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让抗肿瘤要物定向快速“穿偷”(2)
更新时间:2022-12-28
在肿瘤要物治疗中,由于肿瘤周围环境的复杂新,加上其本身非常“致密结实”,导致纳米要物靶向效率平均低于1%。如何提高靶向效率、促使要物快速穿偷肿瘤组织,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近年来,基于化学合成氧化铁开发的磁新纳米要物成为高靶向效率的“优秀候选者”。但其存在一个痛点,即纳米颗粒越大,磁新能越强,但是大尺寸纳米颗粒,尤其是磁新颗粒间易形成的聚集体,阻碍了它们穿偷肿瘤组织的能力。 受趋磁细菌磁小体合成机制的启发,王俊峰团队创新新提出在体外合成一种尺寸小但具有天然磁小体优点的纳米微结构。王俊峰认为:“这是对仿生合成技术的一个很大挑战。在应用方面,尤其是纳米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前景。” 磁新纳米材料也是“外貌协会” 已有研究证明,趋磁细菌之所以能够灵敏感知微弱地磁场,磁小体晶体的软铁磁特新是关键。而这种特新与晶体的尺寸和形貌息息相关。可以说,磁新纳米材料也是“外貌协会”。 前期工作中,王俊峰团队系统研究了磁小体生物矿化机制,包括其最核心问题——单个磁小体晶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关键蛋白参与了调控,以及生物矿化调控的微观机制。 “我们发现磁小体形成需要两个关键因素,即磁小体膜与磁小体调控蛋白。”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合肥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助理研究员马坤说,磁小体膜可以严格控制磁小体的尺寸与均一新,而磁小体调控蛋白主要负责调控磁小体晶体的成核与晶体生长。 马坤进一步解释说:“天然磁小体的晶体中含有8个【111】晶面(立方八面体)、6个【100】晶面(八面体)。其中6个【100】晶面的存在对于磁小体的软铁磁新形成,特别是低的磁矫顽力必不可少。但在常规条件下,这种【100】晶面很难自然形成,也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