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10岁儿童度数增长最快,眼科专家提醒家长注意近视防控五大盲区
更新时间:2022-07-11
7月10日,“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发布会暨屈光发育档案普及计划”发布。《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显示:中国近视防控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提升全社会正确认知,“中国孩子在家用眼行为更差,6岁儿童中45%已经失去远视储备,6-10岁孩子度数增长最快……” 中国学生在校照明条件最好,在家用眼行为差 爱尔眼科视光研究所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英国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36.7%,越南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为46.1%。 《白皮书》采集了中国、越南、英国三国6-9岁低年级学生的近960万条有效数据,并从阅读环境光照、用眼距离、持续近距离用眼占比及次数和高危近距离作业四个维度,对比分析了三国学生在校与在家的用眼行为与视觉环境。 阅读环境光照是影响近视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白皮书》显示,在校上课期间,中国低年级学生的采光环境为最佳,达到1687lux,但中国学生晚上在家做作业时的采光环境最差(入眼光照58lux),英国为最佳。 “随着各地政府实施学校教室照明工程,学校采光环境进一步改善。但中国家庭对灯光照明的认识远远不够。”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表示。 三国数据对比中,在周末白天,随着“双减”政策实施,中国学生课业压力变小,户外活动多,采光是最好的;周末夜晚,英国家庭注重家庭灯光,采光最好,越南最差。 “持续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眼的高危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屈光不正防控全球专家组成员、国际近视眼研究学会(IMI)中国大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教授解读分析,三国学生在平均用眼距离方面,“在校”和“在家”都达到了70厘米以上的标准线,但周末在家平均用眼距离略低于在校期间。 在连续用眼占比及次数方面,中国学生在60厘米内用眼至少连续半小时,即使是在周末,平均一天近距离用眼总时长也超过4小时。 全国抽样近视矫正率上升 《白皮书》对覆盖全国27个省的310万名6-16岁儿童青少年,就2020年与2021年9-12月2年间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及近视矫正率进行抽样调研。 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与卫生教育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樊泽民以“四年有成 蓄势待发”为题谈到,本次发布会及其研究成果是落实《“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的具体体现,对疫请常态化防控时期家庭和学校做好儿童青少年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疫请防控新常态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带来挑战,他呼吁家校协作改善儿童青少年用眼环境与生活习惯,共同守护孩子的眼健康。 《白皮书》显示,2021年9-12月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同比呈下降趋势,全国各地近视矫正率逐步提升,说明有专家、学校、教师、家长、孩子、医疗卫生机构、媒体等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同防同控、群防群控的近视防控良好氛围已形成。 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 蓝卫忠教授指出,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请况来看,近视高发的年龄段已从8-12岁提前至6-10岁,近视眼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同等条件下,相比父母没有近视的孩子来说,父母一方有近视,孩子出现近视的请况要高出2.1倍左右;父母双方近视,孩子出现近视的请况要高出4.9倍左右。 从环境因素考虑,孩子用眼时间过长、所看物体过小、看书环境光线过明或过暗以及用眼姿势不正确,都可能有发孩子近视。加上家长对孩子近视的认识不足,导致孩子的近视率在逐年递增。 孩子刚出生时,眼轴只有16mm左右,往往存在300度左右的远视。这个“远视储备”非常重要,决定着孩子未来近视的概率。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视力增加,远视减少,直至12岁左右转为正视眼。从出生到6岁,孩子的眼轴变化是最快的。这个时期,家长尤其要控制孩子的近距离用眼。如果眼轴增长过快,“远视储备”会被过早偷支,孩子就会近视,且以每年50度左右的频率增长,一直到18岁停止发育为止。 虽近视防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白皮书》仍显示,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近视防控亟待关口前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临床视光与眼保健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四川省区副总院长林江表示,“学龄前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抓紧时间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青少年建档普及计划同期启动。杨智宽教授强调了近视防控一定要分为“防”和“控”这两项工作,详细解析近视眼防控五大盲区: 盲区一:忽略了监测与干预:近视防控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建档筛查,更需要提早做出干预手段,例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盲区二:忽视了家庭的特别重要新:调查发现相较于在校相比,儿童在家时间更多、用眼环境更差、用眼习惯更差。因此在家庭中更需要关注用眼习惯,家长是近视防控的守门人; 盲区三:要重视眼镜验配的专业度:需要整体提升专业水平,不应只注重矫正,同样需要注重防控; 盲区四:对低浓度阿托品的作用理解片面:要根据孩子眼睛请况考虑是否可以使用,以及使用浓度; 盲区五:孩子近视后家长漠不关心或过度焦虑:家长应相信科学,配合视光师做好近视防控工作。 杨智宽教授提醒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眼健康,并且注意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一旦发现孩子有眼睛相关的症状,及时带孩子就诊检查视力,及早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记录孩子屈光发育请况,1年至少2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如果孩子已经近视,要去正规眼科医疗机构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控制,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作者:唐闻佳 熊力颖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