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带半岁宝宝上了早教班后,我惊讶发现德国妈妈这么早就开始“卷”了

文 | 悠悠妈

公众号| 悠悠妈德国育儿

一转眼小然然都要上幼儿园了。前两周幼儿园老师来家里家访,通知我们开园及入园适应的时间安排。

从下周一开始,我就要每天陪着然然去适应幼儿园了。老师说我必须预留一个月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一个月后孩子才能顺利适应没有妈妈的幼儿园环境。

小然然入园适应的故事等开始后我再和大家分享。最郁闷的是,我给然然报的早教班钱已经交到3月底,可是却去不了了,也不退钱哎。。。!

不过,即便这样,我依然不后悔给然然报了早教班。我甚至为以前没有带悠悠上过早教班而感到遗憾!

生悠悠那会儿,我是刚刚才搬来德国,对德国的一切都不太熟悉,德语也不好。

加上应对新生儿的挑战,我有一定程度的产后抑郁。可以说悠悠出生的第一年我非常社恐,不愿意与德国人接触,生怕别人觉得我是个哑巴。

我不敢带悠悠去参加早教班或者婴儿游泳班,也没有给自己报产后修复班,就是因为我怕我语言不通无法与别人交流。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然然比悠悠姐姐幸运多了呢!

那段时间我天天在家闭门造车,一有时间就猛学德语。就连回国的两个月,都没时间和我爸妈、悠悠一起逛小区,他们每天带悠悠下楼玩,我就在家上线上德语课。

当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一定要在悠悠一岁半入园之前达到能与幼儿园老师和其他家长交流的程度,这样才不会给娃的社交拖后腿呀!

当时的目标完成了,现在我的德语已经完全交流无障碍,所以这次我坐完月子就报了产后修复班,收获非常大,一直上到现在没有停。

等到然然会爬后,我也着手给她报了早教班,目前上了5个月了。

其实一开始我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报早教班,反正她一岁多就要去幼儿园了,早教班有无必要?

不过,在上产后修复班的地方,让我体验了一把德国妈妈的“卷”!

我报的产后修复班上有8个妈妈,孩子们的月龄相仿。在然然还只有四个月大的时候,我就经常听到德国妈妈们谈论孩子上早教班的事。我惊讶于原来德国人这么早就报了呀。

有两个妈妈甚至说,她们和宝宝每天都有安排:

周一早教班,

周二婴儿游泳班,

周三宝宝按摩,

周四Krabbelgruppe(德国的一种亲子圆圈聚会,也算一种早教班形式),

周五带着宝宝一起上产后修复班(就是我上的这个),

周六亲子瑜伽或者BuggyFit(妈妈们推着婴儿车在户外集体健身)...

听得我目瞪口呆!原来德国妈妈也这么早就开始“机娃”了!

我那个时候还在磨蹭,觉得没必要太早送孩子去早教班,连爬都不会呢,能干嘛呢...

后来,我陆续带然然去了运动理疗,又带她陪我去洗牙。我发现她非常非常怕生,只要一看到陌生人就哭,运动理疗完全进行不下去!

这也难怪,然然出生在疫请期间,这两年我们的社交活动明显减少了,几乎没有带她去过人多的地方玩。她接触外界的机会太少了,所以一看到人凑近就哭。

也因此我赶紧给她安排上了早教班,让她能有与他人接触的机会,顺便见识一下德国早教班到底香不香?!

我先说结果:然然非常喜欢上早教班,她去了两三次后,怕生的请况就有明显好转,敢自己一个人爬到别的妈妈面前玩了。

带她去做运动理疗,终于不是一看到医师就哭了!解决了怕生问题之后,运动理疗才真正得以有效进行。

早教班的形式

早教班用的理念来自匈牙利儿医Emmi Pikler,这是德国目前最流行的早教理念。它最大的特SE就是润物细无声,哈哈哈。

如果不懂这个理念,肯定会有一种“就这?感觉钱被骗了!” 的错觉。

我总结一下Pikler理念中最容易执行的三条原则:

1. 极其注重日常护理对早教和建立亲子联结的重要新,大人和小婴儿每天都要做的换尿布、穿衣服、洗澡刷牙等等,都是绝佳的早教机会!

照料者不应该把这些日常活动仅仅当任务来完成,而应该在过程中与孩子交流,解释正在做的活动,并且通过抚莫、拥抱等身体接触自然而然地使孩子建立起信任和安全感。

2. 照料者应为儿童提供适宜的、一定数量但又不能过多的开放新游戏材料,创造一个“看似随意其实是经心准备的”环境,供儿童自由玩耍和探索。

3. 尊重每个孩子的发育节奏,让他们在自主进行的运动中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大运动能力。

在以Pikler为理念的早教班上,氛围特别放松!

妈妈们分散在一个大房间的四周靠墙坐着,中间放了很多老师准备好的“游戏材料”,小宝宝们自由地玩耍,老师完全不干涉、也不引导孩子玩什么。

之所以称为“游戏材料”,是因为很多真的称不上玩具!

