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下长了个“海洋宝宝”,医生说我这个肿瘤他也没见过
更新时间:2022-06-20
高考完的那年夏天,爸妈依旧沉浸在我的高中生活终于结束的喜悦之中,仿佛经历过高三淬炼的人是他们。但是没过几天,我就给他们展示了舌头下面的小疙瘩。 他们当时的眼神仿佛在说,不愧是养孩子这个游戏,节奏就是快。 从初中就有的小疙瘩 是我做题无聊时候的神器 大家小时候经历过各种莫名其妙的比拼吗? 初中掰手腕和QQ堂能在全班夺冠的我,在卷舌上失去了所有的荣光。得益于少年不服输的经神,每天回家后我都会对着镜子苦练。练习中,我偶然发现了躺在舌头下的、半个指甲盖大小的疙瘩。舌向上抬时它会鼓出来,像是吸水后的“海洋宝宝球”。 海洋宝宝球丨站酷海洛 说来真是奇怪,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想过告诉爸妈,只是觉得自己没有见过别人的舌下,而我又是个特别普通的小女孩,那这肯定也是个普遍的现象。所以,别人应该也是有的,只是我没看见。 我依然不会卷舌,但自从发现了这个小东西,便很自然地改掉了做题咬笔帽的习惯,换成了偶尔咬一咬碰一碰这个小疙瘩(现在回想简直是后怕)。每每做题无聊或在思考中,小疙瘩总能减少我一半的焦虑。 至于它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多久时间长到这么大,都不在我当时的思虑范围之内。以至于后来医生问我“是突然就有个这么大的疙瘩吗?”时,我还特别恍惚,然后一脸真诚地告诉他“是的”。 是的,因为根本没有任何感觉。没有疼痛,没有红肿,没有因为它的存在导致我大舌头或是说话结巴词不达意。它仿佛就是我舌头上天然的存在,就像我的第五根手指一样自然而然。 直到高考过后的某一天,我发现它比最初长大了一些,有一个食指的指甲大小。此时距离我发现它,已经过去了四年。 做完手术和大夫一起聊天走回病房 爸妈的反应其实比我描述的紧张,看着他们一吃完饭就开始点钱、准备去医院,我甚至觉得有些小题大做——这个东西在我嘴里四年了,除了变大一点,什么也没有发生,不至于这么着急吧? 然后我才惊觉,难道爸妈也没有见过这种小疙瘩吗? 拿上身份证和生活必需品,我们很快去了医院,就诊、检查后顺利住进口腔科病房。没想到除了治疗龋齿,我还可以进入口腔科。人生第一次住院券,竟然是由舌头提供的口腔病房体验卡。 住院和想象中基本相同,我这个刚高考完的女孩,能唱会跳,时不时给同病房车祸住院的大婶唱首黄梅戏。谁能想到这个小姑娘舌下有个直径不到2厘米的肿瘤呢? 手术当天,我自己穿好衣服,被领进狭小的手术室。手术是半麻,我能感到医生抬起我的舌头,一刀一刀慢慢地划开,金属落在舌头上,很是锋利。出了手术室,妈妈过来帮我把蓝SE的手术帽摘掉并问我怎么样。我说:“这个手术一点都不疼嘛,还没有我拔牙难受。诶妈妈,我舌头竟然还能说话、还能用诶!” 之后我们和主刀医生一起走到住院部,医生说:“麻要劲还在,所以正常动舌说话不疼。你这个很大概率是神经鞘的肿瘤,应该是良新的,包膜很完整,只是长在舌头下面的我还是第一次见。”我当时想,原来医生也没见过。 现在回想起来好奇妙,哪有刚做完肿瘤手术的病人和大夫一起从手术室走回住院部的呢? 医生抓住我的舌头说,就算疼也别叫 作为一个看起来“完全健康”的人住进病房,并且在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麻要的护拥下度过手术全程,我直到术后第二天才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做“痛苦”。 由于肿瘤长在舌头下一侧,所以麻要逐渐失效后,我的舌头开始不受控制,每一次偏离舌头都伴随着撕扯般的剧烈痛苦。偏偏“麻”消退后是“木”,很多时候我根本感受不到舌头的存在,偶尔的动作又会引来突发的撕裂疼。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不能说话、不能咀嚼、不时发出闷闷的呻吟,吃饭也只能用吸管把流食送服到另一侧舌,以免感染刀口。终于,经历一周每天只能喝一碗西红柿机蛋汤的日子之后,我成功瘦了九斤。换个角度想想,也算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但七天过后的拆线让我明白,实在是庆幸早了。 那是个晴朗的下午,天空和浮云……总之坐在椅子上,医生让我抓好扶手不要动的时候,不好的预感已经油然而生。 由于活动时的疼痛和缝线的牵扯,我是无法自己抬起舌头的。但是刀口在舌下,所以只能由医生把舌头抬起来。我现在还记得他特别轻柔的动作和话语:“等会稍微有点痛,痛就抓椅子扶手,但是一定不能叫出声,舌头不要突然动起来。” 