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1985年后,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态度突然反转,呼吁控制军备

引言

在1985年之前,里根的外交策略,一直都是死盯着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和苏联人死磕。

然而,1985年之后,里根的态度突然反转,他呼吁苏联人,咱们都要控制自己,不要在军备上死磕了。

并且,里根还伸出了橄榄枝,主动邀约戈尔巴乔夫,让他过来访问,商谈如何控制军备。

01

和之前苏联的一把手们不同,戈尔巴乔夫是一个更为年轻的领导,他也渴望改变,苏联这个已经开始僵硬的庞然大物。

然而,戈尔巴乔夫的能力也确实是比较平庸,让他治理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个年轻的苏联领导者,开启了他的重建策略,他要给苏联正处于停滞不前的经济,注入前进的动力。

另一方面,他要重塑欧美对苏联领导人,那一贯固有的刻板印象。

虽然在1985年,他拒绝了里根发来的邀请。但是,戈尔巴乔夫也给出了自己的态度,他单方面停止了核试验以及在东欧的导弹部署。

同时,他也同意去日内瓦参加首脑会晤。

在戈尔巴乔夫之前,苏联对欧美,一直都是一副冷冰冰的钢铁洪流经神。

从戈尔巴乔夫开始,他的温和态度,他的一些自废武功,让西方对其有了好脸SE。

诚然,戈尔巴乔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世界有一个不会错的定律:

凡是西方赞许你的,那多半都是不安好心;

只要他们捧上天的,多半也都是绵里藏针。

不管怎么说,在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被迫退位后,在国际上他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而在莫斯科,第一家麦当劳店也正式营业。

02

1985年,戈尔巴乔夫去日内瓦参加首脑会晤,这一次他和里根的会面,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了。

虽然两人在阿富汗和埃塞俄比亚的问题上,纠缠不清,唾沫横飞;但是在控制军备竞赛这方面,两人倒是观点出奇一致,这在以往,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

在日内瓦的初次会面,双方之间也莫清了对方的底牌:在控核方面,大家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一年后,也就是1986年的10月份,在冰岛的雷克雅未克,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再次碰面。

这次会面,两人也没在藏着掖着,而是直接开始讨论,删减战略核武器的问题。

虽然这次会面并没有达成正式的协议,但离临门一脚也就只是个时间而已了。

1987年的12月,戈尔巴乔夫破冰去到华盛顿,这一次,双方也没有在掰扯,签署了《中程核力量条约》。

到了1988年,苏美之间进入了难得的蜜月期,这一年,戈尔巴乔夫从阿富汗撤走了军队。

03

咱们简单说说这《中程核力量条约》。

这个条约总计约有17条,其中包含所删减的导弹范围、删减办法以及时间。当然,这个条约并不是一个临时新的条约,而是一个永久新条约。

条约里明确规定,在此条约生效后的三年之内,苏联和美国所要销毁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色程范围在500—5500公里;并且包含已经部署完毕的,和尚未开始部署的。

在销毁的数量上,戈尔巴乔夫居然做出了让步,或者可以说是妥协。

苏方应销毁的数量为1752枚,其中中程导弹826枚,中短程的是926枚;而美国只需要销毁859枚,其中中导689枚,中短导170枚。

从数量上来看,苏联要销毁的数量是美国的一倍多。

戈尔巴乔夫之所以会作出这么大的让步,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来苏联实在是耗费不起那养护费,二来苏联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美国,而是国内停滞不前的经济。

戈尔巴乔夫必须得先把外部环境稳定,并缓和下来,他才能腾出手来,好好的发展经济。

后记

虽然根据“中导条约”的规定,所销毁的核导数量,只仅仅占据美苏核武库总数的3%—4%。

但是,这个条约的签订,总的说来还是好事一件,其影响至今:

第一:消除了欧亚之间的核威慑;

第二:这给往后远程和洲际导弹之间的谈判,也起到了一个参考的基础。

  • 上一篇:《大明王朝》:海瑞一生干过的四件惊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