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应带着一个兵团起义,起义时两个师逃走,最后只带了一个军
更新时间:2022-04-09
解放战争打到1948年中旬,我军与蒋军之间的力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我军从战场的被动全面转为主动,蒋军从最初的兵力优势转为劣势。在全国各大战场上,我军是连战连捷,捷报不断,蒋军是丢城失地,高级将领起义、投降不断。 据统计,整个解放战争,蒋军高级将领起义者多达两百多人,其中有不少是兵团级别的高级将领。这么多起义的高级将领中,有一人挺特别的,他并非老蒋亲信,受排挤多年,1949年5月宣布起义,他就是蒋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官张轸。 张轸是堂堂的兵团司令官,他为何要选择冒险起义呢?老蒋是如何排挤张轸,让他心灰意冷,决定走向我军。张轸起义时,出现了不小的意外,原本可带一个兵团起义,为何最终只能带一个军2.5万人? 深受排挤的张轸 张轸的革命资历很深,少年时博览群书,有知识,1918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许多国民党大佬在这所学校深造过,就连老蒋都不例外。因为张轸的学习成绩太突出了,提前毕业到日本留学,和老蒋的经历算是差不多吧。 张轸早年的经历,原本是有希望获得老蒋的重用,可他是程潜的爱将,在老蒋眼里属于地方军、杂牌。程潜曾经有反蒋行为,多次与他人密谋夺老蒋的位置,张轸是他亲信,难获老蒋信任也能理解。 论能力,张轸还是有的,可他早年跟随程潜有反蒋之举,即便表现出SE,也难以获得信任,始终被排斥在外。 全面抗战后,张轸所部110师归属汤恩伯指挥,在台儿庄战役中打得很出SE,有着“益字军”之称呼,威名传遍抗日战场。在张轸的率领下,110师与日军血战40余天,因为战功,升任为13军军长。 起初13军军长的位置是汤恩伯的,台儿庄战役后,汤恩伯升职了,他的位置打算给自己的心腹,没想到被有战功的张轸夺走了,自然心生不满。由于13军是汤恩伯嫡系,下属自然不会听张轸,因此他就是一个“傀儡军长”。 有意思的是,在1939年5月中日爆发的随枣会战中,张轸因看不惯日军在中国的领土上随意烧杀抢掠,间Y妇女,拒绝执行汤恩伯的撤退命令,率领全军保护民众撤退,抗击日军。 汤恩伯大为光火,得知13军伤亡两千余人后,更是怒不可遏,直接下令抽走了13军主力89师。张轸得知汤恩伯不顾抗日大业,保存实力,也是没有忍住,跑到汤的指挥所指责他不去抗日,会被百姓戳脊梁骨,骂祖宗三代。 汤恩伯主张逃跑,被张轸义正词严地那么一骂,无话可说。私下,他岂能容许一个“傀儡军长”在自己面前放肆,立即给老蒋写了一封电报,要求撤了张轸的职务。老蒋记得张轸曾经帮程潜对付自己的那笔老帐,自然会同意汤恩伯的请求。 李宗仁闻讯后,原本要给张轸请功的,毕竟他抗日积极,对日军打击杀伤很大。得知老蒋已经同意撤掉张轸后,非常吃惊,急忙给老蒋打电话,说明张轸抗日有功,委员长要奖罚分明,撤掉张轸难以服众等等之类的话。 李宗仁的地位很高,老蒋也不好在自己不占理的请况下与他硬刚,收回了撤掉张轸的命令。因张轸抗日有功,获得了一枚宝鼎勋章。 1941年7月,国军组建远征军,第一次一共三个军,张轸是66军军长。张轸是空降上任,所属部队没什么战斗力,他对部队的请况也不是很了解,匆匆忙忙就被配置在腊戍、瓦城地区。 日军向腊戍地区进攻,张轸所部力量薄弱,无法抵挡,全军奋力抵抗,仍面临失败。张轸的侄子战死,自己仅带着少量随从撤到中国境内,第一次远征军出国作战以失败告终。 战后,远征军三位军长,只有张轸被撤职了,为此次失败负责,其余两位完好无损。张轸是杂牌军出身,老蒋借远征军失败之名撤了他的职务,也没什么话可说。 张轸的身后是程潜,见自己的亲信被撤职,自然要拉一把。战后,张轸当了个国民党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没有多少实权,算是一个虚职。 张轸起义泄密,险些胎死腹中 解放战争时期,张轸在程潜身边任职,担任武汉行辕副主任等职。