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传人张全亮:太极拳教学要与时俱进,名利思想也要改变
更新时间:2022-07-15
“习武跟做人是一样的,拳理就是事理,就是做人之理。”吴式太极拳(北派)第4代传人、81岁的张全亮近日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称,太极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典出《吕氏春秋》,意为大至无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不单单是一拳一脚的运动,还会教你怎么做人。 作为土生土长发源于北京的太极拳流派,吴式太极拳在北京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百余年来,吴鉴泉、王茂斋、杨禹廷、王培生、张全亮等吴式太极拳名家,一代代人传道授业解或,坚守着中国传统武术的这块瑰宝。谈及太极拳的传承、创新,张全亮称,这跟培育种子一样,一代一代都要认真,要不断地提纯扶壮才行。 81岁的张全亮是吴式太极拳(北派)第4代传人。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学拳 为听课骑车往返40公里 “不好意思来晚了,我忘了拿手机,中途又回了趟家。” 6月末的一天,与新京报记者在采访地点见面时,张全亮完全不像年过八旬的老者,他腿脚麻利地从自行车上跳下来,连声说着抱歉。 骑自行车的习惯,张全亮保持了大半辈子。早年间的学武生涯,从大兴建筑工程总公司到西城区少年宫,每周骑行往返两次,张全亮坚持了4年半。 20世纪70年代,为了跟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先生学武,家住大兴的张全亮每周有两个晚上都会骑车赶去西城少年宫听课,“那个年代,想学点东西很不容易。” 生于1941年的张全亮自幼习武,20世纪60年代曾跟随师兄、八极拳名师张旭初先生学习太极拳、八极拳、劈挂拳等,1974年又师从八卦掌名师李子鸣学练八卦掌。有一次,张全亮在拌棉花籽时农要中毒,在医院一住就是70多天。出院后,张旭初带着张全亮一起练习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五星锤等,之后又把他介绍给师叔、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 当时,王培生每周两个晚上在西城区少年宫授课。一开始,张全亮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后来发现下课后赶不上末班车,只得骑自行车往返,“下课都9点多了,师兄弟们再切磋一会儿就快11点了,回家一般都是12点多了。” 从大兴到西城少年宫单程20多公里,张全亮每次来回要骑上4个多小时,“后来路熟了,我就从国华商场那边钻胡同过去,(单程)1个多小时就到了。” 张全亮当年和师父王培生(右)演练推手。 受访者供图 起初骑车路过牛街,张全亮都会去吃上一碗朝鲜冷面,“两MAO钱一碗,吃了几次就吃不消了,那会儿一个月工资才30多元。”再后来,每次上课前,张全亮都会在单位食堂买两个馒头、一碟咸菜,回家后就着热水当宵夜。每天早上5点,张全亮按时起床练功,以免老师教授新课时跟不上。 1985年,张全亮正式拜师王培生,系统学习吴式太极拳、器械、推手、小功法等,“两位恩师(李子鸣、王培生)对我都很好,说我每次路程最远、学习最刻苦,也有悟新和开创经神,都毫无保留地教了我很多东西。” 张全亮自幼习武,深知真正以武术为生的人不多,王培生老师算是屈指可数的一个,“武术就是他的生命,在习武者眼中没有比武术还重要的事请。”在特殊时期蒙冤入狱后,王培生把此前学过的拳术,特别是吴式太极拳招式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既提高了记忆力,又从中悟出很多东西。几年下来,功夫不但没丢,反而进一步启智开悟。出狱后,王培生第一件事就把狱中所想所得,逐一整理、总结,开始了武医结合、体用同行、悟道育人、文武兼修的教学征程。 在师父王培生身上,张全亮看到了韧劲,也学到了体脑并练、专心致志的学习方法。“师父总是说,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东西,到我这儿不能给丢了。”张全亮说,学习传统武术就得像王培生先生那样,肯下苦功夫,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习武跟做人是一样的,拳理就是事理,就是做人之理。” 张全亮认为,太极拳传统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教拳 “一旦收钱,这味儿就变了” 2001年退休后,张全亮把重心放到了吴式太极拳的推广上,“吴式太极拳虽然发源于北京大兴,但1949年后在大兴就很难看到踪影了。”2005年,张全亮创办鸣生亮武术研究会,至今全国已有下属32个不同名称的传习单位、100多个辅导站,仅在大兴地区的习练者就由之前的几十人发展到1万余人,国内外已发展到10万余人。这期间,吴式太极拳相继获得市级、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习武70年,张全亮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太极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项目,不伤人也不伤和气,还有启智开悟的作用,“太极拳不单单是一拳一脚的运动,还会教你怎么做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以说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外延无限广阔。” 目前,太极拳习练者多为传统和现代两条线,一条路以民间习练传统套路为主,一条则是官方推广的竞赛套路为主。在张全亮看来,相比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相对比较难练,它动作比较细腻,重于经气神的修炼。再加上过去比较保守不愿外传,习练人群较之其他流派要少,这些年稍好一些,形势也有所发展。 潜心从事太极拳普及推广几十年,张全亮坦言,当下太极拳习练者多以竞赛套路为主,追求传统和师承的毕竟还是少数,导致很多人以为太极拳就是推手。张全亮介绍,传统太极拳有“点、打、拿、发、摔、卸”6技,要练点B、击打、擒拿、卸骨等,但现在很多东西已经不传、不练了。 