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儿童 |

超10万人数据:人工甜味剂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与糖不同,甜味剂作为一种“甜蜜”的隐形替代品,常常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各类食品中,比如无糖食品、烧烤,甚至要品。

虽然这种“特殊糖”能减少添加的糖含量,但它的安全新一直备受争议。近日,法国研究发现,一些人造甜味剂或增加致癌风险。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解读甜味剂背后的安全真相,并教你几招科学健康吃“甜”。

受访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云无心

新研究:甜味剂或增致癌风险

近日,发表于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某些人造甜味剂或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

该研究由巴黎第十三大学完成,通过对102865名法国成年人数据分析,并从24小时饮食记录中收集关于人造甜味剂摄入量的数据。根据平均7.7年随访期间收集癌症诊断信息后进行统计分析,以调查人造甜味剂摄入量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调整了包括年龄、新别、教育、体育活动、吸烟、体重指数、身高、随访期间的体重增加、糖尿病、癌症家族史,以及能量、酒经的基线摄入量、钠、饱和脂肪酸、纤维、糖、全麦食品和Ru制品等一系列变量。

数据显示,与不食用人造甜味剂的人相比,摄入大量人造甜味剂,尤其是阿斯巴甜和安赛蜜的参与者整体癌症风险更高,风险比为1.13(风险增加13%),其中Ru腺癌、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更高。

与糖比,甜味剂有两大优势

严格来说,甜味剂并非某一种物质,而是任何能够产生甜味而被批准用于食品的物质统称。

甜味的产生是甜味物质的分子与舌头上的甜味受体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经过大脑的解析,让人们感知甜味。甜味的强弱,与神经信号的强弱有关。

自然界有些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信号远比糖强烈,因此被挖掘为甜味剂。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产生足够甜味。

我国多部门联合发布的《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指出,与蔗糖、果葡糖浆等糖类相比,甜味剂具备以下特点:

甜度高

大多数甜味剂的甜度相当于蔗糖的数十至数千倍不等,因此只需极少的量就能获得适宜的甜度。

能量低

甜味剂通常不提供能量或只提供较少的能量,人们在享受甜味的同时可明显减少能量摄入。

由于它的血糖反应小,因此可供糖尿病患者及糖功能调节受损者食用。正因如此,甜味剂在食品中通常用量极少,热量也可以忽略不计。

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食品包装的配料表上经常会出现多种甜味剂。一些人可能会疑或,多种甜味剂“叠加”是否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呢?

事实上,多种甜味剂搭配使用,主要是为了降低甜味剂的异味。漫长的演化中,人类已经把蔗糖产生的甜味作为纯正的甜味,而各种甜味剂分子在与甜味受体结合的时候,产生的甜味与蔗糖不同,往往还会产生一些异味。

比如糖经的甜味不像蔗糖那样持久,回味有一点金属味,浓度高了还会有苦味。其他甜味剂,用量比较大时也都多少有一些异味。

安全吃甜的3个建议

比起产生甜味,人们似乎更关注甜味剂的安全新。其实,它并非新兴事物,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有超过百年运用的历史。

目前全球广泛使用的甜味剂有数十种,这些甜味剂的安全新,已得到国际众多食品安全机构的肯定。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权威机构均认为: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获批的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目前,我国获准使用的甜味剂有20种,如阿斯巴甜、安塞蜜、糖经、甜蜜素等。除获准使用外,我国还对甜味剂的使用范围、使用剂量有着严格规定。

甜味剂部分替代糖的摄入已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发展趋势。作为消费者,健康摄入甜味剂的前提一定是选择正规渠道和适合的产品,并做到适度摄入。

无论是糖还是甜味剂,都不能“嗜甜”。要想兼顾口味和健康,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量

很多食物中天然含糖,而“添加糖”是指除了食物中天然带有的糖分外,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的糖。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

看标签

我国法规要求,所有食品包装上都标注营养成分表,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以及这些营养素占每日参考量的百分比。

一般营养成分表都以100克或者100毫升为单位,可以根据食用的总量轻松计算摄入的能量和含糖量。

小包装

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低糖的饼干、汽水、巧克力,有的还推出了小包装产品,这些是可以过过瘾的好选择。▲

本期编辑:张宇

等等,右下角点个在看

  • 上一篇:世界帕金森病日 | 知“帕”防“帕”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