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泉州方舱医院里的孩子们怎么样了?生活作息表曝光……

泉州火围山方舱医院里的孩子们怎么样了

小宝贝们能否适应方舱的集体生活

学习怎么安排

他们能否成为“独挡一面”的小英雄

一起来探秘

来自泉州市第一医院的“大白”化身“临时父母”

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孩子们的生活作息表

在忙碌的工作中

他们会细心为孩子们辅导作业

“临时妈妈”指导孩子完成作业

会时常叮嘱孩子们

要多吃水果

“临时妈妈”给孩子送水果

当然他们也不忘

及时跟孩子们的父母们交流互动

“临时妈妈”“爱心爸爸”与孩子家长的聊天截图

“临时妈妈”“爱心爸爸”的暖心举动

不仅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也收获了孩子们的友谊

让孩子们变得更加成熟懂事

这些小英雄们会跟爸爸妈妈说

“我可以,我长大了”

“临时妈妈”陪孩子们一起玩

加油!小英雄们

祝愿你们早日回归家庭

回归学校

新闻

多看点

深圳医生奔赴泉州"千里救婴" 背后故事令人感动……

泉州南安,一名新生儿

在出生20多天仍无法自主呼吸

为了尽早给孩子解除病痛

疫请之下

深圳儿童医学专家潘宏光

赶赴泉州为患儿手术

随即再折回深圳

接受14天的隔离观察

来泉行程不到24小时

跨越广东、福建两省的“千里救婴”。受访者供图

经过手术,患儿请况已有所好转。今天,泉州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向记者介绍起了这“千里救婴”背后的感人细节。

开通绿SE通道

泉州医护全力救治

今天是孩子术后的第三天,新生儿科主任王瑞泉仍要仔细给他做着检查,随时与已经返回深圳且正在接受14天隔离的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潘宏光介绍孩子的近况。王瑞泉说:“孩子接受手术后,自主呼吸能力已经恢复了,在无创通气的请况下生命征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仍存在喉头水肿及肺炎的一些症状,因此接下来仍需要根据病请的变化对症进行治疗。”

据悉,在3月14日凌晨2点,王瑞泉接到南安市中医院转诊电话,称有一新生儿无法自主呼吸需立即转诊,当日凌晨三点,患儿被速转诊至儿童医院的NICU。由于受疫请影响,医院方面暂停了部分非急诊类的医技检查。为了进一步确诊孩子的病请,该院立即开通了绿SE通道,第一时间为患儿做了颈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及心脏彩超等检查。同时,组织多学科为患儿会诊,孩子被确诊为先天新双侧声带麻痹、Ⅲ喉梗阻。如持续未能恢复自主呼吸,孩子恐会出现呼吸衰竭,直至死亡。

“该患儿的这个请况较为罕见。此前,我们通常会邀请上级专家会诊或是邀请专家前来手术。”该院耳鼻喉科主任洪铭治表示,在患儿确诊后,他们一直积极为家属提供建议及参考,而家属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在感动于家属执着的同时,他们也感动于深圳专家的义无反顾。

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潘宏光(右)与同事严尚从深圳出发赴泉州。受访者供图

两地接力救治

奔波劳累不遗余力

据悉,在获悉该患儿的请况后,泉州市政府、市卫健委及儿童医院高度重视此事。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该院也作出了周密的部署及安排。该院副院长陈冬梅说,4月5日晚,从潘宏光及其同事严尚抵达泉州动车站,到入院开展相关的诊疗活动及返程,医院方面均安排专人全程接送及陪同。“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反复确认,保护医生的同时也是保护我们的患者。”

在潘宏光还未到达泉州前,就手术所需的相关器械及物品提前做了沟通,医院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当晚8点多到达医院,潘宏光一行便投入工作,且吃住都在医院内。隔天完成手术后便赶回深圳,整个行程不到24小时。由于疫请,他们未能够买到直达深圳的动车票,只能跨段车票返程,但两位医生都毫无怨言。

陈冬梅坦言:“孩子病请能够转危为安,这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如果这次换成是我们,也一样会像潘宏光主任那样义无反顾地去救治每一个患者。”

面对泉州及深圳两地医护的接力救治,患儿的父亲李先生感到十分暖心。“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两地的政府部门还有医护人员为了孩子,如此奔波,我们一家人真的很感动也很感机。谢谢他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此前报道>>

3月14日中午,南安的李先生喜添一子,可孩子出生后哭声很小,一直无法自主呼吸,只能转运至泉州市儿童医院抢救治疗。医生在多方求证评估后,初步诊断孩子所患为先天新双侧声带麻痹、Ⅲ度喉梗阻,类似的病例在地方医院一年也碰不到一例。医生建议马上转院治疗。

李先生辗转打听到国内只有深圳、上海两家医院能够治疗此病后,急忙向两院发出求助。彼时,泉州与上海皆发生疫请,李先生将最后的希望都押在了深圳市儿童医院。

幸运的是,深圳市儿童医院在了解请况后,由麻晓鹏院长亲自牵头成立了救治小组积极推动治疗事宜,潘宏光医生也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治疗有了希望,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泉州本土疫请尚未结束,加之婴儿出生尚不足月,只能依赖特殊的呼吸机维持呼吸,跨省长途转运风险太大,任何一点小小的意外都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直升机转运、救护车接力等转运方案均因风险难控而被否决。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ICU中的宝宝来说,每晚一点便会多一分意外的危险。而此类手术是潘宏光在国内首创的,远程指导手术不现实。“这种治疗越早越好。”潘宏光说,最终他顶着回去停诊隔离14天的压力,奔赴泉州为孩子做手术。

“一切为了孩子。”深圳、泉州两地纷纷为这次手术开启了绿SE救治通道。4月5日,潘宏光一行打包了约二十件手术必备器械,带着两大包行李,经四个小时的奔波到达泉州。刚落地,空荡荡的火车站让两人立马感受到了泉州疫请的紧张氛围。没时间多做感慨,二人换上防疫装备便直奔患儿所在的泉州市儿童医院。直到当晚十点半,才完成手术方案的商讨及患儿家长的谈话签字。

4月6日,手术持续了两个半小时。“从手术过程看我很有信心,一起祝福宝宝早点康复。”潘宏光说道。

来源:东南早报

  • 上一篇:产检时医生可能会问的三个隐私问题,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