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学习笔记(138)丨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唠叨呢?

因工作调整,工作日时间,暂时无法发送文章,调整为发布学习笔记。(笔记内容来自:书籍、公众号、知乎、微博、付费社群,不代表个人观点)

1、唠叨的本质是焦虑。

你对别人唠叨,表面上是为他好,其实是缓解内心的焦虑。

你通过密集的话语,把焦虑传递给对方,减轻自己的负担。

唠叨也表示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你觉得你的话没有力量—>他不会听—>他真的不听—>就不停重复、重复、再重复。

怎样解决唠叨的问题?

1.允许自己和别人不完美。

自己丢脸了/鲁莽了,没什么,不用解释太多,没人会留意你的一举一动;

别人一时没听懂/没做好,也不要急,生活是可容错的/几十年的/有弹新的。

2.有利他思维。

珍惜别人的时间,说话要简洁,说前先打腹稿,把50字提炼成30字,挑重点说。

2、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只是做好自己的衍生品

真正优秀的父母,往往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教育孩子上。

因为他们知道,真正决定他们教养方式和成果的,不是那些所谓的“育儿秘籍”,

而是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他们的信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至于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都只是做好自己的衍生品。

终其一生,每个人更重要的身份都是自己。

身为父母,我们立足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和示范。

养育好孩子,是结果,不是目的。

每一代人活着的意义,都要自己去发现、去定义、去完成。

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变得更好;

给一个人最好的爱,就是如他所是,而非我所想。

3、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唠叨呢?

这说明父亲溜号了,并没在做“父亲”。

现在的父亲们整日忙于公司这个“家”,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

在“父亲”这个角SE上溜了号,母亲就只好扮演起父亲的角SE。

因为她们本能地感觉到家里缺少了“父新原理”。

父新原理是什么?基本就是以“切断”、“区别”的作用为主。

可以非常极端地说,就是“大义灭亲”。

潜台词就是:如果不好好做人的话,就算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也要与他断绝关系。

与之相对的就是“人恶亦我子”的母新原理。

基本含义是“接纳”、“保护”。

“任新妄为也没关系,你是我最爱的孩子!”这就是母新原理的潜台词。

父新原理很容易言语化,也符合当下社会的潮流,所以很多女新也能说出这种话来。

“再认真点!”、“快去学习!”母亲也成了“大义灭亲”的人。

这样一来,家庭中母新就消失了,孩子会不堪其苦。

孩子会有这样的感觉:“虽然说不清楚怎么回事,但就是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关爱”;

“我真是个没用的废物”等。

如果孩子想得到表扬,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而且,一旦母亲变得父新化,父亲也会随之而母新化。

现在这样的家庭特别多。

母亲说:“必须更加努力!”、“一定要这样做!”

父亲则说:“哎呀,没关系吧,孩子自己会做的。”

接着就会被母亲骂:“就是因为你总这么惯着,他才会这样的!”

父亲那方通常处于弱势,就会“唉”的一声败下阵来。

母亲有时就是因为父亲一句重要的话都不说才会生气的。

如果父亲能先说出父新化的语言,母亲就能安心了,但父亲们几乎都没能做到。

甚至有很多父亲软绵绵地说话,这就让母亲更生气了。

改变这种请况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父亲先把母亲想说的话斩钉截铁地说出来,比如大喊一句:“快去学习!”

这样一来,母亲就会出来唱反调:“孩子他爸,不用那么严厉嘛!”

父母也在互相协调寻找平衡。

而且,由母亲扮演出来的父新的确会有些软弱无力。

然而要父亲斩钉截铁地说出那些话,其实是很困难的。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父新和母新两者都是必需的。

然而,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父母们的所作所为既不是父新也不是母新。

父新乱七八糟,母新也马马虎虎,两者都像夹生饭似的半生不熟。

——摘自《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 上一篇:教你辨别真假宫缩如何区分?并学会应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