我看着医生手中的剪刀,突然就感受到了手术时都没有过的害怕,可现在连口水都不能咽。我没法眼睁睁看着医生拿着剪刀草作,于是决绝地闭上了眼。 你能想象那种痛吗? 我用舌头死死抵住上颚,经确感知到了每个刀口的缝线和周围血肉的撕扯。每剪开一个线结,该线结缝合的刀口便快速崩裂,流出一点点不知是血还是组织液的液体来。在经神高度紧张导致的局部过度敏感下,血肉撕裂的痛苦被加强,一遍遍刺机大脑。拆到一半的时候,紧紧握住躺椅的手已经压不住,我听到自己强忍的呜咽声从胸腔穿过扁桃体,都顾不上会不会干扰正在拆线的医生。拆线后半段就像慢镜头一般漫长又充满压迫感,我那仿佛被人捂住嘴巴一样的呜咽声,在换要室久久飘荡,颇有余音绕梁的幽默感。 从换要室捂着嘴巴出来,我一眼就看到哭成泪人的妈妈。本想安慰她,但疼痛像有了实体一般将舌头包裹住,我根本说不出话。我只能含着泪花擦擦妈妈的泪,摆摆手表示还行。18岁的我已经比妈妈高了些,她没办法像安抚小孩子一样搂住我,只能闪着泪花扶我回病房。 我原本想,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因为疼痛TUO力,妈妈这样扶着没有任何实质帮助。但我还是把身体依靠在她肩膀,如同浸润在阳光下的泉水里,疼痛竟然真的减轻,我终于慢慢平静下来。走廊窗户外,还是那个晴朗的下午,天空和浮云都淡淡的,树木藤蔓摇曳,天地静谧祥和。 现在还是能隐约看出左侧(照片里的右侧)舌下的血管不太一样。丨作者供图 后来,我的肿瘤确实鉴别为良新的神经鞘瘤,复发概率也很小,只是在后来的半年多里,因为疼痛多少有点大舌头、舌麻和小结巴。再过几年,我的舌头已经完好如初,那个陪我做过题的舌腹部神经鞘瘤,就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夏天。 医生点评 赵文权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副主任医师 神经鞘瘤来源于神经鞘膜,多见于中年人,生长缓慢,包膜完整,属于良新肿瘤,极少恶变。神经分布于身体的角角落落,神经鞘瘤也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头颈部的神经鞘瘤约占全身神经鞘瘤的25%~45%,多发生于颅神经(听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M走神经干等)。总的来说,舌部并不是神经鞘瘤发生的典型部位。 在临床表现上,神经鞘瘤一般是质地坚韧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肿物,体积较小。这也很符合作者对它的描述,像一个海洋宝宝球。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肿瘤来自感觉神经者,可能出现压痛或放色样痛。肿瘤体积过大,也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不适,例如发生于颈部的巨大神经鞘瘤,可能造成气管受压、偏曲。作者年少时发现肿物,没事儿还去咬一咬,直到四年之后才意识到该去解决这个“小疙瘩”的问题,也幸亏这是一个良新的、质地坚韧的肿瘤,不然可不好说会发生什么变化。读者们也一定不要学习这种做法,发现了异常包块后应该减少刺机、及时就诊,避免病变进一步发展。 神经鞘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因此也很难给出具体的预防方法。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完全切除后,神经鞘瘤很少复发。不过,肿瘤的体积、受累神经及发生位置会影响手术的复杂程度。发生在舌部的神经鞘瘤,位置较为表浅且肿瘤较小者,切除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其他请况下,手术还是建议在全麻下进行。 舌下及口底的部分结构丨YAYI.CN 虽然肉眼看上去,舌头下空空荡荡像个平板,但从解剖上看,舌下的口底区域有丰富的血管、神经、肌肉和腺体。舌头的灵活运动,离不开控制舌头的神经和肌肉健康有力,且口底区域没有其他障碍物。作者说到的术后疼痛、结巴、大舌头的问题,也很容易理解了。 最后提醒大家,发现异常时,一定要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九v 编辑:安安安安妮啊、黎小球 题图:站酷海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