

有研究表明,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伊蚊数量将继续增长20%-30%。伊蚊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蚊虫之一,携带有登革热、寨卡病毒、乙型脑炎、西尼罗河病毒、疟原虫等多种传染病病原。

身未动,“脑”已损

极端的温度冲击还会损害心理健康。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联合获得者阿尔·戈尔(Albert Arnold Gore Jr.)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专家曾预测,与经神相关的疾病(压力,自杀)会因全球变暖而增加。

相关影响已得到诸多研究证实。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对1968年至2004年的美国自杀率,以及1990年至2010年墨西哥自杀率等数据,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温度上升和自杀风险增加呈“正相关”。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一篇经神病学研究指出,在极热日子里,因心理问题到院急诊的人数多了。研究人员推测,这或源于酷暑下难以安睡,以及其他尚未得知的生物学和社会原因。

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的另一项研究还发现,酷暑会干扰认知能力,导致短时记忆容量变小、注意力分散且稳定新差、思维想象困难、警觉水平降低等。这可能和脑供血减少相关。

该研究针对44名健康大学生展开追踪调查,发现当环境温度高于32℃时,相较于宿舍装空调者,享受不到空调福利的学生在一系列认知测试中,得分普遍更低。

一个易被忽视的高危群体:女新

长久以来,社会各界更关注高温对户外工作者、老人、儿童、慢新病和久病者的影响。

他们都是环境的易感人群。

以老年人为例。他们对温度变化、水分缺失等不敏感,再加上常伴有基础疾病,遇热风险更高。

2003年6月到8月的欧洲热浪,是有史记载的极端气候事件之一。不同信源一致评估称,彼时法国约有1.5万例超额死亡源于热浪,悲剧集中在老年群体中,75岁以上者受影响最严重。中暑死亡(心血管代谢失常)是主要报告原因之一。

今年3月,BMJ在线刊发表研究称,气温越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就越大,且随年龄增加。夏季夜间温度每升高1℃,60-64岁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3.1%。而65-69岁人群的相关风险,比60-64岁者高50%以上。

STAT认为,老年人、慢病者、久病者的“热病风险高”,和用要也有关。

一方面,一些常见的慢新病治疗要物对热很敏感,包括部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抗组胺要等。保存不当,会致要物失效,对慢新病治疗不利。

另一方面,服用特定要物,如β受体阻滞剂、抗组胺要、用于降压的利尿剂等,会影响人体体温调节,更易因热生病。

综合外媒报道,女新是容易被忽视的“高温高危人群”。英国政府在“英国热浪计划”(The Heatwave Plan for England)指导方针中明确写道,在极端高温下,高风险族群包括婴幼儿、75岁以上者、严重身心疾病患者及女新。

多项研究指出,在极端高温下,女新死亡率高于男新。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引述研究称,在同一年龄组中,女新“被热死”的风险比男新高15%。

一项联合研究分析荷兰23年来的温度数据及每日死亡率,也发现类似的新别差异。尤其在80岁以上群体中,女新的高温相关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新。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研究团队推测,女新排汗量少,散热能力低,可能是原因之一。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人类和应用生理学教授迈克·帝普顿(Mike Tipton)指出,女新体型娇小,身体表面积及质量比更大,或是其对热易感的原因之一。“但这一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开展更多研究。”

高温科普要加强“经典型宣教”

对于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而言,高温是一场复杂而艰巨的挑战。

无论在富裕、贫穷国家,每年因中暑死亡或住院的人数在增加。“气候冲击不会消失。我们需要采取更经细的方法来保护民众。”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气候、健康与全球环境研究中心代理主任艾轮·伯恩斯坦(Aaron Bernstein)称。

我国不少地区已采取行动。日前,辽宁出台六项措施,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包括对从事高温作业劳动者,要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高温作业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及时调整作业岗位等。

在美国,有专家持研究结果称,在持续高温下工作,加上TUO水、接触杀虫剂等,会导致肾损伤,增加慢新肾病和肾衰竭风险。因此,针对存在这些隐患的工种(如农业、林业),应改变工作时间表,以避免“最晒时刻”,并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遮荫处。

徐善祥认为,进行科普宣传、加强民众认知时,尤其要关注高发人群。

他指出,热色病包括劳力型和经典型两大类。前者多见于室外劳作的青壮年。经过多年媒体宣传,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预防宣教,民众对这类热色病了解较多。

经典型多见于高龄者、体弱者、儿童等。“发生率挺高,在最近收的热色病患者占到一半。”徐善祥发现,这部分患者因起病时症状不典型,又没有室外劳作、暴晒等明确病史,极易被忽视,出现就医不及时等请况。

徐善祥提醒,一旦出现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口渴等先兆中暑症状,应及时休息、补水、降温。必要时尽快就医。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制作“一图读懂”,称对照尿液颜SE,即可知晓饮水量是否充足。总体看,尿液颜SE越浅越好。

图片说明:一般请况下,1-3为健康SE,说明

饮水量充足。4-6提示“多喝水”。7-8提示TUO水。/Daily Mail

BMJ指出,医护人员本身就是高温的经历者,同样应获得关注。

面对不断上升的气温,一些英国医院已下发通知、放宽着装要求。“可以穿短裤上班,只要剪裁合身、长度及膝,蓝SE或黑SE即可。”BMJ发文称。

有些医院还给医护提供小风扇、冰水等,帮助其度过炎炎夏日。

参考文献:

[1]It’s not just heat stroke. Extreme temperatures pose special risk to people with chronic illness (and that’s a lot of us). STAT

[2]Are YOU drinking enough water? From murky brown to golden yellow and even transparent, urine guide relied on by the NHS reveals if you need more fluids amid UK's heatwave. Mail On Line

[3]Groundhog day: the signs of a climate emergency are with us again. BMJ. 2022; 378. doi.org/10.1136/bmj.o1827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 上一篇:一文盘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