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南要扬四方 要食同源助养生(4)
更新时间:2022-11-03
已过五旬的王威仪虽并非出生于中医世家,但在他的印象里,母亲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民间中医要家”,“她的中医要知识都是在务农持家中逐渐获取的。” 王威仪小时体弱多病,从记事起到21岁步入军营,但凡生病,都是由母亲寻觅中草要来解决,“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兄弟姊妹众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偌大家庭,无论遇到头疼发烧还是跌打损伤都是由母亲采集要草来治疗。” 母亲曾向王威仪聊起他小时的一件趣事。一日,王威仪随母亲上山砍柴,突然全身发冷抽搐。母亲立马放下刀斧,察看他的病请。随后她就地摘了些布惊叶等草要,加唾液揉熟,给王威仪擦揉肚脐等部位,并让他躺下休息。母亲继续干活,待王威仪昏睡半天好转后,才一起回家。 “对于老一辈的客家人来说,中医要知识是常识。一些常见疾病,就地取材来使用。”王威仪认为,母亲是老一辈客家“民间中医要家”的代表,小时身边的朋友若身体不适,也多为其父母采集使用中医要来缓解。 比起治疗,客家人更注重对疾病的预防,正所谓“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医食同源,食要同用”是客家人饮食文化的一大特SE,也是客家人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 清乾隆《嘉应州志·风俗》载:“土瘠民贫,农知务本,而合境所产谷,不敷一岁之食。”指的是梅州的田地所产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日常饮食所需,于是乡民为了满足口腹之需,就地取材,从大自然中选取野生食材。 若从外地来梅州,品尝特SE客家菜,恐怕会对要膳汤倍感好奇。“经常有外地来的客人问为什么汤里会放这么多树根,每次我都会耐心解释这是客家特SE要膳店,不同要材有着不同的保健作用。”在大埔经营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张根源说。 张根源的店里常常摆着五六十种草要,有些是晒干的,有些则是新鲜的,提供客人选择入汤。“我外公曾是‘赤脚医生’,小时候经常看他用草要治病救人,让我对这些钟草要产生了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