论军事水平,张轸经验老到,面对我军高级将领陈赓时,也能稍占上风。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军华中地区面临危险,组建了一个临时机动兵团,归属张轸指挥。宛东战役时期,华野和中野合并,想要设下埋伏,一举歼灭张轸兵团。张轸经验老到,能够嗅出危险气息,面对危险来临时,他不慌不忙,巧妙地引有陈赓所部TUO离伏击阵地,然后下令全军全速反转,从我军的包围圈中逃TUO。 战后,刘帅非常生气,指责陈赓被张轸欺骗,只看表象,未能察觉敌人诡计。能从陈赓手中讨得便宜,张轸非常不简单呀。 然而因为老蒋的不信任,张轸始终没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每逢大战轮不到他指挥。到了1948年中旬,随着全国各地局势对蒋不利,张轸也要为自己找一条出路,他利用自己的职权,收编部队,扩充实力,联合程潜、李宗仁等人B迫老蒋下台。 到了1949年春,张轸将地方的部队整编为十个旅,经过一番整顿和扩编,组建了第十九兵团,下辖127军和128军,张轸是兵团司令。 起初,张轸是“两面派”,一边与我党接触,一边与桂系的白崇禧李宗仁来往。淮海战役以我军全胜告终后,张轸下定决心起义,主动联系我党组织,告诉我党人员自己起义的意图。 1949年4月,程潜有意起义,张轸三次与他密谈,双方约定一人在武汉起义,一人在长沙起义。 张轸决定起义后,在部署过程中明显太着急了,他召开师级以上的紧急会议,以“坚守江防”的名义调兵。张轸让自己的亲信驻扎在起义地点,将极力反对起义的师长调开。 大家都不傻,张轸此举明摆着要迎接解放军,准备起义了。张轸行事也算光明磊落,他明确告知了部下要起义,支持者欢迎,反对者也不勉强,给一些路费,对那些明面反对,暗地使坏者,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轸联系了我党代表,商议起义的具体计划。1949年5月13日,张轸为了争取更多的起义力量,冒着危险来到58军军部,请军长鲁道源和自己一同起义,加强自己的起义力量。 鲁道源身份特殊,他是顾祝同的亲戚,张轸此举欠考虑,差点坏了事。第二天,白崇禧就收到了来自顾祝同的密报,内容是:张轸勾结共匪。图谋叛变,请将其师长以上军官扣押送广,从严法办,所部就地解散,并下令扣留了张轸。 在危险来临时,张轸表现得非常镇定,他对白崇禧说:自己可以打电话,召集将领,但总不能在你这里打,到第十九兵团办事处打更方便一些。白崇禧认为张轸起义已经败露,他也不敢铤而走险,考虑一番后,决定答应他的要求,对张轸说:快去快回! 从虎口逃TUO的张轸自然不会再回来了,他直奔亲信师长鲍汝澧师部,立即召开会议,宣布提前行动,商议起义事项。 事发突然,再加上第十九兵团并非全员都是张轸亲信,有两个师的兵力他已经无法掌控了。宣布起义时,一个独立师的师长向张轸诉苦,自己的老母在贵州,无法跟着起义,请求放自己回去,不带一兵一卒。 张轸本着来去自由的态度,也没有为难这位师长,放走了他。没想到那位师长撒了谎,刚一回到自己的部队,立即带着一个师的兵力逃走了,带走了几千人马。 十万火急之时,张轸也来不及追究了,1949年5月15日,率领全兵团2.5万人在金口起义。白崇禧得知后大惊,立即计划率部突袭张轸,出发前,接到了四野大军已经B近汉口时,怕后路被断,白崇禧放弃了剿灭张轸所部的计划。 张轸的起义过程极为凶险,险些胎死腹中,如果不是白崇禧犹豫再三,恐怕这次起义会失败。可惜的是,张轸所部十九兵团四五万人,成功起义人数最后剩下了一个军,大约2.5万人。 起义后,张轸成了51军首任军长,后来改任湖北军区副司令员。与陈明仁、陶峙岳等起义将领不同,从1953年开始,常年带兵打仗的张轸转入地方工作,因此没有被授予军衔。 总的来说,张轸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算不错,可惜在国军阵营里未能得到重用,起义是他权衡利弊之下作出的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