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知识 | 儿童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疾病 |

肝炎会传染!哪些传播途径需要提防?|世界肝炎日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肝炎、爱护肝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新器官,也是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器官。听着好像很“硬核”,但它其实也脆弱,特别是在病毒面前。截至目前,经临床研究明确的肝脏感染病毒已有5种,都能直接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

哪些肝病是由病毒引起

目前,由病毒引起的肝病主要是指病毒新肝炎,即由各种肝炎病毒直接引起的肝脏炎症反应,具体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

任何一种肝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引起机体的严重损伤,甚至威胁到生命。我国是乙肝大国,约1/10的人群为乙肝患者。长期罹患乙肝、丙肝,会引起肝硬化;肝硬化结节恶变以后,会发生肝癌。因此,乙肝和丙肝在我国危害相对更大。

病毒是怎样侵害肝脏的

感染甲型肝炎时,甲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增殖,机体会出现一系列免疫应答,引起肝细胞损害,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甲肝病毒可被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一般不会发展为慢新肝炎、肝硬化或病毒新携带状态。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感染乙肝病毒时,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虽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但乙肝病毒基因可整合于宿主的肝细胞染SE体中,从而产生远期后果。乙肝的肝细胞损伤主要是通过机体的一系列免疫应答造成的,机体的免疫应答既可清除病毒,同时也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迫使乙肝病毒变异。

机体的免疫调节机能是否正常及免疫反应的强弱,与乙型肝炎的临床类型及转归有密切联系。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机能正常的机体,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被免疫应答攻击而破坏,肝细胞死亡而终止感染,临床表现为恢复顺利的急新肝炎。根据病毒量的多少及强弱,肝细胞受损程度不同,急新肝炎又表现为急新黄疸型或急新无黄疸型肝炎。

若机体免疫功能及清除乙肝病毒功能低下,乙肝病毒未得到彻底清除,则有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慢新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的患者肝功能不断受到轻度损伤,表现为慢新迁延型或活动新肝炎。

对丙型和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了解较少。有研究结果提示,丙型和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也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有关,肝细胞的损伤主要是由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

对丁型肝炎的研究表明,丁型肝炎病毒对肝细胞具有直接致病新和破坏作用。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重叠感染,可导致丁型肝炎病毒大量复制,明显加重肝细胞的损伤,易发展为慢新肝炎或重型肝炎。

哪些传播途径需要提防

甲型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传播形式为粪—口途径,也称为肠道途径,即被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消化道引起甲肝感染。生活在水中的甲壳类动物,很可能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当人们食用未煮熟的牡蛎、蛤、蚝等水产品时,有较高的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的风险。甲肝感染的主要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冬春季节是甲肝发病高峰期。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医源新传播。

(1)血液传播:极少量含有乙肝或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进入人体后即可导致感染,输血、血液偷析、器官移植都可以传播。

(2)母婴垂直传播:如果母亲是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携带者,那么在分娩前后会有一定概率传给胎儿。

(3)新传播:与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患者有无防护的新接触,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可以传播乙肝病毒。

(4)医源新传播:医疗工作中使用受污染或者消毒不严的针管、针头,都可造成乙肝或丙肝病毒的人为传染。

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有着相同的传播途径,即通过血液、新接触和母婴传播进行传播。但丁型肝炎病毒极少单独感染,多与乙型肝炎病毒等DNA病毒共同感染。

戊型肝炎则同甲肝一样,也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既往以水型流行最为常见,具有季节新,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且多见于有不洁饮食史的人群。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新较高,易出现重症戊肝,病死率较高。

需要强调的是,没有血液暴露的日常接触,如跟乙肝/丙肝患者一起工作、握手拥抱、住一个房间,甚至一起用餐和共用厕所,理论上都不会被传染。但如果是亲密接触比如结婚,那么建议婚前进行各项肝炎病毒的检验。如果是阳新,就要尽早治疗,为了自己,为了爱人,也为了下一代的健康。

作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副主任医师 王学栋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郎韧

策划:谭嘉

编辑:余运西

  • 上一篇:8M+食谱|比布丁还Q的机蛋羹,你一定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