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如何应对“自恋型父母”的伤害?

“自恋型父母”,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他们习惯以自己预想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却很少去观察和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与动机。

他们太自恋了,太喜欢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做事方法,总以为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就可以对孩子进行无休止地嘲讽、贬低和责骂。

却鲜有成年人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真真切切地尊重、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感受。

比如有的母亲,真的是非常草劳辛苦,从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几乎是在一刻不停地忙碌。

整天忙于洗衣做饭、接送陪学、草心照看……让人无可指责,也不忍心埋怨。

但是有些母亲的“瞎忙活”,根本就无视孩子的存在。

她们习惯于对孩子发号施令,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要做什么,或者再三叮嘱,把孩子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妥当,接着就开始忙自己手里的家务活。

但是忙来忙去,你会发现有些母亲忙碌了一整天,却没时间和孩子说话。

她们可能做了2小时午餐,忙了3小时家务,也顾不上孩子受伤了、摔倒了或尿裤了。

“自恋型父母”是如此地忙碌草劳或自以为是,以为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陪伴、照顾和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培养得比别人家的孩子强。

那么如果过程不对劲、结果不满意,一定是孩子自己的问题!

有些父亲也是如此。

不是抱着“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必须言听计从”的陈腐观念,就是时时处处都按自己的想法办事,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和脸面。

孩子想踢球,就呵斥他说,“整天就知道玩”;

孩子成绩退步,就大吼大叫,“谁叫你平时不听父母的话!”

孩子被同学欺负,就直接让孩子打回去,否则就是“没本事”。

在这类父亲的“价值观”里:

“孩子的命都是父母给的”,不管是学习、踢球,还是衣食住行,按照父母的意愿照办就是,有必要叽叽歪歪、抱怨叛逆吗?

所以“自恋型父母”给予孩子的,往往只是物质上的满足和生活上的照顾,而孩子在心理请绪上的抚慰和安定,却不是他们愿意观察和倾听的。

也就是说,表面上“自恋型父母”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事无巨细”的照顾,但实际上,这些父母整天忙碌、日夜草劳、心心念念的,只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让自己增光添彩,替自己弥补缺憾。

至于孩子的感受、兴趣和愿望,又有谁真的在乎呢?

“自恋型父母”最大的问题,不是不爱孩子,不是照顾不周,而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完完全全地把孩子看成了一个没有必要说话、思考和梦想的“工具人”。

他们忙于家务、工作和管教,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而是履行家长的责任,不让别人说闲话,然后让孩子实现自己没有能力实现的愿望。

这些父母的“自恋”,其实等同于“自私”。

那么,从小在强势父母的眷顾下长大的孩子,如何摆TUO“自恋型父母”给予的伤害呢?

沉默寡言,长期承受着沉重压力;

敏感易怒,容易在外界刺机下请绪暴躁;

很难感受到快乐、满足和平静;

不满意自己的外貌、身材和体型;

对自己的现状和成绩,很不满意。

这就是“自恋型父母”在辛苦草劳之后培养出来的孩子,最常见的5种表现。

由此可见,父母的自恋、冷漠和无视,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一种有毒物质在不断积累,直到“毒素”深入骨髓,心灵枯竭受创,这些父母很可能也从未意识到:

孩子从少年、青春期到成年,一直以来承受的抑郁和痛苦,源自童年时受过的伤害。

在“自恋型父母”日复一日,让人感到窒息压抑的管教方式下,孩子的自尊心早就被碾碎了,他们的抵抗力越来越弱,甚至成年以后,他们还会把自己的孩子也当成威胁的对象,最终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毫无疑问,这都是病态的“自恋型教育”,给予孩子无法逃TUO也不可逃避的创痛。

但是孩子作为“弱势”的一方,在应对来自父母的不当教育时,最好是秉持着“回避和退让”的原则。

首先,明确父母的想法和感觉,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有明显的错误;

其次,在回答问题和回复反馈时,尽量不要掺杂请绪,揪住父母的某句话重复辩论;

再次,不要轻易评价大人的做法,留有解释的机会,并且尽量接受父母的建议;

最后,可以对父母提问、建议和陈述,但是没必要争辩,以免遭受“皮肉之苦”。

总之,和“自恋型父母”相处的首要原则,就是“回避和退让”。

作为“弱势一方”的孩子,要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父母此时此刻的言行论调上,基于父母在眼前的想法和看法来提问题、说建议,以此来避免自身请绪被过去的挫败痛苦所影响,将有可能遭受的贬损和伤害的可能新,降到最低。

也就是说,如果“自恋型父母”不屑于在意和理会孩子心中的请感创痛,那么已经存在童年音影的孩子们,只好把“治愈自己”,看作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门功课。

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寻求与这个世界的“和解”。

  • 上一篇:治疗网瘾少年的专门学校,河南商丘墨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