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培训”机构被关停,热衷于给孩子“早教”的家长该怎么做?
更新时间:2022-07-25
本文导读:无论孩子是不是“神童”,父母都要用心去教育和培养。父母应该要让聪明的孩子尽请发挥才智。父母也应该要让普通的孩子按照自然的生长规律去成长,毕竟快乐才是根本。所有的孩子都是需要快乐的,无论他是“神童”还是普通人,他都需要有一个快乐多彩的成长经历。 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落地,一时之间,各地的教培机构无差异地被关停!这也给那些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早教培训”的家长当头一棒! 没有了培训机构,孩子到哪里去培训?一些家长还发出了抱怨,这个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希望孩子成为“神童”的也大有人在。 然而,问题在于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神童”,如果家长一味地追逐培养,或许会给孩子带来相反的作用。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在孩子的“早教”问题上应该怎么做呢? 01要尽量让孩子有序发展 在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该做的事,这是符合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可能许多人都吃过两种不同的西红柿:一种是天然在地里长出来的、自然成熟的,粉红的沙瓤,酸甜的味道,无论生吃还是熟吃,味道都非常好:另一种是在温室大棚里抹要催熟的,明显红得不正常,口感、味道、质地都比天然生长的要差许多,它唯一的优点就是看着很漂亮。 本来没到成熟的时期,非要用各种手段将它催熟,它自然不会有正常生长的果实那么好吃。 其实,孩子的培养也是如此。在童年时代,他就应该做直年该做的事请:尽请玩耍,在玩中学到本领:和伙伴们起游戏,从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和长辈们起生活,培养人品道德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必须具备的能力。 父母不能因为要将他培养成“神童”,就只让他学习文化知识。记忆数据,能力的缺失也就意味着“神童”的消失。 另外,也不是所有孩子都必须成为“神童”。尽管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但聪明的孩子一定是“神童”吗?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够经过培养成为“神童”吗?答案是否定的。 孩子活泼、聪明、天真,但父母如果一味地将其向“神童”的道路上拽,要求他必须掌握多少知识内容,必须与众不同,并不停吹嘘他的聪明才智,这样的孩子最终可能变成骄傲、偏执、缺乏耐心、缺乏自立能力、心理存在障碍的人。 02不要只看到孩子的成绩 每个“神童”的出现都伴随着许多的光环,要么是会背多少的诗词文章,要么是掌握多少的汉字、单词;或者是随便辨认地图国旗,或者是TUO口而出国道路线。“神童”所谓的“神技”真是五花八门,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孩子在“不可思议的年龄”完成了“不可思议的事请”。 但这能说明什么呢?这只能说明孩子的记忆力非凡,或者计算力超强,他的其他能力-点也体现不出来。父母应该想一想,孩子除了要背诗词,是不是还应该学习自己穿衣?他除了要练习算数,是不是也要学会如何整理房间? 他如果只会认地图国旗,但如果连自己出都做不到,他认地图有什么用?他如果只知道国道路线,但如果连公交车都不会坐,这些路线是不是只是单纯地增加了他的记忆负担? 所以,父母的眼光,该要实际一些,“神童”不是神仙,他也需要照顾自己的生活,也需要在社会上生存。如果父母只让他将所有时间经力都放在开发智力上,他的其他能力的培养就会被忽略,如此一来,生养一个孩子和买一台复读机有什么区别呢? 还是那句话,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孩子必须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 03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中健康成长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被人们称为“18世纪的奇迹”,他小的时候就是一个音乐“神童”。3岁时就能听懂音乐,4岁就会弹翼琴和管风琴,5岁就练习作曲,6岁就能在音乐之都维也纳举行音乐会。 父亲惊异于莫扎特的音乐天赋,他为了让儿子开阔眼界,从莫扎特6岁开始就带着他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等地演出。 同时,父亲也清楚地知道莫扎特的缺点:缺乏文化教育。于是,在回到家后,他就开始教莫扎特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英文,还教他学习文学和历史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广阔的天地?就是外面的世界。孩子不能总被关在家里,他需要看看大自然,需要看看外面的人和事,父母要带孩子走出家门,接受自然和社会的教育。 孩子见得多了,他的好奇心就会被调动起来,他对知识的渴求就会越发强烈,他才能学得更多,学习的范围也会更广。 聪明的孩子,尤其是“神童”,光环总会伴随他左右。父母要教他学会如何应对外人的夸赞与吹捧,要教他保持一颗沉静的心,同时,父母也要指引孩子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去发展,尤其是当他接触社会之后,父母要教他明势是非,教他做人的道理,这样,他的聪明才智才不会用在错误的地方。 国家的“双减”政策,旨在还教育的本质,凸显教育规律,让孩子们按照应该有的顺序,健康、快乐的成长,别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受到盲目教育而引发的对孩子的摧残! (撰稿:陆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