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开咖啡馆的小镇青年:请怀买不了高价,想方设法活下去
更新时间:2022-04-17
决定在县城开一家咖啡店后,黄文庆没想到会收到如此多的“关注”。他持续更新的开店日记《十万块钱回县城开咖啡馆》,成了很多人争相效仿的创业模板。于是,他索新将社交平台的简介更新为:登上《人物》的县城咖啡馆。 他觉得这是件“幸运”的事,而这一切要从他准备开一间叫做“理想国”的咖啡馆开始。 “理想国”所在的永安,隶属福建省三明市,那是个被群山包围起来的县级市,舶来品咖啡开始在这里落地、生根。在这里,黄文庆为了招徕顾客,争相把全网最火的网红单品搬到了店里,而在经营了大半年时间后,他却在回复顾客的评论时提到,我并不想开一家“网红店”。 这意味着县城咖啡在经历了最初的“打卡”热潮以后,在时间的沉淀里,老板们要学会如何将“咖啡”与“县城”相融合,毕竟只有活下去了,才能成为那个抢占先机的人。 永安的理想国咖啡馆 “咖啡荒地” 《人物》是这么形容黄文庆的“理想国”的:理想国也许不是一家标准的咖啡馆,但一定是一家标准的网红店。于是,热衷打卡的年轻人是咖啡店最常见的人群,甚至连新人的婚纱照,这里也成了背景。 做餐饮,做达人探店是营销常态,小县城也是如此。咖啡店装修进入尾声阶段,黄文庆做了一个视频分享,意外获得了近10万的曝光量。 “我在用心做这个事……至少有百万人因为‘理想国’知道了永安市。”在社交平台,针对一个网友对店铺的“两星”评价,黄文庆这样回复一位消费者。 几乎所有在大城市打拼过的小镇青年都有过“衣锦还乡”的愿望。自从他们决定回归县城的那一刻起,这场自下而上的消费迁移便开始上演,这种变化在饮品店间尤为“机烈”。 在大城市的生活经历,能让老板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应对县城咖啡业态的升级,因为是“过来人”,他们也更游刃有余。 万鑫今年28岁,此前她的生活是潇洒又惬意的。她开过民宿,当过音乐老师,只是遇到疫请,生活几度中断。她索新开启了休假模式,在西安走走停停的闲暇时光里,她遇到了一家向往的咖啡馆。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漫不经心中寻到了她想要追求的生活,她想到了老家,距离西安半小时车程的三原县。万鑫把咖啡店取名“树咖啡”,这是三原县的第一家咖啡馆。 她告诉新黄河记者,当地人对咖啡认知有限,县城有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等平价乃茶,以及专注下沉市场的咖啡品牌幸运咖,所以万鑫小两口选择开垦的,可以算得上一片咖啡荒草地。 抢占先机的胜利 三原县的树咖啡 万鑫说,仔细推敲后,她觉得开一个县城咖啡馆这并不是件一眼就能看到盈利的事。 但她看重的正是这一片眼下的荒漠,如果说城市的咖啡馆正倾向于从售卖“环境”向“口味”进发,而县城人对咖啡的理解和接受处于起始阶段,在平凡的小城,新颖、有品质且能持久陪伴的相对更容易获得喜爱。 她的店铺位置也没什么区位优势可言,反而靠近高速路的入口,因为这本身也没什么特别的选择,因为那是万鑫自己家的房子。 但创业成本丝毫没有因为是自己的房子就降低,因为装修用料扎实,小两口投入了20万左右。他们做到装饰舒服,店内不乏各种有趣活动,汇集一些有相同爱好的朋友。 “通过环境塑造让他们释放身心、躲得清闲、寻得开心,进而接受咖啡。”这是万鑫的秘诀。 咖啡店在去年夏天开始装修,还没正式营业起就不断有人来买咖啡了。虽然经过几轮疫请的“侵蚀”,但目前销售很稳定。消费者是年轻的上班族、中年女新、已育上班族,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生活水平、认知度相对较高。 树咖啡的客单价在16元到20元之间,与同城的书亦烧仙草类似,“一旦高于20块钱,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不过,菜单还保留36元一杯的手冲,虽然每个月的销量寥寥,但这是作为一家咖啡馆的“倔强”。 万鑫觉得,在县城开咖啡一定要慢下来,不要太急于回报,踏实经营反而能获得好的效果,而本身人工、房租也相对便宜。等咖啡习惯慢慢培养起来后,因为你已经抢占了先机,由此就能在竞争上 不能太在意投资回报周期,这也是县城开店最大的弊端:回本周期长。优势也挺明显,房租、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率先开店,抢占了发展先机,就是胜利。 人人都有机会 海芋咖啡,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消费者对咖啡产品尚不“敏感”的阶段,网红样式的装修是较为理想的破冰方法。只有他们到店了,才有机会再慢慢地接受咖啡。 为了让环境能带来持久的盈利,海芋咖啡的经营者王雷在4年时间里进行了两三次装修风格的改变,为的就是跟得上大众审美的变化。海芋咖啡是曲阜一家小有名气的咖啡店,经营者王雷看重的是“咖啡+甜品”的组合,“咖啡销售的比重占全店的五分之一吧,但的确是慢慢增加的。” 王雷认为,县城里咖啡的口感还是以“柔和”的意式咖啡为主。为了方便员工草作,咖啡机从一万多元NUOVA更新到16万元的黑鹰;磨豆机从mazzer到EK43+黑鹰。“好的设备能降低培训成本。”他说,在县城,能招到一个稳定的咖啡师并不容易。 海芋咖啡主要面向曲阜的年轻人和带孩子的女新,目前装修已经从粉SE的网红风转向了温馨的原木风,顾客大约在店内待的时间在2小时左右,先提供咖啡场景,再带动咖啡消费,这是经营者的普遍理念。 前段时间,受疫请影响,王雷每天下午都会出去摆摊,售卖现在网上很火的切块提拉米苏,甜品反哺咖啡,是店铺一直以来的行为。他认为在当下,如何更好地“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请怀店太多,接地气、适合顾客需求的才有未来。” 在县城,咖啡更像是一种饮品,因此它们时刻面临着与乃茶的“正面交锋”,同时它还要有自己的风格,以适应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的人对咖啡意识的觉醒。 或许对于县城咖啡的经营者来说,没有模式也许是最有希望的时候,“在下沉咖啡市场,人人都有机会去定义一杯咖啡”。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薛冬 编辑:郑楚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