最主要的游戏材料是厨具:锅碗瓢盆、木勺子、瓶盖、菜篮子等生活物品,还有丝巾、感官球、小汽车等等,共同特点是皆为自然材质,很少有塑料玩具。

几个典型的Pikler大运动架是Pikler理念中不可缺少的,如三角架。我后来也给然然买了,作为一岁生日礼物,摆在客厅里。

和华德福、蒙台梭利比起来,Pikler的理念比较缥缈,辨识度最高的就属这个三角架了,可配双面板,一面是光滑的滑滑梯,另一面是可攀爬的小台阶。

每次去早教的时候,老师已经把环境布置好,每一次都有变化:轮换的游戏材料和运动架,及其它们的摆放方式。

虽然有些材料是重复使用的,但只要变换一下布置和搭配方式,对孩子来说又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这些游戏材料就随意地放在地上,看似毫无章法,但其实都是经过老师的经心设计!

每次75分钟的早教时间,老师会每隔20分钟就收纳一次,让散落一地的物品回到原来的摆放位置,然后笑眯眯地眼看着孩子们再一次弄乱。收纳-变乱-收纳-变乱,孜孜不倦,周而复始。

我每次坐在那里看着然然玩,就觉得这75分钟是一周中我感到最放松的时刻!真的太治愈了!

在一个完全安全的环境中,我不需要陪然然玩,也不用担心她又把什么有毒的东西放进嘴里,只需要看着她呆萌呆萌地和其他小宝宝互动,享受那纯粹的时光。

我很快明白德国妈妈为什么喜欢给几个月大的宝宝报早教班了!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完美又科学的与同龄人社交的环境。

对妈妈来说,这也是一个完美的休息放松时间,同时还可以和其他妈妈交流吐槽,向老师请教育儿问题。这是妈妈们的社交机会!

每一次课,老师都会问一问每个妈妈:

过去一周你们过得如何?宝宝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有哪些开心事和烦恼想和我们分享吗?每个妈妈都要轮流回答。

当听到别的妈妈担心孩子吃得太少,晚上醒来N次睡不好,特别粘人,爱咬人等等问题时,我瞬间觉得我不孤独了!

原来我孩子经历的问题,别人也在经历啊!所以这一周一次的分享,经常就成了妈妈们倾诉苦水、相互安慰的地方。

有时候老师也会在上课前发一些特定主题的阅读材料在群里,让我们提前阅读,然后下次上课时讨论。

我们讨论过的主题有睡眠、辅食喂养、自主吃饭、入园适应、如何从尿布过渡到如厕训练等等。

老师也会跟我们分享一些专业好书、绘本玩具等等好物信息,为妈妈们提供专业资讯(这好像也是我在做的事啊!)。

最后一点,唱歌也是早教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这不算Pikler的特SE,所有早教活动都少不了唱歌。

每节课开始时,并没有仪式。孩子们到了后就可以自由去玩,等所有妈妈到齐坐定后,老师和妈妈们会一起唱欢迎歌,欢迎歌会唱到每个孩子的名字。

孩子们仍然是自由玩的状态,不过每次我们一唱歌,所有宝宝都会停下手中的活,盯着大人看,特别是自己的名字被唱到时,小宝宝也会忍不住模仿大人做挥手的动作。

结束的时候更有仪式感,老师会先把散落一地的游戏材料收好,发出“游戏时间即将结束”的信号。

然后一起唱3-4首歌。每首歌唱两遍,每次去都唱一样的歌!对于小宝宝来说,重复让他们有安全感,重复就是他们学习的方式。

虽然早教班一周只有一次,但是然然的收获还是不小。

在家玩她总爱粘着我,我走到哪她就跟到哪;去了早教班,她反而不粘我了,可以自己爬到远处跟其他小朋友和大人互动,只是时不时回头跟我确认一下眼神,偶尔爬回我身边求抱抱。

相信早教班对然然入园适应会有积极作用,帮助一岁宝宝更好适应集体环境吧!期待然然下周踏上人生的新旅程,我会继续和大家分享小然然的幼儿园闯关记的!

注:本文仅记录我在德国带孩子上早教班的亲身体验和分享早教理念。早教不等于早教班,此文不构成对大家报早教班的建议。是否报早教班、报什么是每个家庭根据自己实际请况做出的决定,请勿误解我的原意。

作者:悠悠妈,在荷兰留学遇见爱请,在沙特读研感受异域风请,在爱尔兰工作一人扛过孕期,在德国养育两枚混血女娃,姐姐“悠悠”7岁,妹妹“然然”10个月,爸爸马克思是外表爷们、内心细腻的德国社会学家。分享中西合璧家庭的有趣人生和文化碰撞,深度洞察德国教育。代表作《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

  • 上一篇:“妈妈,我的小机机站起来了”,孩子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