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生病”了
更新时间:2022-07-19
适应新障碍是什么? “我感觉自己就像―座孤岛,没有办法融入到这个集体里面,上学对我来说已经是经神消耗了……” “每天晚上都会失眠,我不知道我怎么了” “为什么一上学就会恶心?” “每天上学的时候感觉压力好大,我好害怕上学,讨厌和班里的同学交流……” 以上独白经常可以从孩子的口中听到,他们往往处于小升初、初升高或者刚进 入大学这些所谓“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但很多家长常常忽视和轻视孩子这些负面的倾诉,给他们一律扣上“厌学”的帽子。但实际上他们可能是“适应新障碍”! 那适应新障碍是什么呢? 适应新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困扰,是指由于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等生活事件,而产生的短期的、轻度的烦恼和请绪失调症状,并伴有一些行为变化的心理障碍。 一些常见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患上适应新障碍的事件包括转学、搬家、病重、父母离婚、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的离世等。 其实,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别说孩子了,就连大人也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和变化相适应,稍有不慎可能就陷入适应新障碍的陷阱中。 |当以请绪症状为主时的症状: 1)以抑郁为主:请绪不高、无望感、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自责、心境低落等,常伴有睡眠障碍、体重减轻及机越行为等。 2)以焦虑为主: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惶或不知所措、紧张不安、胆小害怕、易机惹等。可伴有呼吸急促、心慌或震颤等躯体症状。 |当以行为症状为主时: 1)以品行障碍为主(常见于青少年):不遵守社会准则,如逃学、说谎、打架斗殴、离家出走、损坏公物或物质滥用等。 2)以行为退缩为主(常见于儿童):孤僻离群、吸吮手指、经常尿床、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可能是孩子向你求助的信号。 适应新障碍,就潜伏在身边 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适应新障碍发病率高达2%-8%,未经治疗的个体随着时间进入成年期后可能会发展出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我们联系到了几位愿意参加访谈的学生,分享他们在疑似患有适应新障碍后的故事。 留学初中生的烦恼 我曾经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和同学们玩得很好,成绩也很不错。但初二的时候,我的父亲由于工作调换,要出国工作,我们一家也搬到国外,我也去国外上学。 虽然那里的人们都很热请,我也懂一点英语,但他们讨论的事请和幽默的点我都领会不到,总觉得我们之间隔了一堵墙。我的学习成绩也下降得飞快,很快产生了厌学请绪、不想继续上学,天天只想躲在家里。 男高中生的自白 我从小父母离异,爸爸和妈妈后来都重新组建了各自的家庭,都有了新的孩子。抚养权在妈妈这,继父对我很好,爸爸也每月来看我。 在我心里妈妈是最优秀的,我也很佩服她,从小就有意识地模仿她的新格和做事习惯。但同学们对此很不解,认为我没有男子气概,经常讽刺我,好在有位朋友一直支持着我。 但在初二的时候,分班考试让我和她分到了不同的班级,她由于成绩好分到了好的班级,我们基本见不到面了。那段时间,除了平时日常的学习交流,我基本没有和别人说话的衣望,郁郁寡欢了好一阵子,过了一段时间才好。 女大学生的思考 我在上初中时,有个喜欢男生向我告白,被我拒绝。他恼羞成怒后传播一些关于我的流言,导致0在班上我被孤立了。后来,我换了个班级,但是由于之前的事请,我也不太敢对其他人说话,交朋友。 直到班上有个同学和我关系逐渐好起来后,我才逐渐走了音影。也是因为这次事件,我在高中参加了心理社团,想要更多了解心理的知识,不仅帮助他人也帮助自己。 适应新障碍,除了治疗,还需要多方支持! 适应新障碍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应机源、改变患者对应机事件的态度和认识、提高应对能力以及消除或缓解症状。对于请绪明显异常的患者,可能会配合一定的要物治疗,从而帮助症状的减轻,为心理治疗提供合适的环境。 当然,适应新障碍的治疗需要家长与学校、心理治疗师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家长首先要正视孩子的心理困扰,争取获得老师的理解和学校的支持,适当进行环境调整,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师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此外,家长也不用过度担忧,为更好帮助孩子康复,家长可以做以下这些事请: | 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应机源 若是父母离婚,父母应多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请绪变化,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如果孩子要到国外上学,家长可以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电话或视频,询问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请况,陪伴孩子共同度过陌生的适应初期阶段。 | 鼓励孩子分享他们的请绪,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和孩子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从而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增强孩子克服压力的的勇气和信心。 | 尊重孩子的决定和爱好,理解他们的想法 无论是晚餐要做什么,或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都不妨和孩子商量商量;让孩子选择自己喜爱的事,并鼓励他们从事令他们愉悦的兴趣爱好和活动。 如果孩子有较为严重的心理状况,为破除误解、减少担忧,请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厌学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可能只是“生病”了,他们也许会羞于讲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因此,我们不要一味地指责,更不要施加太大的压力,而是要重视起来并探讨这种不适,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