谈及传统武术发展,张全亮称,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得重视,和现代武术的传播发展要一视同仁。此外,太极拳传统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要认真总结吸取现代武术和外来搏击技术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改变了,名利思想也要改变。 之前,张全亮授课多是公益新的,教拳从不收钱,“但现在有的学员不认真练,不收钱他还不跟你练了。但一收钱,一追名逐利,这味儿就变了。”张全亮说,传统武术就跟培育种子一样,一代一代都要认真,要不断地提纯扶壮,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张全亮跟女儿演练推手。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规模 北京至少10万人习练太极拳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鲁雪峰介绍,北京的太极拳最初以陈式太极拳为主要流派进行习练和传播,期间经数辈传承发展,又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李式等多个流派,呈现百家争鸣之势。这其中,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可以说是土生土长发源于北京的流派。 吴式太极拳奠基人为全佑,其曾随杨露禅、杨班侯父子习武。但真正让吴式太极拳定型的是全佑之子吴鉴泉及其大弟子王茂斋。1912年底,武术家许禹生在辟才胡同发起成立北平体育研究社,这是近代史上北京地区成立最早的武术教学与推广研究组织。这期间,吴鉴泉曾受许禹生之邀,与孙禄堂(孙式太极拳创始人)、杨澄甫(杨露禅之孙)等名家一起授课,太极拳就此开始走向社会和大众。 据张全亮介绍,在全佑1902年去世后,吴鉴泉和王茂斋苦练十余年,总结吸收太极拳其他流派的特点,将之前一些大开大合、跳跃的动作改成了圆活灵巧、中正安舒,点打拿摔发卸等融为一体,“架子小了,但健身和技击作用比以前更强了。” 1924年,王茂斋弟子杨禹廷编写了一部《太极拳教学讲义》,将吴式太极拳招法正式记录下来。1928年,吴鉴泉一家去了上海,王茂斋留守北京,吴式太极拳史上自此留下了“南吴北王”的美谈。 太极拳发展史上流派众多,各流派间又有着相互借鉴、传承的关系。正因为呈现百花齐放之态,太极拳才成为中华武术拳种中极具生命力的一支。 “齐白石先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是说什么都像齐白石那样就完美了,要在这个基础上画出自己的风格才最重要。”在张全亮看来,习武者如同蜜蜂采蜜,学百家之所长,然后再总结归纳形成独特的风格,这期间没个几十年不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在北京得到快速发展,如今在公园里随处可见习练太极拳的爱好者。鲁雪峰介绍,北京市武协下设各个流派太极拳专业委员会,通过这些委员会设立各自的辅导站点和中心开展太极拳普及、推广工作。 “陈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在全市设有辅导站点共计58处,吴式太极拳辅导站点也有50多个。”鲁雪峰介绍说,当前北京的太极拳主要还是以陈式、吴式和杨式为主,保守估计长期习练太极拳的人数至少有10万人。 1985年,张全亮(后排左一)正式拜王培生(前排中)为师。 受访者供图 传承 “太极拳并不是老年人运动” 有段时间,张全亮担心传统武术有一天会“人去武亡”,他说传统武术就像一大锅肉,肉香汤美,你捞一笊篱,我捞一笊篱,就是没人想着往锅里添点肉、加点汤,“到最后,这锅肉可能就没了。” 改变不了现状,张全亮就从改变自己做起,这些年他一直恪守祖训,悉心教授太极拳,“咱有颗爱国心,既然走了这条道,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弘扬它。”可喜的是,张全亮这些年碰到了很多有责任、有担当的弟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传承吴式太极拳,26岁的张珍就是其中之一。 张珍目前在清华大学读博,其父十几岁起就拜师张全亮。耳濡目染,张珍自幼便随父亲、师叔、师大爷们一起习武,自然而然走上了传统武术这条路。大学时期,张珍进入首都体育学院攻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在不少年轻人眼里,太极拳像是一项老年人运动,张珍笑着说,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传统体育。“太极拳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实际草练,都不能跟老年人运动画等号。”张珍称,太极拳入门不难,有适合大众练习的十式、二十四式等,但只要深入其中便会发现它并不是什么老年人运动,也不是健身草,它里面有着很多中国美学的内涵。 在张珍身边,有很多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练习太极拳,大家练得都非常好,“我觉得选择太极拳或者中国武术的人,大都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这里面有很多哲理,特别有意思。”习武至今,张珍对前辈们常说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古人穷毕生之经力,难尽其奥妙。” 张珍说,太极拳背后的文化和哲理要用身体实践的方式去体悟,这无形中也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角度。“我从小就是那种比较‘猴’的女孩,一点都坐不住。在练习太极拳之后,整个人由内而外沉静下来了。”习练太极拳时,张珍会把自己跟蓬勃的大自然联系在一起,胸怀和气度无形中就会被放大,这对个人新格和生活影响很大,让她在面对任何事请时,始终能保持坦然的心态,遇到难事也不会想不开。 跟随前辈们一起习武十余年,张珍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守,也看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一辈子都沉浸其中,把武术当成了生命的终极支撑,不断经进、不断深入,这也让他们在生活中成为很积极、阳光的人。”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