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摘掉眼镜?家长不可病急乱投医
更新时间:2022-07-18
摘要 周末谈 近视矫正不可能依靠所谓的“特殊仪器”或“灵丹妙要”。 据澎湃新闻报道,日前教育部指导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在今年1月发布的2022年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问答的基础上,修订形成2022年暑假多场景近视防控问答,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和家长答疑解或,提供科学指导。针对市场上一些号称可以逆转视力的训练或者仪器,问答内容指出:“近视一旦发生,不可逆转。家长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不要相信近视可治愈、近视度数可降低等虚假广告。要带孩子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科学干预和矫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虽然暑假是矫正近视、帮助孩子摘掉眼镜的有利时期,但一些商家或机构的“技术”并不是可靠的,越是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越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近视的发生有遗传新的因素,也有后天习惯的原因,不论如何,矫正近视都不可能依靠所谓的“特殊仪器”或“灵丹妙要”。 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3.6%,高中生为81%,大学生总体发生率为90%,近视已经成为国民健康重要问题。”由此观之,近视矫正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既有专业的治疗机构,也有浑水莫鱼的不法商家,而且后者往往嗓门更大、噱头更多,很容易M或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 包括笔者在内,不少人在小时候都经历过矫正近视的“艰难过程”。在最早发现近视问题时,家长普遍很着急,如果能提前预防近视或顺利矫正视力,哪个家长愿意让孩子过早戴上眼镜呢?然而,面对市场上各种矫正视力的产品,孩子的判断力是不足的,大多数没有医学专业知识储备的家长,也很难搞清这些机构的产品是否真的有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去正规医院检查,谨遵医嘱,虽然是多数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现实中,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近视问题,往往存在强烈的焦虑感,请急之下未必能接受医院的科学疗法,因为它们往往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时,一些机构鼓吹的“XX天内摘掉眼镜”之类的广告,就极具“杀伤力”,会让心急若焚的家长“防不胜防”。最终,商家割了家长们的韭菜,浪费了金钱和时间,也没有取到预期的效果。 2021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也就是说,那些打着宣称能治愈近视的机构,都是骗子。监管部门还表示,要从严查处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新表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进行营销宣传的行为,一些不法商家将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有关部门查处一些违规机构和产品,也能让家长和孩子提高警惕,避免落入商家的圈套。 近视问题涉及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容不得欺骗和马虎。面对这一问题,监管部门要尽到责任,对违规产品及时查处,家长们也得擦亮眼睛,不要因为自己的糊涂与无知,耽误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撰文/黄帅 编辑/白毅鹏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