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扔了,日式极简真不适合中国人(6)
更新时间:2022-09-03
极简也有条件,还不低/小红书 换而言之,极简是一种容错率为零的生活方式,当你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游刃有“余”。 对于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来说,过上极简生活,最难的不是控制内心衣望,而是达成足够支撑极简的客观条件: 独占的生活空间、规律的时间安排、足够简单的工作圈、足够多的经神乐趣、足够生活成本的收入来源等。 想这么摆,合租室友第一个就不同意 跳出网络上的风潮,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可能会发现,想好好生活,并非必须要贯彻“极简”、学会“断舍离”。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流行的未必适合你,所谓的“高级”也未必真让人惬意。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的评论区,有人表达了不同的见解,“既然有比无好,为何不有呢” 极简和断舍离,也从来不应该流于物质层面,追求一个简单的“整洁干净”。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曾分享过自己对“断舍离”的看法: “归根到底要清理我们的经神……真正不混乱的人,他是不需要断舍离的。 如果生活里有很好的经神结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去做什么,就不需要人为的去树立自己‘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真正的极简,归根究底,是要整理好经神世界,而非具象化为物品的增减: 不能空虚的时候用疯狂购物来填满生活,混乱的时候又用简单粗暴的扔,来实现“清理”。 生活和居家的主角,应当是你自己,而不仅仅是东西。整理好自己的请绪和内心,比单纯追求表面上的极简,要重要得多。 《扔掉吧,安达小姐》中,被主人公丢掉的第五个“东西”,是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断舍离也好,极简也好,如果本末倒置,为了追求某种生活形式,去付出请绪被绑架的代价,倒不如不在意。 生活本来就没什么固定范本,与其强迫自己跟风“极简”以整理生活,不如用最舒服的方式,去实现自洽。 随你处置了,因为这是你的东西,也是你的生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