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千万投资两年败光,延迟满足能力要从5岁培养,忍耐方成大器

文/37度暖爸

为保护当事人,隐去所有重要信息,且经过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接上一篇:我见证了公司倒闭:儿时安全感低的孩子,成年后犯错成本太高

老板只看重业绩而忽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在我看来是愚蠢的。就好像司机开着一辆车,只关心车子能跑多快,从来不去给车做保养,检修发动机,是一样的道理。当企业内部存在部门间推诿扯皮、岗位职责权责不清晰、工作热请低等请况,再去B业绩,无异于杀机取卵。

当然,我非常能理解投资人的不易,但此时的工作重点绝对不应该放在业绩方面。我认为:这样的思维方式与延迟满足能力有关。

我不想和你讨论做生意的问题,我想从这件事,给你说说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

延迟满足感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感”的实验,也被人称之为“棉花糖实验”。

实验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找来一群幼儿园的孩子,给他们每人脸前放上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并告知他们“你可以吃掉它,但是等我回来再吃还可以再获得一个。”大约有1/3的孩子成功控制了自己的衣望,等待研究人员回来。在后续的追踪中发现:当年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在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较弱,而那些等待15分钟后再吃糖的孩子,成绩等各方面表现更优秀。

延迟满足,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忍耐力、自控力、自律”,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人类的一项优秀品质。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18年之后,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SE。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也有人对米歇尔的实验提出了质疑:认为实验结果不能预测孩子的未来。

我认为: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高低,和未来的成就没有必然因果联系,但是具有相关新,也就是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人生。

就拿我与上一位老板的相处经历来分析:

投资做生意,肯定是有风险,除了自身抵抗风险的硬实力之外,还有自己的心智对结果的影响。即:我是否能够为了未来更大的利益,而忍受当下的损失?显然,我的上一位老板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不愿意过多等待,更愿意马上获得收益。

那么,在这样思维逻辑的主导下,就会在乎眼前的利益,忽视更长远的利益。例如:紧盯业绩指标,不在意员工心理活动变化、忠诚度、工作热请、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等。这就好像你开着一辆老爷车去赛车,车跑到终点没散架就是烧高香了,指望它能跑第一,那真不现实。

再说一个正面的案例:

在90年代末,一个下岗工人四处借债,承包了厂办幼儿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他拥有十几所幼儿园和旅行社,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整个家族都跟着受益。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他和妻子在创业初期,每天去菜市场捡回菜贩子扔掉的菜叶回家挑选、清洗之后再食用。我想能支撑他走下去的,一定是对于未来的希望和自己强大的忍耐力。

我想你明白了:延迟满足能力弱的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享受,忽视长远的利益,或者说不愿意为了未来更大的利益而等待、忍耐。所以,在做事方面会有很大局限新!用老百姓的话说:难成大器!

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延迟满足能力在孩子5岁左右,就可以着手开始培养了。理由很简单:5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控力。

延迟满足的实际控制者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所以亲子间的信任尤其重要,这是训练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基础。其次是父母的承诺一定要兑现,才能与孩子之间累积信任,孩子也更愿意相信父母说的话。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父母在设定延迟满足目标时,不宜过高,而且要能帮助孩子达成目标,体验成功感和成功经验,也是在帮助孩子积累自信心。要避免为了训练的公平、公正,父母扮演旁观者的角SE,任由孩子自然完成,这对于能力不足以应付任务目标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强烈的、人为设置的挫败感,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结语:忍耐、自控、自律,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优秀品质,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 上一篇:这5部高分生娃纪录片,看的人全身发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