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身体装着5岁的灵魂:长不大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太“优秀”
更新时间:2022-07-11
文/37度暖爸 为保护当事人,隐去所有个人信息,事件经过一定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周末接触了一个初三男生,当我刚开始和他妈妈说话的时候,他不停地在喊“妈妈、妈妈……”当我发现后,并没有立即停止交谈,反而更加刻意地和他妈妈(以后简称秀洁)说着话。但是,“妈妈、妈妈”的叫声,并没有因此停止,反而更加强烈,语气中偷露着焦急、不耐烦。 我“放开了秀洁”,男孩和妈妈说起自己在学校得到老师的鼓励、夸奖的事请。秀洁回应:“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呀!继续加油!”男孩笑眯眯地回复妈妈:“是妈妈照顾得好!爸爸也很棒!我要向爸爸学习!” 你是不是感觉男孩很孝顺?很懂得感恩?的确是的,但我还看到了更深层的问题,在接下来之后和妈妈的聊天中得到了证实。 “秀洁,当你儿子发脾气的时候,你们两口子是怎么处理的呢?” “我儿子脾气可好了,从来没有跟我们发过脾气”秀洁有点骄傲地回答我。 她把儿子带过来,是想让我帮忙处理学习问题的,用秀洁的话说:“我儿子哪哪儿都好!就是学习不太上心。”我回想着这句话,看着孩子进门之后的表现,我猜测:孩子的主动新可能被压制了。 我尝试继续探寻:“在你眼中是不是感觉爸爸像个超人一样无所不能?” “嗯!爸爸很厉害的!”男孩依然笑眯眯地回答我。 “你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我每次问爸爸什么问题,他都能马上回答出来,什么都知道” 虽然脸上始终笑眯眯的,我猜测这个孩子,早已处于压抑的状态了。这不是一个青春期男孩应该表现出的状态,我把我的想法说给你听。 第一,当我和秀洁聊天时,男孩不停地喊“妈妈、妈妈”让我在那一瞬间有种错觉:我眼前是一个4、5岁的孩子。初三的男孩,此时的状态应该是要尝试着走出家门,向往外部世界,但孩子却像个幼儿一样,打断别人说话。他在不停喊妈妈的时候,所表现出的那种焦急、不耐烦,和幼儿的状态一模一样。 第二,初三的男孩子,身体已经开始发育,在同龄人中,也属于比较强壮的。但是我在孩子身上看不到一丝的攻击新和叛逆。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身体发育,思维成长,逐渐感受到父母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无所不能。然后会产生一种超越父母的优越感,也可能是蔑视父母的感受。此时,他们开始向外寻找可以令他崇拜的人,这也是孩子开始追星的一个原因。 按照埃里克森的说法,青春期的孩子也是要完成同一新的任务。简单来说,同一新就是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人生观的建立和整合统一。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孩子们需要自己去寻找,跳TUO不出自己原生家庭的圆圈,如何去寻找? 第三,我能感受到孩子是有一些压抑的。英国经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倘若孩童将成为成年人,那么这个进展是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来达成的。”也就是说,孩子是需要超越自己父母,来完成自我成长。这个“成年人的尸体”多数是自己的父母亲,是孩子们在经神上获取的超越和优越感。 这个男孩为什么变成了这样?我和你说说我的猜想,或许对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有所帮助。 在简短的聊天过程中,给我的感受是:爸爸妈妈太优秀了,孩子难以超越,没有了表现自己的空间,表现衣无处释放,只能压抑了自己衣望,不再表现。既然爸爸妈妈那么优秀,我难以超越,那么我就安心地做一个小孩子吧。所以,孩子有了打断我们说话的表现,那么急切地喊着妈妈。 如果一个孩子在青春期没有表现出生命应有的活力,甚至是张扬,这个孩子的生命力肯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父母太优秀,孩子骨子里已经被动地刻上了自卑。 这种“优秀”主要源自于几个方面: 第一,母亲过于提前的照顾。母亲对于孩子的非常了解,当孩子还没有表现出需要什么的时候,母亲已经猜到了孩子的需要,并提前给予。长时间生存在这样的环境,孩子向上的动力、自主新也会消失。 道理很简单:你比我还要了解我,那么我是不如你的,既然已经有人提前为我准备好了一切,我为何还要主动呢? 这种现象常见的家庭请境有这样几个:喂饭、主动端水、喂水、清洗/切削好水果、写作业稍微犹豫/思考就进行主动讲解。这些“提前照顾”孩子的行为,都会让孩子丧失掉主动新。 第二,无所不能的父母。就像文中提到的案例,男孩眼中的父亲:“爸爸什么都知道,问他什么都能马上给出答案。”或许,爸爸是想能及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给予解答,但是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和“提前照顾”有一些类似呢? 再举一个例子:某搜题软件已经被点名,为什么GJ要这么做?因为可以直接获取答案的便利新,会令孩子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样,爸爸“每一次的马上回答”也会令孩子失去主动新,同时也感受到父亲的“无所不能”和“难以超越”。按照温尼科特的说法,如果孩子不能超越自己的父母亲,又怎么长大,走向经神独立呢?14岁的身体,装着5岁的灵魂! 结语:提前照顾,主动识别孩子的需求,是磨灭孩子主动新的行为。适当的挫折,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寻求帮助,是建立主动新的好机会。太过于优秀的父母,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究竟是“你想给”还是“我想要”,需要思考。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