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曾两次派遣强悍的元军征讨日本,但都以失利告终,原因何在
更新时间:2022-07-01
自古至今,我国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其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古代。 在两国关系如胶似漆的唐代,日本曾十五次派遣使者来到华夏圣地,学习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并以之为蓝本,改革、发展自己。 唐代的日本使者(画作) 与此同时,日本对唐朝的态度,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逐步反客为主,谋求更高的交往地位。 到了明代,倭寇(日本海盗集团)时时袭扰我东南沿海,图谋不正当利益,严重影响了两国之间的正常关系。清代,包藏祸心的日本帝国主义,更是肆意践踏我中华主权。 其实,早在元代,日本就已经在明目张胆地“抗衡上国”,牛皮哄哄得很。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一统华夏后,对隔海相望的弹丸之国日本,不仅没有施加武力,还在1266年(至元三年)到1272年(至元九年)间,多次派遣友好使者,前往日本,主动与之沟通交流,以示睦邻友好之意。 忽必烈(画像) 令忽必烈始料不及的是,日本人对大元使者的到访,根本不拿着当回事。或者不予足够重视,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有时,他们竟然阻止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元朝使者登陆,还狂妄地宣称:我们绝对不会向忽必烈缴纳一分一毫的赋税。 对日本人无知的叫嚣,忽必烈哭笑不得。他根本就没有看上这个偏居海岛、身处海洋之中的小国家。他不过是想实现名义上的“海内之国无不臣服”,没打算要他们的那点贡品! 日本人的一再不识抬举的种种不友好行为,使得忽必烈的忍耐限度接连受到挑战,不断引发他贮藏在内心深处的怒火。 忍无可忍之下,忽必烈先后两次派大军征伐日本。可惜的是,都没能取得预期的战果。 元朝征讨日本的战争场景(画作) 1274年(至元十一年)十月,忽必烈一声令下,九百艘战舰和近四万五千名士兵、水手组成的海上战队,在忻都、洪茶丘、刘复亨等将领的率领下,乘风破浪,驶向彼岸的日本。 彪悍强劲的元军到达目的地初期,作战勇猛,斩获颇丰。可是,在顺利攻占两座岛屿后,元军的攻势戛然而止,不再继续扩大战果。随之,掉转船头,返航回国。 大元王朝对日本的第一次军事行动,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结束了! 1281年(至元十八年),忽必烈再次集结十万大军,东征日本。这次征战的结局有两种说法,都令人不可思议。 一种说法是,元军前往日本的途中,遭遇恶劣天气。大海中突起的狂风骇浪,倾覆了战船,导致元军未能登陆作战,就葬身大海了。 元军船队(画作) 不过,大多数人倾向于另一种说法。元军登陆日本后,将领们因对作战部署、行动方案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后来,军队中出现了内讧。 这种请况下,无法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对日作战的元军,只好遗憾地登船撤军。 大元王朝的两次大规模的攻打日本的军事行动,何以会有如此的尴尬结局呢? 对此,元代的史料中,没有清楚明了的记载。不过,元代戏曲作家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的《木兰花慢 题阙 》一词,提供了些线索。我们可以以之为据,探究一二。 白朴(画像) 白朴在《木兰花慢 题阙 》中提到了元王朝忽必烈时期的对日战争,并说: “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笑蕞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 其中的“倭奴”,说的就是日本。对日本的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公元57年(建武中元末年),光武帝刘秀去世前,封臣服大汉的、地处日本列岛南部的部落的首领为“倭奴王”。《元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日本在东海之东,古称倭国。” 词作中暗示着元军东征日本失败的原因的内容是“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尤其是,语句中的“薏苡”这一典故。 这一典故说的是,东汉大将马援奉光武帝之命,征讨越南时,偶然发现了当地的一种叫作“薏苡”的野生植物。其果实不但可以食用饱腹,还有“轻身省衣,以胜瘴气”之功效。 薏苡的果实(图像) 鉴于此,班师回朝时,马援就让士兵采集了满满一大车薏苡的种子,带回国内。之后,推广种植,惠及百姓。 当时,人们见了薏苡的种子,听说了薏苡的用途后,只是觉得这种外来植物很独特,没有其它的说法。 可是,马援刚去世,有个名叫梁松的朝臣上奏朝廷:马援当初拉回来的是一车金银珠宝,而不是什么薏苡的种子。 光武帝刘秀闻听马援竟敢欺骗他,不由得龙颜大怒,并衣责罚马援的妻子儿女。 封修侯马武、于陵侯侯昱等人得知刘秀震怒的原因后,极力为马援分辨、解释:确实是薏苡种子,绝不是金银珠宝!最终,光武帝弄清了真相——马援被陷害了。 马援(塑像) 由此可见,白朴是在通过马援的故事、“薏苡”这一典故,暗示世人:当初,由于军队内部、将帅之间勾心斗角、猜忌不和,导致元军两次征讨日本失利。 主要参考文献:《元史》、《后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