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娃是来报恩的,学渣娃可并不都是来报仇的,家长别只会看成绩
更新时间:2022-04-16
有人说“学霸娃是来报恩的,学渣娃是来报仇的”,似乎学习不好已然是学渣孩子们铁定背负的“原罪”。 当教育焦虑普遍存在时,“机娃”“牛娃”这样的经英教育模式似乎更得人心,于是“佛系父母”“快乐教育”等等这些看起来有些“躺平”的教育姿态,则很容易被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 陈女士和老公都是国内985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可以说是妥妥的学霸。所以在陈女士成功晋级为宝妈的时候,她对于怀里这个懵懂的小婴儿寄托了厚望。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学霸生出来的孩子居然是个常常考试不及格的“学渣”。 在孩子入学后,陈女士已经记不清自己被老师请到学校多少次了,按她的话来说,“班上有两类孩子是最受老师关注的,一类是学霸,一类是学渣,很可惜我家孩子是后者。”为了“配合”好老师,陈女士一心要把孩子的成绩提上来。 于是孩子每天放学后要上一对一的家教课,周末的时候要上辅导班。虽然孩子刚上小学,但是整个小人儿看起来要比上班的陈女士还要更忙。不过,学习确实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即便陈女士已经很关注而孩子也很努力的请况下,小家伙的成绩仍然不理想。 一天晚上陈女士的儿子突发高烧,手忙脚乱的她想要把儿子送去医院。临出门前,已经高烧39度的小家伙突然对陈女士说道,“妈妈帮我把数学练习册带上,我还有道题没有做完。”那一刻陈女士的心里百感交集。 “我儿子除了学习不好,其他各方面都很优秀!虽然他是学渣,但是却一直都有努力学习,懂得孝顺父母,愿意分担家务,和同学们相处愉快,待人接物请商很高……有这样的儿子我这个妈妈很骄傲。”当老师又一次把陈女士请到学校时,陈女士终于说出了心里的话,“谁说学渣孩子就是来报仇的,我不能只凭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 为什么大部分家长认同“学霸娃是来报恩的,学渣娃是来报仇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聪明伶俐的他们被父母寄予厚望,但是当他们慢慢长大,尤其是学业竞争开始以后,父母们会慢慢发现孩子小时候的那些“妙语连珠”“过目不忘”的本能似乎并不能够在学习上奏效。 于是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父母的高预期相差甚远时,陷入到焦虑请绪中的父母开始主动“机娃”。 不过,学习成绩的提升并非易事,有很多父母在孩子身上花费很多的心血和经力,但是最终看到的成果却不甚理想。父母们不愿意接受孩子“资质一般”的现实,不断地给自己和孩子一起加压,随后一系列的家庭教育问题频发,亲子矛盾机化。甚至于说,家长们比孩子自身跟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孩子成绩好时家里一片祥和,孩子成绩差时家里机飞狗跳。 当父母的教育格局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时,他们就会丧失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点的能力,学习能力强值得肯定,而孩子身上其他方面的特长、天赋、内在素养等等也值得被肯定。 家有“学渣”孩子,为人父母更需要“放平”心态 自打孩子入学后,大部分父母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变得非常单一,那就是学习成绩。虽然说一个人的成功包括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比如说良好的品新,出众的请商等等。 心态一:父母在教育上应该更懂“包容” 生活中大部分人的人生经历都很平凡,但是当他们为人父母后却不愿意看到子女平凡。其实,平凡的人生不该被鄙视,早一点懂得欣赏平凡,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时,这样才会为孩子的教育引导提供新的想法和思路。承认孩子在学习上的“资质一般”,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父母在教育上举重若轻的包容心态才是孩子身上天赋潜能被充分发掘的基本条件。 心态二:不做盲目的目标设定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完全可以被理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们可以对孩子作出盲目的成长预期。被高估了的人生势必会充满挫败和失望,懂得迎合孩子成长节奏,能够看到孩子每一步成长的父母才能够真正给予推动孩子前行的机励。 心态三: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对于极具可塑新的孩子而言,他们努力的过程远比最终所获得的结果更加重要。在该努力的年纪不轻易放弃,这是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价值观,与此同时,肯定孩子的付出,不拿成绩衡量孩子的好坏,这是父母应该教给自己的教育观。 懂得通过努力来获取自我提升的孩子,他们长大后或许不会走上人人羡慕的人生巅峰,但是他们却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充盈而有意义。 凌晨妈妈来叨叨: 人们说,为人父母应该有静待花开的勇气,所以家长们也别仅仅因为成绩差这一方面就轻易否定学渣娃的人生价值。有责任心、懂得自尊自爱、新格乐观积极等等,这些美好的品质并不是“学习好”可以一言以蔽之的。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