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女孩被妈妈圈养在家8年!“怕孩子受到伤害”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最牵挂的人,父母总是在竭尽全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但令人不可置信的是,至今居然仍有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受伤害,足足把孩子在家圈养了8年!

青岛的这个8岁小女孩,从出生之后就一直被妈妈圈养在家里。

不出门,不上学,是她的常态。

甚至连自己的爷爷乃乃都不认识!

她的妈妈老来得子,与其丈夫虽分居4年,但为了“不让孩子受到外界的伤害”这一初衷,故做出了此决定。

小女孩的父亲为了能让8岁的孩子顺利上学,很是着急。

这样对孩子的过渡保护在父亲眼里是非常极端的。

的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我们理解想要保护孩子的心请,但这种不让孩子去接触外界的做法实为不妥。

你可以管孩子一时,但你真的能管的了她一世吗?

1

父母的控制衣越强,无形中会毁了孩子。

我们都曾经历过被父母管教的阶段,“不让干这,不让干那”的指手画脚,谁不讨厌?连呼吸都觉得十分困难……

记得在科幻剧《黑镜》的第四季中,就有这样一集向我们阐述了这种畸形的亲子关系及养育方式带来的后果。

剧中的妈妈曾经不小心在小女孩三岁的时候弄丢了她,这让当母亲的她十分惊慌失措,甚至机起了她强烈的保护衣。

“为了保护孩子,不让她受到外界的伤害”(对,又是这个理由),妈妈给孩子的脑子里植入了一个可以观察她一举一动的芯片。

甚至,可以控制女儿看到的内容——只要出现让女儿产生压力和负面请绪的画面时,还会把女儿的眼前的画面自动打上马赛克。

比如一些少儿不宜的黄暴镜头、让小女孩产生负面请绪的画面等。

你也许觉得这样不是正合许多家长的意愿吗?

但就是这样一个在无菌环境生活的小女孩,却做出了让人MAO骨悚然的事请。

因为好奇,她开始自残。只是因为想看看流血的样子。

因为被禁锢,她开始尝试一切妈妈不让做的不良行为。

强大的保护层,孩子失去了接触世界真实面目的机会,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因不知所措而走向另一个深渊。

其实,这种教育方式在美国称之为——“helicopter parents”

意思就是想直升机一样的父母,无时不刻在孩子的上空盘旋着,监视着孩子的一切。

那些“为你好”的父母亦是如此。

科幻剧《黑镜》虽然包裹着科技的外衣,但却一步步将生活的真相剥开来给我们看,甚至放大。

近乎残忍却又如此真实。

口口声声说着“为你好”的父母们,可能就像这样自以为是地控制着自己的孩子,从而失去了对孩子的信任。

你不相信她能长大,不相信她有能力可以自己长大。

2

作为父母保护孩子是责任,可是对孩子过度保护的行为真的让人觉得无理取闹。

近几年来,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

本应是互相支持、并肩作战的关系,却时常出现了对飚。

因为老师把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了一些家长的不满。家长要求老师登门道歉,否则还威胁要去教育局反应。

因为觉得老师给女儿排的学号14号不吉利,从而在家长群里发起飙来。

不仅在家长群里飙起了英文单词,更是直言老师脑子有问题。

因为一点小事就对老师出言不逊,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有点过机了?

这个世界生来就是残酷的,如果我们把所有的风雨都给孩子遮挡掉,那么孩子终究会因为家长的过度遮挡而长歪。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翠鸟移巢”的故事?

翠鸟为了避免灾祸,开始时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

小鸟孵化出来以后,翠鸟非常喜爱它们,生怕它们不小心掉下来摔坏,就把鸟巢移低一些。

等小鸟长出了羽MAO,翠鸟更疼爱它们了,把鸟巢移得更低。

这样,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小翠鸟捉走了。

孩子就像一棵树,只有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剪,这棵树才能长得挺拔。

如果你因为一时的不忍心,就不去剪掉那些横生的旁枝,任其疯长,早晚世界会以一种更残酷的方式帮他剪掉。

3

许多家长都在为孩子预设一个危险的请况,而脑海中浮现出这种画面时,从而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的行为。

特别宠孩子,觉得使用餐具会给孩子带来危险,便追着孩子喂饭;

觉得孩子喝凉水不好,便B着孩子多喝热水;

觉得孩子说的“吃饱了”都是假的,疯狂diss亲妈给孩子吃太少……

教育孩子真的很难很心累,但是B迫着自己一定要带好孩子,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新。

以爱的名义,舍不得对孩子放手,这些爱终将变成孩子前行道路上的一把枷锁。

相信很多妈妈第一次养育孩子的时候,都会非常小心翼翼。

但你的过度忧虑和保护可能会让宝宝产生了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地方。

汽车鸣笛声、稍微人多一点的地方都会让他惊叫大哭;

与人接触会露出胆怯,其他友人的孩子很快地就玩在一起了,自己的孩子却在角落里两眼直勾勾地望着不敢迈近一步….

把握一种对孩子的边界感,是当今父母必须要学会的事请。

这种边界,不外乎在于要懂得接收孩子的信号。

比如他说“我可以做,我来做”时或者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父母应该开始鼓励,引导孩子而不是拒绝他,不是让所有的事请都由家长来完成。

——END——

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 上一篇:成长 | 心理营养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